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音韵、词汇与修辞、意蕴三个层面分析格律诗英译中的翻译和变通问题。结合翻译实例论述翻译诗歌要尽可能保留原诗的音韵之美,格律诗中的平仄押韵等与英诗的音步韵格之间存在可译性,因此可在不损原意的基础上表现出原诗的音韵之美;中国诗歌的用词、文法和修辞要有适当的译入语与之对应;上乘的译品能再现原作的意蕴。  相似文献   

2.
中外译界对于诗歌翻译的“音美”与“义美”争论激烈。本文从翻译的目的入手,讨论了汉语格律诗英译时音韵的处理方法,简述了保留原诗音韵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译本中重建审美主体、善化审美体验、实现审美再现、优化原作在译语读者心中的审美价值,从而完美地在另一种文化模式与氛围中复制出具有同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作品,对所有的文学翻译工作者而言,都将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诗歌特有的美学特质要求诗歌翻译必须是美的再现.回顾了诗歌翻译美学理论,从翻译美学角度讨论了诗歌内在的审美价值体系,从典型译例中分析总结了诗歌翻译美学价值体系重构过程中的主体内容和具体思路及手段.  相似文献   

4.
翻译英文格律诗时如何翻译韵脚,各路译家争论颇多。本文第一部分提出应将英文格律诗译为有韵中诗,并试图从中英文字及诗歌的差异来阐述;第二部分则提出不可完全按原诗韵式迻译,并举拜伦《哀希腊》第一节的各家译文为例证明。  相似文献   

5.
英语音段音位的文体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英语音位的发声修辞,音韵修辞,拟声修辞三方面阐述了英语音段的文体功能。  相似文献   

6.
修辞是最有效地运用语言,使语言能很好的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本文从音韵修辞、语法修辞、词汇修辞等方面阐明了修辞在英文写作中的作用。修辞种类繁多,在使用过程中应正确把握,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宋词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奇葩,当然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绝对有必要对中国宋词译为各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传颂。语言间的互译做到“信、达、雅”本是难事,翻译诗词要做到意境美、音韵美、形式美更是难上加难。本文试就宋词英译中对词调、用韵、平仄、对仗等的处理进行讨论,求教于诸方家。  相似文献   

8.
语言同文化呈相依相存的关系,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由于每一社会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进程、法律规章、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其社会成员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生活习惯等。由此便产生了文化差异。特定的文化常把某种烙印加到语言上。而翻译既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在语言转换的同时进行文化转换。作为中华文化艺术宝库里的一棵奇葩,古诗不仅受到国人的重视,而且受到国外读者的青睐,翻译便成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但在古诗英译过程中,只有把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最真实地表达出来,跨越中英文化差异,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真”。本文试图通过对特殊含义词语、典故、诗的意境及音韵等方面的举例分析,探讨如何处理古诗英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吴芳吉的现代格律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芳吉不只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新诗诗人,而且是第一位创作现代格律诗的诗人。他创作现代格律诗52首,分齐言体和杂言体两大类。在音顿、字数、句数、段数及押韵等方面都具较严整的格律。内容丰富,关系国计民生和日常生活,抒情言志,情真意笃,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既有现实主义诗篇,还具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0.
对英语格律诗的翻译应保留其格律形式,方能达到诗歌翻译“信、达、雅”的标准,符合诗歌特色和本质的要求,传达原作风格和神韵,引导国内读者正确认识英美诗歌文化,加强对作者和读者负责的翻译理论建设并提高译者群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诗词译者不可不顾原作者的"车轱辘话".幽愁暗恨,既已让他九转回肠,也在使他言不尽意.这些返照、回还等等,就是他心神的萦绕.如果译文句法,只顾平铺直叙,而不来传达原作这种委曲婉转,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欠.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竞赛论>这一诗译新论对古汉语诗词翻译的指导意义,认为这是诗译理论的一大突破.但同时认为"竞赛论"须根植于"等值论",使之避免偏颇,从而使诗译理论更趋完美.  相似文献   

13.
语境是翻译中的重要考虑因素。英译语言精炼的汉语古诗,更需要结合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及文 化语境三个方面的知识仔细解读原文,才能用译入语努力再现译出语的意象和意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在翻译唐诗宋词过程中的文化亏损现象。文章指出了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和对此现象不同的态度。除此之外 ,文章还给出了一些处理文化亏损的方法 ,如何处理翻译中文化亏损的建议以及如何选择最佳方法来处理文化亏损。文章还就这些方面给出了例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意象及英译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也是古诗的审美评价标准。本文从中国古典诗歌的这一本质特征出发,探讨汉诗英译过程中诗意的转换问题,认为用英语进行“再创造”,重现原诗的意象或意境,是汉诗英译的关键所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从根本上提高译者的诗学修养、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实现“诗人译诗”或“以诗译诗”。  相似文献   

16.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人类的成长繁衍与对森林的利用密不可分。对森林的采伐是森林利用的第一步。中国历代有以伐木为主题的诗词,通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伐木者的构成、伐木的目的,可以探究作者蕴含于伐木诗词中的情怀以及朦胧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词借用丹青的手法,摘取了大自然的关色,赋予了语言以五彩缤纷的色彩;描绘了自然绚丽景色,澶泄了主体内在的复杂感情。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隐喻翻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般认为隐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但在诗歌中表现得最为丰富.因此诗歌被称为"隐喻式的语言",而诗歌中的隐喻的翻译直接影响到译诗的表现力.主要论述诗歌隐喻翻译中意的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创始人埃兹拉.庞德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以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为支撑,庞德提出了以"意象"为其核心范畴的意象派理论。由于中西文学在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和审美价值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庞德在接受中国古典诗歌影响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两者诗学理论主张有别,庞德意象诗与中国古典诗歌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