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袁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1-43
在分析名著时,很少有人把作品文本所反映的信息话语在当下语境解读,更多的是在历史语境中阐释。本文就麦尔维尔的《白鲸》从作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出发,观照作家创作的社会前瞻意识进行当下语境的解读,充分认识文学名著在当下社会的意义,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2.
芦雪瑾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6):64-67
通过文本结构和解构文本两个层面来解读麦尔维尔小说《大白鲸》的深层意义可以发现,它不仅描述了一个英雄船长悲壮的复仇悲剧,更包含了对社会深刻的精神世界探秘、探讨精神出路、探索人文元素和向社会提出质疑的开放而多元的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白鲸》的生态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鲸》从出版时受到公众的冷落,到后来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与接受,并成为世界文学经典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生态批评语境之下作品所显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取向。作者通过对主人公亚哈船长及其船上水手对鲸鱼的疯狂追杀、最后葬身海中的隐喻性叙事描写,揭示出人类如果只以自身为主体,过度张扬自身的力量,蔑视自然界其他生物与人类同等存在的道德权利,则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从中凸显了麦尔维尔前瞻性的生态危机意识和对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4.
5.
张陟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4):118-125
《白鲸》以亚哈与众船员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展开叙述,亚哈利用金钱收买、言辞说服、情感交换、仪式表演等种种手段,重塑了“皮阔德号”上的权力秩序,将一条原本打算出海捕鲸的普通渔船及其船员,变成了完全臣服于个人意志的工具,最终制造了船毁人亡的悲剧。麦尔维尔对“皮阔德号”上社会关系的细致观察与描写,既源自其对捕鲸生活的熟悉与了解,更投射着作家对此时美国社会与政治现实的关切与焦虑。 相似文献
6.
论《白鲸》的象征意蕴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鲸》是一部意蕴丰厚的作品,是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巅峰之作。本文论述其意蕴层结构,从审美、社会、宗教以及哲学四个层面作由表及里的分析,以便能够全面地诠释这部旷世之作。 相似文献
7.
马庆霞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6):87-89
《白鲸》是19世纪美国作家麦尔威尔创作的一部海洋题材小说,被誉为“捕鲸业的百科全书”。该小说以幸免者以实玛利的口吻讲述了亚哈船长带领“裴廓德号”捕鲸船追捕大白鲸莫比·迪克.最终与大白鲸同归于尽的故事,小说在叙事内容、叙事主体、叙事结构等方面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本文试图从《白鲸》叙事主体、叙事结构出发。探讨这部经典小说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8.
郑证因作于1941年的武侠小说《鹰爪王》,以宏大篇幅叙述单线故事,以"恩仇结"与"群英会"为纵、横结构线索,将情节叙事和文化叙事交织起来,形成了繁复与简约的良好结合,开拓了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叙事模式的新境界,对古龙、张艺谋等都有影响.这种风格,与麦尔维尔的《白鲸》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可以为当下小说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郭海平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3):19-21
对麦尔维尔的经典巨著《白鲸》中白鲸的象征意义的研究形成针锋相对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白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象征的运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对白鲸的象征解读是可笑的、矛盾的。这种象征意义多义性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的折射,它对我们理解《白鲸》的主题和19世纪美国的社会文化有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张影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21-126+155
出版之初,《白鲸》中的非叙事性内容(语源、选录和鲸学章节)被认为是离题、拖沓,文体混杂,是败笔。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陌生化理论从主题、叙事策略、作者意图及读者对鲸鱼的意义建构等方面考察《白鲸》中的语源,阐释其独有的价值意义,可以为《白鲸》研究提供新角度,展现新价值。 相似文献
11.
谢伟锋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93-96
《白鲸》是美国作家梅尔维尔的代表作,也是美国乃至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小说围绕捕杀白鲸这一主题展开,中间贯穿了大量关于当时风土人情、航海捕鲸的描写。自小说问世以来,出现了众多的分析和评论。文章从美国历史文化中所独有的不同民族同性爱恋及“美国梦”原型来为《白鲸》经久不衰的艺术感染力作一诠释。 相似文献
12.
评梅尔维尔的《白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存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08-110
《白鲸》是一座迷人的艺术迷宫,语言晦涩,主题复杂,形式奇特,象征主义应用广泛。本文试从语言、主题、形式、象征主义的应用等四个方面,对《白鲸》作一简要的评介。 相似文献
13.
曹琳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2):24-27
小说《白鲸》中充满着作者麦尔维尔的伦理思想冲突。他既忠诚于基督教,又对它怀有一种反叛心理。笔者从宿命与反抗、信仰与怀疑、博爱与利己三方面入手,对作者的信念搏斗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巨著。 相似文献
14.
李秋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9):61-63
从19世纪的美国文学背景出发,对小说《白鲸》所展现的美利坚民族文化色彩进行了详尽的解读,认为《白鲸》突破了19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化传统,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美国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谱写了一部美利坚民族的新神话。 相似文献
15.
于宝英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赫尔曼.麦尔维尔是19世纪美国最为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一生中创造了许多精彩纷呈的海上故事,19世纪就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当今困扰人类的生态危机问题。从他的生活经历、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他作家的创作思想对其影响三个方面分析其生态意识的来源,旨在使人类早日摆脱生态困扰,重返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孙梓健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17-21
《白鲸》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因其超前性经历了重新评价和阐释接受过程,同时因其复杂性在接受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接受风貌。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期待视野的历史变迁是《白鲸》的文学价值得以重新认识的前提,而文本的不确定性和空白赋予《白鲸》的开放意义则是该作品与不同时代读者视野融合并产生多重接受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汪东枚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6-58
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是19世纪的一部宏篇巨作,作者从白色的意义、白色的本质以及对白色的追寻这几个层面,挖掘出白色所隐含的种族歧视问题,探讨了其中所蕴藏着的反种族歧视的萌芽,表明了麦尔维尔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对种族问题所进行的艰难而又痛苦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