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信贷配给与农户贷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户贷款难是中国农村信贷市场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借鉴信贷配给理论,使用信贷合约分析方法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由于中国农村信贷市场的金融机构垄断、利率刚性以及抵押担保难等特点,造成了农户与农村信用社之间的信贷合约变量的不可设计性,信贷配给不可避免,从而出现农户贷款难现象。同时,本文针对现有的中国农户贷款特点提出了改变合约中抵押担保、信用社贷给概率等变量从而改善合约条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从需求和供给视角阐释了林权抵押贷款缓解农户信贷配给的内在机理,并探讨了林权抵押贷款在缓解农户信贷配给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理论上林权抵押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因赋予林权市场价值解决了农户缺乏合适抵押物的难题、实现了交易费用的节约、弱化了交易风险,有助于缓解农户信贷配给。从林权抵押贷款的实践来看,因林地产权管制和林权抵押市场发育不完善的双重约束,林权抵押融资所形成新的高昂交易费用和风险导致林农仍面临信贷配给。为更好发挥林权抵押贷款对农户信贷配给的缓解作用,应多渠道开展农村普惠林业金融教育、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构建基于农村"熟人社会"非正式制度的乡村中介组织的金融联结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由于交易成本高,缺乏抵押和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对分散且规模微小的家庭农户提供生产性贷款服务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商业信用作为内生于市场交易的信用形式,能够适应各类市场的微观结构,成为农户获得外部融资的一种工具。那么商业信用能否成为传递银行信用的有效载体,从而更大程度地缓解农户融资困境,自然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四川省生猪产业中三种不同产业组织形态下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结合的三个案例,揭示了在不同的产业组织形态下,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的结合能够缓解不同规模农户的信贷约束。具体而言,银行信贷可以通过"核心企业反担保+金融机构为中间商提供信贷+中间商对农户赊销"、"第三方担保机构提供担保+金融机构对企业授信+企业对合作社社员赊销"和"企业为农户担保+金融机构对农户授信"三种模式与商业信用结合从而将金融资源配置给各类生产规模的农户。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创新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村金融的脆弱性。为了确保信贷资产安全,涉农金融机构倾向于要求农村客户提供足够的担保,而担保机制的缺失成为制约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从农户联保、农村"三权"抵押担保、农民专业合作社互助融资、仓单及应收账款贷款质押贷款等方面,对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促进了我国信贷担保创新机制的发展,对解决"三农"融资难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一综述及简要评价,以期对我国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改革发展提供些许启迪。  相似文献   

5.
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包括住房抵押贷款产生过程的一级市场及其证券化的二级市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发展迅速,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正在试点中。美国次级债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冲击,对我国的金融稳定和金融发展也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我国在个人信用制度和银行自身的风险防范方面都不及美国,如果出现房价下跌等问题而导致抵押的房产无法正常变现,无论是房地产抵押贷款,还是被证券化的相关产品,都会直接导致金融机构产生风险。以美国次贷危机为戒,加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风险防范,繁荣发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并发扬二级市场金融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村镇银行、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等三类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金融网点覆盖率低、服务供给不足和竞争不充分等问题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基于农户社会的特殊信任主义,农户声誉机制具有这样的特征,一是农户社区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其进行的是重复博弈,理性的农户注重的是家族长远利益;二是农户社区具有有效的信息传播网络,从而为个人行为受到监督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农户的声誉价值大(违约成本高),惩罚可信度高,正面激励效果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加强对农户的扶持,提高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积极动员储蓄,降低流动性风险;建立小额贷款保障制度,降低信贷风险.另外,随着我国农村人口流动性加大,基于特殊信任主义的农户特殊声誉机制约束力减弱,加强处于流动状态的贷款成员的审核和跟踪将成为金融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江苏省52个县域金融机构以及1202个农户的调研数据,利用Logit和ATE模型以村镇银行为例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农户信贷可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以及存贷款差额是影响村镇银行网点分布的重要因素;第一产业产值也显著影响村镇银行的网点布局,表明江苏省村镇银行网点布局兼顾自身可持续发展和扶农责任;同时,增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信贷可获性。  相似文献   

8.
现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研究侧重于信贷需求方面,本文应用调研数据,从信贷供给的视角研究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覆盖率相对较低的问题。通过对福建省试点情况的研究分析,发现现阶段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主要困难在于信贷供给不足,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信贷供给。为了提高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覆盖率,需要加大试点力度,多方总结实践经验;加大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供给的激励;积极构建风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9.
农户联保贷款是建立在农户信誉保证和互相担保基础上的贷款,它既打开了农户难以提供有效资产抵押这一制约农户贷款的瓶颈,又解决了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额度较大的贷款需求。从实践来看,联保贷款的风险比较分散,比起将信贷资金集中投放给若干个企业的工业贷款来说,风险要小得多,也容易控制。尽管联保贷款是切合农户和农村信用社的实际,但是由于单户额度对一般农户承受能力来说比较大,对它的风险程度也不可低估,更不能掉以轻心。本文就农户联保贷款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浅谈几  相似文献   

