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骨"是六朝书论的核心范畴,多指对书法笔力的要求.六朝书论中"骨"论的美学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书法艺术美的根本在于力美.六朝书论中"骨"论的兴盛,缘于汉末魏晋人物品评的风习,也缘于六朝文艺批评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格调"与"气象"是书法品评的两个维度。"格调"貌似说人,实为品书;"气象"貌似说书,实在评人;虽然品评角度不同,但两者存在着互证互通的关系。"格调"的思想存在于古代乐论与诗论中,特别是元朝《唱论》中"声音调合"与明代诗论中"正体高格"的思想,帮助确立了书法上馆阁体的地位。与书法"格调"的逐渐定型不同,书法"气象"往往常新常变。"气象"和创作者的思想及其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它反映了创作者内在的生命力与外在的表现力达成统一的状态,是艺文品评的另一不可或缺的维度。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除了先秦以外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及绘画艺术的发展。曹植、阮籍、嵇康、鲍照、陶潜、谢灵运、王羲之、陆探微等一大批极为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涌现,在文学诗歌、绘画艺术、书法、雕塑、文艺理论等众多领域都达到了令后人仰视的高度。谢赫在其著作《画品》中提出了品评绘画作品优劣的"六法"审美准则,并将"气韵"列为首要标准,这既是对先秦时期美学的传承,也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美学思想,并给予后世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康有为有着"为学""为政""游艺"三位一体的人生.他的书法理论著作《广艺舟双楫》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和美学价值,其中所倡导的"尊魏卑唐""扬碑抑帖""开新求变"的书法品评体系对后世书法实践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风骨"一词在汉语诗学批评中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范畴,汉文化中,它最早源于人物品评,随后转向诗文、书法、绘画等多个艺术门类。值得研究的是在我们多民族大家庭里,特别是在我国彝族发达的诗文论里,"风"、"骨"有别样的内涵,它们同样在自己的诗学理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早期绘画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大体经历了传神论的提出、山水画论的初步确立和"六法"论的形成三个阶段。顾恺之是传神论的创立者,从一定意义上,也可被视为中国美术理论的引领者。传神论对中国绘画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谢赫"六法"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六法"是谢赫提出的品评绘画的基本标准,是中国传统绘画品评的重要准则。顾恺之绘画理论的论点几乎囊括了"六法"论的全部内容,如若没有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为基础,就很难有谢赫的"六法"论。"六法"论基本是在顾恺之绘画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论证这一观点,为的是廓清中国绘画理论发展过程中传承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能"是中国古代书画美学常用范畴之一,指通过高超的技巧所再现的精细入微的形象。魏晋之后,"能"用于书法品评,在唐代,"能"正式进入审美领域。因循、形似、精细是"能"的三大特征,"能"本身即是一种审美标准,同时也是实现"逸"、"神"、"妙"的基础与途径。通过积学储宝、勤修苦练,结合想象力的喷发,可以实现从"能"向"逸"、"神"、"妙"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逸”从隐逸人格向审美范畴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逸"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它最初是作为主体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而存 在的,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审美范畴,这是一个从评人之"逸"发展成为评艺之"逸"的历程.作为评人之"逸" 主要用于对隐逸之士或具有隐逸精神的主体的品评,作为评艺之"逸"则主要用于对山水艺术(山水田园诗、山水画、园林山水)的品评.随着山水艺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人们对"逸"的理性分析也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9.
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对历代作家多有臧否,上至羲皇上人,下及宋齐之世。而臧否本身就包孕着某种品评标准,符合该标准的或以"梓材"方之,也即笔者所谓"理想作家"。又因其采用旁见侧出式的评述模式,故而使得品评标准散落、隐约。本文试图从品评模式入手,就作家的德、才、学、识以及作家的"理想人格"定位等方面加以考察,力图勾画出一个完整的"梓材"评价标准,也即还"理想作家"一个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关于书法之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是品评书法艺术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书法艺术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在书法实践中,如何更准确、更有效地把握和追求书法之神呢?经过对古代相关论述的归纳和总结,可以得出这样几点:一形全,二质强,三舒泰,四润泽,五变化。得其五者,神采自生矣。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德国或法国在某个历史时间段会更加现代一点,但从整体上讲,正是这种相互交替发展的进步才使得两国相互学习互补,使两国间没有一边倒的倾斜现象.这就形成了德法两国巨大优势和两国关系紧密的秘密所在.  相似文献   

15.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海量”与“大量”这组同义词进行了考察,指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社会语言学将理想的语言模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以R.Brown和A.Gilman的著名理论为出发点,以话剧对白及调查问卷为依据,对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单数的使用规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蒲松龄自称异史氏,是在著述目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诸方面与《史记》高度认同的一个标识。《聊斋志异》对于《史记》从体裁、题材、创作思想、价值观、艺术观到表现手法甚至作品编排形式的追寻是全方位的,都是以社会教化为己任追求立一家之言,都为后世留下了一道多采的人物画廊,都在文章取材与体式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都具有通过编排形式传达创作主旨的良苦用心。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都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广的忧愤。  相似文献   

19.
从小说《周渔的喊叫》到电影《周渔的火车》,我们应从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化的不同受众,以及文字和图象媒介产生的不同艺术形式来阐释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