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阿马蒂亚·森不仅是一位全球知名的经济学者,而且有着对伦理学哲学问题的深层思考,在经济研究中沟通了经济学和伦理学.其经济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由发展观,他从分析人的权利问题入手提出了“以自由看待发展”的观点,这一发展观对我们以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波普尔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哲学家,他的证伪理论对科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他的社会哲学理论对民主社会同样意义深远。无论是波普尔的证伪理论还是政治哲学思想都对美国货币学派创始人-米尔顿·弗里德曼产生非凡的影响。特别是波普尔的自由主义观点对米尔顿·弗里德曼的经济自由思想的影响颇深。本文就米尔顿·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思想中的波普尔遗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1999年美国经济学会专门奖励40岁以下经济学家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授予了哈佛大学教授安德烈·谢乐福(Andrei Shleifer)。  相似文献   

4.
卡尔·威特是德国一名牧师,对教育富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并用自己理论实践于自己的儿子卡尔·威特,使之成为传奇般的“天才”。他于1818年写下《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该书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  相似文献   

5.
伯纳德·马拉默德的名篇《伙计》不仅揭示了犹太民族的文化母题,同时也展现了主人公的成长主题。利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理论来分析,主人公弗兰克·阿尔派恩的成长历程就是经历了从本我压抑自我到超我战胜本我,从堕落到醒悟并升华到自我牺牲的这样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6.
阿马蒂亚·森从自由的视角出发,阐述了一种新的发展观,即自由是享受人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自由既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又是发展的主要手段,即自由对发展既具有建构性作用又具有工具性作用。他的理论对于我们今天从事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10,(5):15-17
一、安妮·弗兰克(1929—1945) 安娜莉丝·玛丽·“安妮”·弗兰克是一个在德国法兰克福出生的犹太女孩。在她身后出版的日记使她为世人熟悉,日记记录了她在二战中德国占领荷兰时期的躲藏经历。  相似文献   

8.
在演讲中,罗伯特·蒙代尔教授对世界经济的新特征、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短篇小说是一种优美而通俗的体裁。在欧美,这种体裁虽然出现快二百年了,但却一直受到文艺理论家的冷落。这一体裁到底源于何时,以及何谓短篇小说,至今尚无定论。但有四位大名鼎鼎的作家——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尼古拉·果戈里(Nikolai Gogol)和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都一度被认为是最早使用这一体裁写作的作家。  相似文献   

10.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设有哲学研究、政治·法学研究、经济·管理学研究、文学·语言学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历史学研究、环太湖经济圈研究等栏目。热忱欢迎校内外专家、学者为本刊撰稿。  相似文献   

11.
《简·爱》是一部描述人的内心生活的世界地图和经典文本。这部带有精神自白色彩的小说再现了一个孤女在寄人篱下、饱受精神苦难与折磨的成长过程中的累累伤痕。《简·爱》既是一部关于女主人公的创伤记忆的书写,同时也渗透着夏洛蒂·勃朗特本人对自身创伤经历及情感体验的再现与表白。  相似文献   

12.
从苏珊·朗格与卡西尔哲学思想的差异入手,揭示了苏珊·朗格如何超越卡西尔符号哲学的认识论框架,实现艺术哲学从认识论向本体论维度转换的思路历程。苏珊·朗格通过考察人类符号活动,发现表现性符号和推理性符号都具有抽象构形的基本功能,并且都对建构人类文化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苏珊·朗格揭示了艺术体现了人的生命存在的创造本性,它把人类内在的主观精神世界转变成可以被感知的外在表现形式,艺术对人类生命存在的肯定和确证,使之禀赋了本体论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3.
依据普遍性原则,民主可以被分类为歧视性民主和非歧视性民主,而走向非歧视性民主是未来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布坎南教授和另一名著名经济学家罗杰·康格尔顿教授合著的《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通向非歧视性民主》一书不仅提出了这一重大理论问题,而且通过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的方式,用经济学的眼光探讨了将普遍性规则运用于政治领域的可能性,试图突破宪政民主中存在的死穴——歧视性民主。  相似文献   

14.
从内在因素以及外在因素,即生理因素的失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爱伦·坡的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中男主人公罗德里克·厄舍身心俱毁的悲剧症结,强调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忽略对精神世界的健康培养以及对社会环境消极影响的抵制。  相似文献   

15.
西方社会的发展理论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到现代发展观的转变.传统的发展观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特征.在总结传统发展观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西方社会提出了以多元协调发展为特征的新发展理论.研究西方社会的发展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来自与他同时代的德国化学家尤·冯·李比希(J.V.LieBig)。马克思主要在三种场合使用这一概念:自然界、人与自熊界关系、人类社会。与这一概念相关的其它慨念有生命、劳动、商品变换、裂缝等。揭示和发展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有助于我们发展唯物史观,从而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理论的当代意义;有助于我们寻求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冲突和人类社会内部发展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08,(4):10-13
然而,索菲亚也会唠叨说:“如果您年纪大了,那‘仍然’会让您有点儿难过”她数了一些和她同时代她最喜爱的男演员:杰克·尼克逊,比利·克莱斯托,辛苦·康纳利以及吉姆·卡瑞。毕竟,正如她所指出的那样.好莱坞绝对不是一个机会均等的主人.年龄的歧视“仍然是个大问题”,罗兰补充说:“我认为那将不会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抱抱团”的来源,是两年前一名澳大利亚人胡安·曼恩在悉尼闹市区提供给陌生人的Free Hugs(中文译为“免费拥抱”或“自由拥抱”),号称传达一种“快餐式情感”。胡安·曼恩,是一名咖啡馆店员,曾经历婚变·目睹了父母离婚和祖母身患重病。他认为唯一能治疗自己压抑心情的办法就是每周的一个下午,去皮特街购物中心把拥抱免费送给陌生人。随后。美国、英国、加拿大和中国等国家的人们也陆续加入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学习型组织”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思特教授在1965年《企业的新设计》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1990年,佛睿思特的学生彼得·圣吉在其所著的《第五项修炼》一书中首次将其理论化、系统化,并提出著名的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20.
考察国外发展观演变过程中经历的四个阶段: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的发展观;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发展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指出国外发展观历史演进中的经验和教训,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有益借鉴: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不能违背以人为中心的根本原则;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