10.
现代金融技术的发展使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形成了很长的交易链条和复杂的交易关系.美国金融法律对住房抵押贷款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客规制皆存在严重问题.在这样的法制条件下,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是必然的结果.在住房信贷领域,只有对每个子市场的金融交易关系和金融管理关系施行严密的主体、客体和内容规制,才能实现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小额信贷额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帮助农户脱贫致富的有效金融创新模式,对于提高贫困地区农户收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资源贫困的问题.然而,如何进一步推动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小额信贷市场参与主体的动态博弈视角出发,建立了一个正规金融机构、农户和政府之间的收益模型,通过分析农户小额信贷市场化参与主体的经济效用,以及小额信贷市场化可持续的效率分析,指出小额信贷的市场化发展,政府放松对开展小额信贷正规金融机构的管制,以及采取较高利率是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受到广泛关注。调查显示,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较明确,组织架构较完善,服务规范,在发放农户贷款方面取得较快发展,但也存在经营成本高、吸收存款困难、融资渠道窄、缺少竞争优势、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金融机构利用数字技术提高了弱势群体融资的可得性,数字信贷改善了贷款服务的效率。但是,滥用算法技术会导致算法偏见和价格歧视,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必要厘清传统信贷机构数字化转型、算法歧视和算法规制间的机理与关系。算法显著减少了传统信贷机构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排斥,但加深了金融科技平台对特定弱势群体的金融排斥和全部借款群体的价格歧视。缺乏科技向善价值观和政府有效规制,算法歧视还会降低信贷效率。政府应坚持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通过实施"竞合型"政策,短期内建立缓解金融排斥与算法价格歧视的机制,长期探索建立兼顾创新、竞争与消费者福利平衡的机制,实现算法促进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与金融科技平台竞合发展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对福建省部分县(市)的抽样问卷调查,对农户信贷需求和信贷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对农户信贷需求及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调查发现:农户信贷需求较强烈,且以中短期需求为主,但金融机构对其贷款覆盖面不足、满足率低。实证结果表明:农户信贷需求受到其曾经获得贷款数量、家庭拥有劳动力数量和家庭总开支水平的正向显著影响,家庭财产水平对农户信贷需求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政府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供担保是政府对住房和住房金融市场进行间接干预和调节、保障中低收入者住房权利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以政府信用增强、补充和提升中低收入者的信用,改善和调节住房金融市场的交易条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向中低收入者发放高比例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政策性担保,应高度重视和防范住房市场本身的风险、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和贷款人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6.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艳 《晋阳学刊》2004,(2):111-112
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已成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方式。为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1998年以来各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了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已很少。其中抵押贷款的比重较大,并将进一步上升。然而,中小企业信贷活动“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优质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各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各金融机构纷纷实行客户经理制度和“黄金客户”制度,建立绿色通道。这部分企业的贷款需求能够得到及时足额满足,甚至各家银行纷纷压抵利率竟相争贷。而一些有发展潜力而目前状况并不十分好的中小企业,往往受…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贫困农户小额信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沛 《社会科学》2001,(1):7-11
贫困农户的贷款通常具有数额小、风险大、无实物担保、信誉差、监测难和交易费用高等特点,他们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贷款,所以为满足资金需求只能转而求助于非正规金融机构。通过借鉴非正规金融方式的经验及不断探索,小额信贷制度应运而生,并成为国际组织向发展中国家重点推荐的扶贫制度。近年来已在中国的河北、河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的部分县进行小额信贷试验,并取得了相应的扶贫效果。1小额信贷制度的运行机制小额信贷制度是指通过实行联保制向贫困农户直接提供市场利率、无实物担保的小额贷款并保持高还贷率,同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面临着担保难、抵押难、风险大等困境。在重新审视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制度变迁历程基础上构造一个实施主体-实现机制-经济绩效考察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而对内嵌于政府主导型、金融机构主导型和农民自主型三种不同的现实探索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创新与实施为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动力,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透视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其主体应该是农民和金融机构,而政府应当发挥辅助作用,尤其在市场发育完善的地区更应当充分发挥农民和金融机构在博弈中的作用,政府只作为“守夜人”负责规范和监督各方主体的行为,这样能产生更大的经济绩效。未来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制度的路径依赖的强化方向应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农房抵押贷款风险成因及防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悦  霍学喜 《河北学刊》2014,(2):119-122
农房抵押贷款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其信贷风险主要源自农房产权的特殊性、现行法律和制度、农户经营状况、金融机构自身建设等四个方面。风险防范对策主要是针对加速农房产权改革进程、构建完善的政策支农机制、强化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等。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涵义及实施的必要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房地产证券化的一种 ,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债权转让给一家特别的专业机构 ( special purposevehicle,简称 SPV) ,该机构 ( SPV)以其收购的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行为。发行的证券主要为住房抵押贷款债券 ,也包括由抵押贷款支持、担保的其他各种证券。与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相对应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也称为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随着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化 ,金融对住房产业的支持作用日益巨大 ,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