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夫卡是世界文学长廊里难得的艺术家。他酷爱艺术 ,并业余从事文学创作 ,但他的创作态度极其严肃 ,他一生用他的生命体验来写作。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是他晚年最珍爱的一篇作品 ,据说他在校对《饥饿艺术家》时禁不住热泪横流。文本带有极强的自我指涉性 ,且暗含了作者对人生存意义的思考和探索。《饥饿艺术家》描述了一个“痴迷”饥饿艺术的表演者从其风靡全城的荣光到被人厌弃的落漠 ,始终不被真正理解而孤寂痛苦直至无声死去的过程。小说着力刻划了饥饿艺术家对自己的事业———饥饿艺术的执著追求、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及渴望被真正理…  相似文献   

2.
杰克·伦敦“北疆传奇”小说是强悍的自然主义与温情的浪漫主义的结合。在《热爱生命》中,一方面伦敦将主人公置于北疆冷漠的环境、饥饿和死亡的现实威胁中,让他明白自然力的强大和自身的渺小;另一方面伦敦赋予淘金者正视严酷现实的勇气,战胜逆境的坚强意志以及成为强者超人的英雄气概,使他相信自己拥有搏击自然的精神力量,从而赢得在北疆的生存权利。因此,《热爱生命》是一部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融合的短篇力作。  相似文献   

3.
莫言的创作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悲剧性的寓言。莫言所描述的是一个充满饥饿、疾苦而又无助的"农民世界",这个"农民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是20世纪中国社会和历史的缩影。莫言研究应该回到莫言那里去,回到莫言创作的乡土性和农民性,应该走出一条属于莫言的乡土化、中国化的研究思路。莫言研究的乡土化、中国化必须立足于20世纪中国"农民世界",切实关注农民的饥饿与疾苦,切实关注农民的无助与挣扎。莫言的创作是围绕着食物与土地的循环展开的,食物神圣化与乡土崇拜意识构成了莫言创作的生命基调。"红高粱"由食物圣化向植物图腾的转换,标志着莫言走出了自己童年时期的饥饿记忆,由现实的食物神圣走向精神的乡土崇拜。面对土地流失、食物异化和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种种矛盾冲突,莫言的创作揭示了乡土意识的危机与困境。  相似文献   

4.
埃尔斯特"现实矛盾"思想解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埃尔斯特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逻辑与社会>和<理解马克思>等著作中对"矛盾"范畴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现实矛盾"概念,并探讨了其与"逻辑矛盾"的关联.我们认为,埃尔斯特关于"现实矛盾"的讨论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他所说的社会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辩证矛盾的一种特殊形态,为分析现实矛盾提供了重要模型.  相似文献   

5.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力,阿多诺对现实的批判一直不遗余力,其批判理论一方面是哲学;另一方面则是音乐。阿多诺通过对音乐的分析,发现了音乐批判现实的潜能。这与他的音乐本质观有着直接的关系,在阿多诺看来,音乐具有社会属性与自律的双重本质,音乐有介入现实的可能;同时又同现实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实现对现实的否定与批判功能。他在勋伯格的无调性音乐中发现救赎的可能,最终实现对这个"绝望的现实"的救赎。  相似文献   

6.
陈晓明 《河北学刊》2004,24(5):128-133
在王蒙的写作中,总是有一种东西超出他置身于其中的现实,这种东西真正显示了王蒙的敏感性.王蒙在新时期的写作,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新时期前期的"春之声"阶段、本体转向的"来劲"阶段和后新时期的怀恋"季节"阶段.这三个阶段,王蒙都以特殊的方式与他所处的现实构成紧张的内在联系,或者说,他始终以他独特的方式超出、胜过他所面对的现实.王蒙以他的反思性、以他的语言修辞策略、以他对历史的执著记忆,始终超出他所处的历史.也就是说,王蒙是如此深切地沉浸在他所处的历史之中,又始终超出了历史给定的界线.他与他置身于其中的现实的主流思想意识形成了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是如此的微妙,以至于我们不经意几乎觉察不出.这正是这种偏差的真实性所在.这使人们在把王蒙理解为一个主流作家时,有必要保持一种更为复杂的眼光.  相似文献   

