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格体系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价格改革且又迫在眉睫。然而一个危险的因素时而潜伏、时而直接地威胁着价格改革,使决策者不得不推迟价格改革战役的发起时间。这个影响价格体系改革的危险因素就是通货膨胀,不排除这个因素,价格改革是很难成功的。不论是先改农副产品价格,还是先改工业初级原料的价格,都不能不触及到这个因素。因此,制约通货膨胀的发生,是价格改革的前提,是准备战。这场准备战要由金融改革先行来完成,首先筑起一道大坝,对付通货膨胀,核心是防止消费品价格膨胀。形成消费品购买力现实的和潜在的(100亿元储蓄存款)两部分,前者是指公众的手持现金,后者是指公众的储蓄存款。我建议用稳定法和抑平法,来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当前正在深入发展的经济改革,已经引起了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首先,人们的荣辱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集中的表现在对“穷光荣”,还是“勤劳致富光荣”的观念,已经改变。多年来,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穷光荣”已经成为一个传统的观念。其实,回答“穷光荣”还是“富光荣”的问题,都不能离开一定的让会历史条件。在剥削阶级占统  相似文献   

3.
“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在我国复辟资本主义,大肆歪曲篡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上制造了大量的混乱。叛徒、特务张春桥竭力宣扬人民公社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靠“穷精神过渡”到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本文以下简称“穷过渡”)。他说:“我赞成对过渡采取积极态度,不只是富社、  相似文献   

4.
大家都很关心价格问题,可以说这个问题牵连着我们每个人的神经。我们小组的同志要我汇报一下有关价格改革中的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首先声明,我这里讲的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下面我想讲四个问题:一是价格改革的地位问题,二是价格改革的目标和步幅问题,三是价格模式问题,四是价格双轨制的利弊及其出路。  相似文献   

5.
根据九年来的实践,我认为,要搞好价格改革,就必须与其他改革相配套。 1.价格改革要与计划体制改革相配套。当前,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和价格均是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而计划调控搞得好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价格改革之所以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不仅在于它的成功意味着整个经济体制的转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的风险性和不可逾越性。在整个价格改革中,农产品价格改革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牵动着农业本身的发展,而且极大地影响着现代化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认真寻找农产品价格改革的内在规律性以及制约农产品价格改革的主要外部条件,对于深化农产品价格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对任何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价格改革是实现市场取向改革的关键,不经过价格改革这惊险的一跃,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就难以形成。但是价格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困难重重,风险很大,以至1987年以来,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绕开价格改革推进企业改革,或者即使不能绕开也要推迟价格改革的理论和主张,一些人更是对价格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的著名论断产生动摇,提出对价格改革的地位需要再认识。但是,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企业改革证明:改革的实践越深入,价格改革越是不能绕开,也无法推迟,价格改革的重要性和关键地位越来越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产物许经勇一、只有实现农业产业化才能克服价格障碍我国农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比较利益偏低;而我国农业比较利益所以偏低,当然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这样的认识,改革以来,我国政...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现就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谈谈对价格改革必要性的认识。 价格改革包括价格体系改革和价格管理体制改革两方面;因此,关于价格改革的必要性,可分这两方面来谈:  相似文献   

10.
广东实现价格改革必然要遇到困难和风险,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精心设计,扎实工作,作好各方面配套改革。主要是加强价格改革的物质基础;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发挥国营商业部门的流通主渠道作用;切实加强市场物价的宏观管理,建立市场交换的新秩序;工资改革必须与价格改革配套进行;注意处理好省内外的价格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在计划生育工作上稍有松动,人口生育率就有所回升。当前,正进入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这个问题更值得重视。最近,笔者在四川省南江县作了一些调查,发现贫困山区(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实际上推行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贫困山区仍应推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一) 随着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穷庙富方丈”现象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一问题的实际是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经营行为扭曲的结果,即他们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侵犯所有者的利益,弄穷了企业,养肥了自己。有人将这一现象归因于厂长(经理)的道德败坏。我们认为,这一解释虽有道理,但不足以说明全部问题。一方面这一现象很普遍、很严重,绝不是个别人、个别现象;另一方面,在我们加强了道德教育以后,这一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所以,我们必须转换角度,以找出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 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是“理性人”假设,即假定人是个体理性的,其行为特征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样个人的行为方式就取决于他自己的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假定个人的效用函数稳定不变,个人面临的约束条件就决定了他的行为。独立的经济行为者是在由现存的规则和准则,即由制度安排界定的选择范围内进行操作活动的。所以,从对有关企业经营的制度安排的分析中,可以找到厂长(经理)行为扭曲的原因,并使我们理解——为什么“穷庙”里能冒出个“富方丈”? (二) 厂长(经理)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为实现一定的利益目标,是采取正常行为还是扭曲行为,取决于这两种行为方式纯收益的比较。在现行的制度安  相似文献   

