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近年来甚嚣尘上,《论语》作为治国平天下的经典地位,再一次被大肆宣扬,有人甚至说,《论语》将是二十一世纪的福音书。《论语》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巨大的功效吗?赵普为什么要学《论语》?标榜“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是如何治天下的.再看一看他所参与建立和治理的大宋王朝,又是一个怎么样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论语》是中国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也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穿越两千多年的漫漫历史长空,对今天的教育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仍然有着深刻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中有太多的精华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3.
孔子在《论语》中教给我们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这些经典语句在今天的领导活动中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4.
于丹《论语》到今天已经有两千五六百年的时间了,它对于今天到底还有什么样的价值?我想"情怀"二字足以概括。如果我们不是搞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士,我们就用不着像历代书生皓首穷经那样逐  相似文献   

5.
1.以德报怨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以德报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报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别人欺负你了,你不仅要忍,而且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  相似文献   

6.
郭文斌 《领导文萃》2010,(5):140-142
什么人最成功?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多年。不想它的答案在《论语》里:“克己”功夫到家者最成功。  相似文献   

7.
《论语·子罕》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说人生立世要杜绝四种不良习气,即主观臆测、绝对肯定、固执己见和自以为是。即使在今天,孔子的教诲对我们立德修身仍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姚江红 《办公室业务》2013,(22):107-108
对于秘书来说,"三分做事,七分做人",《论语》是教国人如何做人的经典,同样也适用于秘书。因此重温《论语》,许多真知灼见对于今天做好秘书工作仍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郎咸平 《经理人》2011,(8):64-64
我们自己的文化招牌做得不是很好,但是西方呢?美国把咱们的一些文化要素拿过去,把它拍成影片,比如《功夫熊猫》,比如《花木兰》,反而会再席卷我们,倒过来摧枯拉朽式地搞垮我们的票房。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正《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该书以语录体的形式,汇聚了孔子对于政治、文化、历史、人生、哲学等问题的观点,它的思想内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尽管《论语》的篇幅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不算大,但在经典古籍中已经算大部头  相似文献   

11.
真实的孔子     
叶匡政 《领导文萃》2010,(10):103-107
<正>由于电影《孔子》巨大的宣传声势,很多人对了解真实的孔子有了兴趣。事实上,因为年代久远,今天我们已无法还原一个完全真实的孔子。关于孔子生平言行的记录,除《论语》和《左传》外,散见于《孟子》、《礼记》、《孔子家语》等典籍中。第一个为孔子写出完整传记的  相似文献   

12.
我为中国CEO年会专程来到北京,能够参加这个隆重的盛会我感到很荣幸。在来北京之前,我先去了圣彼得堡、成都等不同的城市,整个历程让我非常难忘,这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中国,我们知道,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与中国有关联。所以,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中国的未来如何走?它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以“论”立名的说理性散文著作。它主要通过记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表述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全书五百一十二章,属于说理性质的计四百三十九章。《论语》虽是语录体,还没有构成整篇的论说文,但其中有精辟的论断,有扼要的说明,又剀切的议论,也有针锋相对的辩驳。他在说理方式方法和语言艺术方面对我国古代说理散文的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党内民主问题是我国当前政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党内民主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民主?它有哪些规定性?它会向何处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易中天 《领导文萃》2009,(13):132-135
我们读《论语》,看见里面满篇都是格言,常会以为孔子平时也是格言不离口。其实这是误解。孔子和我们一样,有着普通人和正常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而且不乏幽默感。  相似文献   

16.
开卷辞     
读者们、朋友们:新世纪财富运动的华人军团开拔了。向外、扬帆大西洋;向内,开发大西部;古代丝绸之路整个儿地复活了,向我们的想像力、创造力开放着今天的全景。那么,华人有自信再度拉开汉唐盛世的序幕吗?在匆忙动身的行旅中,我们一问再问:《管理与财富》怎样找到自己的方阵?我们肯定无法角逐最新最快的讯息,我们不是周刊、日报。但是,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所谓讯息往柱瞬息即逝,你甚至还不明白它是什么含义,它就做了个鬼脸幻灭了。于是,我们很想追寻讯息所应该展开的东西──新意义、新景观、新形象、新气质、新韵p-sew—…  相似文献   

17.
当你接到一大堆邮件,最想先打开的是什么? ——是信。 在一大堆信里最想先看的是什么? ——跟自己关系最亲近的人的来信,特别是情书、家书。 但是,你可知,信——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世界上有多少奇奇怪怪的信?因为信又发生了多少奇奇怪怪的事情? 仇润喜的新著《邮人说信》,就回答了这些问题。此书资料详实,情趣盎然,既能让人享受阅读的愉悦,又可从中获取到许多知识。 仇润喜,亦信人也。 《说文解字》上说:“信,诚也。”儒家的五字道德箴言在“仁义礼智”之外还有一个“信”,孔老夫子在《论语》里格外强调,“与朋友应交而…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人生中,必须要结交两种人:良师、益友. 良师益友,成语,意为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用于形容和自己亦师亦友的朋友.良师益友,十载春秋,水木清华,人才辈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尺讲台,如沐春风.出自《论语·述而》《论语·季氏》. 那么什么样的人是师呢?《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论语》中有一段记载,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  相似文献   

19.
李零 《领导文萃》2007,(7):129-132
《论语》很火,孔子很热。 读《论语》,我的感受,两个字:孤独。孔子很孤独。现在,有人请他当心理医生,其实,他自己的心病都没人医。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  相似文献   

20.
钱理群 《领导文萃》2008,(24):37-40
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论语》,引起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知识界、学界的反应。有著名学者公开表示支持和赞赏,认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讲生活快乐,安贫乐道,普及了《论语》等经典,使国人有了类似《圣经》、佛经和其他宗教读物一样的东西”(《南方周末》2007年3月22日)。更有许多学者持“宽容”态度,认为儒学的普及与通俗化也自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