7.
《白鲸》是一部蕴涵深邃的宗教哲理的小说。麦尔维尔在小说中表现了他的"神的至高无上"、"上帝决定一切"和"天佑"等为核心的加尔文主义宗教观念的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宗教性思考,即对基督教的质疑。而这种质疑与他的加尔文主义宗教思想共同反映了麦尔维尔的宗教困惑。  相似文献   

8.
陈振华 《晋阳学刊》2005,(4):115-118
小说家是"存在的勘探者".刘震云深切关注人的现实处境、生存境遇、精神状态等存在图景.他虽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存在主义"作家,但他对"存在"一如既往的倾心、关注,对存在非理性状态的深切体认和感悟,对生存现实的荒谬性、不合理性的勘探,对人的异化现状的揭示与洞悉,以及对人生、历史、世界本体论式的怀疑与追问,所有这些使他成为一名"存在"意义上的当代作家.对存在的审视、关怀、批判,是其大部分小说的内蕴和指向.从存在的多个维度切入刘震云的小说创作,我们期望能部分地抵达刘震云眼中存在的奥秘和真相.  相似文献   

9.
张志平 《学术探索》2005,1(1):118-123
沈从文的中国梦是他基于其审美主义理念对"中国"的艺术想象。他梦中的"中国"是一个完全以人性为原则建构起来的理想社会,文学和教育是他为这一梦想设计的实现方略。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政治文化语境中,他一直恪守着通过思想文化变革,参与现实政治实践这一"大政治"的胸襟、理念和思维方式,这使他只能宿命般地走在梦中的道路上"向人类远景凝眸"。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批判黑格尔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错置"范畴"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并且区分"思想具体"和"实在主体",为他的"历史科学"划定标准。怀特海批判近代科学"简单定位"的构想也犯有将"思维抽象"错置为"现实具体"的谬误,忽略了抽象的程度涉及的实际存在物,他区分"抽象的对象"与"具体的事件",为我们展现一个复杂的自然系统。怀特海的批判揭示了自然科学对象的抽象本质及其与现实具体的关系,而马克思的批判则更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科学对象的抽象本质及其与作为"实在主体"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正确理解这一关系,对构建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有着根本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罗宽 《家庭科技》2014,(5):33-33
正明明吃得不错,身体却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看似奇怪的问题,营养专家给出的答案很简单:隐性饥饿其实隐藏在"饮食营养丰富"的外衣下。吃得不错不等于有营养国民每日摄入的营养状况有关调查发现,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现象相当普遍。营养专家将这种吃饱肚子的营养素缺乏称为隐性饥饿。传统的观点认为,只要人们吃饱,身体自然就健康。但是调查发现,在物质生活丰富  相似文献   

12.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近年来提出了"参与史学"的概念.本文在介绍他提出"参与史学"的背景后,根据他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系统论述了他的"参与史学"的理论与实践.他一贯提倡历史学家要有参与意识,史学应该参与现实生活;主张通过对历史生活的参与,对历史遗产的盘点、总结,从历史中寻求智慧,用这种智慧对一系列有关中国和世界前途的问题进行深沉思考,从而参与历史的创造.他本人的的学术研究总是选择那些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力图对现实问题有所关照.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不仅跟古人对话,也跟今人对话.他在参与现实的时候,保持着独立的学科品格和独立的个体人格,通过独立思考和独立追求,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老子在论证他所推崇的"道"的过程中,也阐发了一些对古今的看法.这包括他对古与今的理解和评价,还包括他对古今发展变化的认识.由于老子是从"道"这个角度来理解古今问题的,因而老子的古今观也显得有些特别.除了这个原因,老子古今观的形成还应该和他对现实的不满以及他的史家身份乃至怀古的民族文化传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由于黑格尔已经"完成"了哲学,因此任何实质上的新思想都必须超出哲学的基地。然而,鲍威尔在进行批判时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时代处境,他对哲学的非批判态度也使马克思一度陷入了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同现实的批判之间的矛盾。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费尔巴哈以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深刻地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乃至整个哲学。在他的影响下,马克思最终认识到了哲学的虚幻性,并将超出哲学这一使命落实在了现实的变革之中。可见,改造现实世界的批判活动是马克思一贯的事业,他的哲学观的转变并不是一个前后对立的断裂。  相似文献   

