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安全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国家战略性问题。在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农村土地撂荒和农业劳动力不足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不但能够解决土地撂荒和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还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经营的集约化程度,从而保障粮食安全。然而通过对河南省舞钢市21个家庭农场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家庭农场呈现出显著的"非粮化"倾向,原因主要在于粮食经营投入高、收益低。因此本文在对该地家庭农场"弃粮从经"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引导家庭农场转向经营粮食作物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东岳论丛》2017,(4):128-134
家庭农场是实现粮食规模化生产的重要主体,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障,那么粮食类家庭农场是否实现了规模经济,其适度规模是多少,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以山东省粮食类家庭农场为例开展调研,获得了家庭农场的经营数据,根据研究需要构建了规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粮食类家庭农场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家庭农场分为10类,分别基于产量和净收益目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家庭农场的规模效率进行分析,明确了粮食类家庭农场的最优规模效率单元为50亩以下,界定了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为150-250亩。通过分析发现,在适度经营规模下,粮食类家庭农场能够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信阳市,在改革过程中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体制,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大经验。即稳步推进土地流转,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打下坚实基础;确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融资功能,为家庭农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家庭农场提供综合服务;成立"土地银行",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实现农户与家庭农场的双赢。四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做法,使信阳市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体制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2013年,国家扶持家庭农场发展,但家庭农场主才是家庭农场的主体和灵魂。在发展外部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少数农民可以从众多农民中脱颖而出,演变为粮食规模生产者,进而发展为家庭农场主,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个人内在特质主导的。通过对国内粮食规模生产者的发展历程研究,可以看到,这些个人内在特质主要有:坚定的信念、开拓进取的精神、执著和坚韧、善思与尚学、竞争性与亲和力、较强的承受能力。这为国家引导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瞄准扶持目标、培养农业后备人才的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江西社会科学》2016,(11):80-86
本文以283户蔬菜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影响蔬菜种植不合理农药施用行为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2.6%的蔬菜种植农户发生了不合理农药施用行为,显著影响农户不合理农药施用的因素有政府规制特征、农户安全意识、外部环境特征及农业保险因子。应加强农户培训与指导、完善农业保险、提高农户质量安全意识、加大政府规制力度,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7.
董凌芳 《理论界》2013,(11):30-32
松江粮食家庭农场因其健全的制度安排与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在实践中得以成功推行.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其经营主体与适度规模的确定“嵌入”于特定的制度环境与社会关系中,达到了政府、土地流出方、家庭农场户等主体满意的效果,在社区和谐的基础上推动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但该模式的推广性也受特定制度环境与社区关系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9.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188-193
传统农户向家庭农场的演化是许多因素交互作用与演变的过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环境、制度与农户行为,它们的相互作用与演变是家庭农场生成的基本动力机制。制度与环境关系是影响农户行为的关键因素,当它们匹配时,务农是最佳选择;反之,农户就可能作出非农选择。农户是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他的非农选择会反作用于环境,引致环境朝符合农户意愿的方向变迁。当达到一定程度,农户回归农业的动机会为新的制度变革提供动力。在制度发生变革并与环境实现再匹配时,农户会选择回归农业。但这次回归相对上次的务农选择具有明显的高层次特征。因此,环境、制度与农户行为交互作用与演变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正是这一过程推进了农户向家庭农场的演化。  相似文献   

10.
11.
家庭农场优势与农地规模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家庭农场式的规模经营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易于制定、执行较为严密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易于发挥农民的勤劳本色。对西方发达国家及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农地规模化经验及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分析表明.家庭农场经营是我国农地规模化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2.
家庭农场的本质是扩大的农户家庭经营模式,它既具有传统农户家庭经营的所有优势,又克服了农户家庭经营存在的弊端;既可以激发农民对新技术、新知识的需求与推广,又有利于农村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实现规模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家庭农场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家庭农场的发展在土地、人才、资金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必须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构建土地保障新机制;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创新人才支撑体系;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创新金融支撑体系,以促进我国家庭农场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能够有效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与我国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长远目标相吻合,是最符合当前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政策目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证分析说明,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而非小农户是当前最有生产效率的农业经营主体,然而在当前农业生产条件下,并非所有的家庭农场都是有生产效率的农业经营主体,如果家庭农场超出自身的经营能力范围也是同样缺乏生产效率的。  相似文献   