13.
改革的有序与无序如何深化我国的价格改革?理论界有“大步推进”、“缓期推进”、“持续推进”之说;也有“以放为主”、“以调为主”、“虚调实放”、“完善管理”、“相机决策”之论.我以为,“有序推进”应成为今后我国价格改革的基本原则. 是有序推进的改革还是改革的一步到位,决定于改革条件是否配套.改革配套应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改革条件的配套;二是改革措施的配套.前者着重强调既定的改革环境对改革的制约,强调改革方案选择的客观性;后者则要求人们注意改革本身的整体效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价格改革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价格体系改革的任务主要分布在三个领域:一是工业品出厂价格,二是消费品的销售价格和公用事业收费等,三是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我认为,根据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需要,我国改革价格体系的首要一步,应是工业品、主要是初级工业品价格的改革。从这方面入手改革价格体系,有利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一、改革初级产品价格是当前价格改革的首要一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配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我国价格体系和管理办法不断作了一些调整改革,如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扩大议购议销价格范围;放开部分日用工业品和农副产品价格;部分商品实行浮动价等等。广东省还在国家统一部署安排的基础上,迈出了更大的步子。对本地生产的煤炭、钢材、生铁、焦炭、硫酸、烧碱等产品制定了比国家统一价高出较多的地方价格;三类日用工业品价格除列名管理的120种外,其余全部放开;采取超购加价、价外补贴等办法,加大了稻谷、糖蔗、黄红麻、木材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提价幅度,先后放开了蔬菜、生猪等价格。这一系列的调整改革,效果是明显  相似文献   

15.
我们这次价格学会年会是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之后召开的,参加会议的同志根据决定的精神,就价格改革的理论和政策问题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特别是一些中、青年同志,思想解放,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老中青价格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会聚一堂,共同探讨,有利于把我国的价格理论研究推向深入,促进我国的价格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下面谈谈我学习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之后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供水价格规制机制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在激励相容约束和参与约束的前提下,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建立能够激励供水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激励性价格规制机制。尽管中国经济体制和水价形成机制与英美等国存在差异,但美国的收益率规制有助于实现供水企业合理的利润水平,英国的价格上限规制能够激励企业提高效率,这两方面都应是中国城市供水价格规制改革的借鉴重点。中国城市供水价格的成本加成规制机制,应在科学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充分结合具体国情的基础上,重点在完善定价目标、科学确定供水成本、合理设定企业利润、完善阶梯水价制度、强化公众监督、实施差别定价以及实施激励性价格规制等方面深化改革,以实现供水价格规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1984年以前和1985年以来,我国的生产资料价格先后分别进行了“内调”(调整了计划内的煤炭、焦炭、矿石、生铁、钢材、木材、建材等生产资料的价格)“外放”(放开了煤炭、钢材、木材等主要生产资料的计划外部分的价格)两种形式的改革,使生产资料价格的积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疏散。与改革前的1978年相比,我们以加工工业品价格上升11%的代价,把采掘工业品价格提高了50%,原材料工业品价格上升35%。在这期间,还几次调整了农副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把价格改革放在何种地位决不是个战术问题,而是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的选择问题.为了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使改革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有必要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价格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可逾越的关口这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价格改革所以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绕不过去的关口,主要理由有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一、价格改革中的两种思路、两种理论基础 我国价格改革已历经10年。10年价格改革取得的成就是明显的,应予充分肯定,以便从中看到价格改革的方向,坚定价格改革的信心,不被面临的困扰所动摇。  相似文献   

20.
产权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也是总体改革的攻坚战。我国的产权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且已收到一定实效。现实的扫描还存在若干问题。今后发展的趋向定位有三:(1)不要只注重公有制的数量,而是要实现“功能论;”(2)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实现现代企业制度;(3)通过产权落实到人,实现产权人格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