15.
哈姆雷特,一个充满"爱"的人文主义者,饱含激情地回到丹麦,却被冷落的社会现实惊醒,父亲暴亡,叔父篡位,母亲那双送葬的鞋子还未穿旧,就匆匆改嫁,心爱的人充当了敌人的工具,昔日的朋友成了奸王的密探和帮凶,朝廷里事事有阴谋."爱"的理想遭到残酷的现实的的催残,引起了他对现实的失望、怀疑、忧郁和愤懑.痛定思痛后,他毅然承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充分表现出他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性,显示出资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志与封建阶级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6.
詹姆逊在政治上信奉社会主义,他立足于美国的政治现实,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的理论资源,他反对后现代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规划,探索了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左翼政治"(特别是美国的"左翼政治")的现实、选择和前景,并借助于"认知测绘"来克服其政治困境;他区别了美国、法国的政治形式,并特别地强调了总体性思想、联盟政治之于美国政治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虽然马克思没有刻意地制定一种一劳永逸的哲学体系,但他却实现了哲学的革命性变革。他不仅改变了哲学理解对象或现实的形式,而且相应地变革着哲学所关注、批判、反思的对象或现实本身。实现这种变革的基础在于其实践观点的确立或现实的实践基础的建立。从本质上看,马克思哲学是其"批判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它在实践中实现着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在批判中完成着对现实世界的实践。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不仅体现在其对现实世界的变革和革命之中,而且体现在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断裂的审美     
第一次接触"1942大饥饿"是大概2012年10月的时候。有一天收邮件无意中打开雅虎主页看到了当时拍摄的"1942大饥饿"图片及相关的介绍文字,觉得很震动。过了不久在雅虎主页相同的位置出现了电影《一九四二》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19.
怀特海是20世纪少有的形而上学哲学家。他从有机体哲学的立场出发,批判传统哲学的独断论,提出了"改造了的主体性原理"。他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和主体观念对传统哲学具有奠基意义。近代的笛卡尔恰恰通过凸显"自我"的第一实体地位来表达人的意识的主体性,由此开启近代哲学摆脱客体的主体观念的形成。在怀特海看来,现实的事物是构成宇宙的终极实在,任何现实的存在者的存在意味着它的生成,而一个现实的存在者的生成又意味着该现实的存在者作为主体把握一切现有的现实存在者的合生过程。他进一步认为,任何现实的存在者都是一个经验主体,而且其主体性都是以客体性为前提的。可以说,怀特海的主体性原理为克服近代以来的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提供了形而上学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20.
"他者"问题是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问题,齐泽克将这一问题拓展到意识形态领域并使之成为现代性批判的重要视角。研究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如何把握"他者"问题并促进历史主体性生成具有重要意义。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景观化和"他者"性达到了极端的程度,其背后是资本逻辑实现剩余价值的目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决定意识的社会关系条件,并指出改变意识的根本途径是变革现实社会关系。"他者"问题的本质是: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个体生存实践与社会历史发展实践的关系。主体的"有""无",是"我"还是"他",由具体、历史、现实的社会关系和人的辩证批判意识所决定。对"他者"的扬弃需要建构新型社会关系并形成人的自觉批判意识。建构主体性需要将"他者"转化为"我",以"小我"——"大我"取代"小他者"——"大他者"的互动建构关系。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扬弃超越,有可能将"他者"转变为"我"。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使命是通过"他者"与"我"、"小我"和"大我"的辩证关系处理,逐渐消除"他者"现象,使历史的真正主体——人民形成历史主体性和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