14.
王治  程星 《江汉论坛》2015,(4):21-24
21世纪是现代农业创业经济时代,发达国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十分重视支持农民创业活动,在培育家庭农场和发展规模化经营等方面颁布、实施了许多激励政策.在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鼓励、扶持职业农民创业,实现以家庭农场为载体的农民转型与创业致富是帮助农民致富,推进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培育职业农民和指导家庭农场创业发展将成为解决今后我国现代农业“谁会种地”课题的重要突破口,这有利于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调整创业孵化政策,更好地扶持职业农民进行创业,进而促进家庭农场向集约、专业与适度规模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家庭农场资源禀赋是影响家庭农场成长绩效的关键性因素,且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还能提升农场创业拼凑,进而促进家庭农场成长绩效的改善,但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研究。通过对家庭农场资源禀赋、创业拼凑、管理能力和家庭农场成长绩效变量的操作性设计,对我国中部六省的家庭农场进行问卷调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农场创业拼凑在家庭农场资源禀赋与家庭农场成长绩效间存在中介作用;家庭农场管理能力在创业拼凑与家庭农场成长绩效间具有积极调节作用,即当管理能力水平高时,创业拼凑与家庭农场成长绩效的积极关系更强。  相似文献   

16.
家庭农场是一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形式,我国对此尚无统一立法,相关研究亟须深化。家庭农场的组织形态可以是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也可以带有合伙企业或公司的色彩,但不可以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我国立法应当将家庭农场确认为一种独立的法律主体。家庭农场的市场准入包括民商法意义上的工商登记和经济法意义上的农业部门认定。目前农业部门的认定标准不尽合理,其中关于雇工数量应少于家庭务农人员数量的硬性规定人为阻碍了家庭农场的发展。只要家庭农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主要由一个家庭控制,家庭务农人员数量和雇工多少就不会影响家庭农场的性质。立法在确定家庭农场的市场准入条件时,不应考虑此两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7,(7):59-66
家庭农场是政府选择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激活农村经济基础的有效形式,但是家庭农场的生存与发展存在多重限制。应破除家庭农场进入的身份障碍,赋予农户家庭选择的自主权;破除家庭农场发展的规模限制和政策限制,明确家庭农场发展导向;破除农地分散细碎化束缚,让家庭农场发展张弛有度;破除错位的农业补贴政策限制,弥补政策对家庭农场公共政策的缺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从影响粮食安全的潜在威胁来看,无论主体因素还是客观因素都会对生产主体的行为选择施加影响,并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粮食生产主体的行为选择既是理性的,又表现出非理性。因此,需要从建立粮食价格保护制度、完善粮食补贴方式、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增加农业设施建设投入、建立多元化的科技长效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农业人才队伍整体培养机制等方面对粮食生产主体加以理性引导和激励。  相似文献   

19.
生态农业模式与节能型家庭农场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农场是新疆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家庭农场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解决家人和员工的日常生活问题都涉及到家庭农场的模式问题。根据新疆的特点,尤其是南疆的特点提出新疆应建立生态节能型家庭农场模式。生态节能型家庭农场模式,包括两部分内容:生产区的“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模式和生活区的“四位一体”节能型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三化”同步与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规模化经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三化”不同步,而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实现三化同步的主要途径.从国际比较中发现,我国的土地经营规模是全世界最小的之一,这是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低下的根本原因.扩大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刻不容缓,但需要考虑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在城乡一体化基础上大力推进城乡体制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制度改革,突破土地流转中的法律障碍,准许土地承包权转让,让土地要素真正流动起来,推动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健康快速向前发展.规模化经营有多种模式,但家庭农场应成为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