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前邪教呈现三个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 ,邪教宣扬的货色更具欺骗性 ,活动方式由公开转为半公开乃至地下 ;第二 ,邪教组织日趋系统化和黑社会化 ;第三 ,邪教组织对社会各阶层的渗透日益加大 ,活动范围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3.
作为异化了的宗教,邪教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都起着很大的阻碍作用,研究当代中国邪教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意义重大。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尚不能解决主要矛盾,与此同时,西方干预势力又对国内邪教进行策划和支持,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邪教的传播。此外,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手法存在单一性,产生的"思教疲劳感"也给邪教思想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因此,我们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预防形成、防止渗透、坚决打击和抵制传播四个维度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从根源上消灭邪教组织。  相似文献   

4.
邪教是专以个人崇拜,即以“现世神”信仰为核心,以反社会为特征,具有巫蛊性质的帮会组织.邪教之所以产生,除了人为的原因之外,也有人的认知水平和社会环境的因素,任何时候,邪教都有其存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针对邪教的成因和帮会性质,宜强化科学教育,开放心态,以及在改良社会的同时,改造自我的对策,方能从根本上消除邪教的影响,瓦解邪教的根基.  相似文献   

5.
分析痴迷邪教的心理根源,是认清邪教本质,根治邪教的重要环节.文章认为,原有信仰的危机,欲望、情感、幻想的寄托,传统意志力的转移,群体无意识的激活,随机强化心理,选择性解释心理以及自我暗示心理是邪教的非理性基础;并有针对性地从非理性层面提出了治理邪教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社会存在着许多民间宗教,依照社会学的观点,这些宗教可以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4种类型,各种类型虽然有明显的差别,但也存在交叉现象.由民间宗教而起的,最终转变为"邪教"的,不但被明清王朝的法律严加禁止,还曾经遭受过残酷镇压,其中成败的教训值得深思.不管邪教以什么形式出现,对于现有的社会秩序都是威胁,因此如何制止邪教的产生,防止邪教的蔓延,消除邪教产生的根源,肃清邪教的影响,就不仅是明清王朝所关注的问题,也是现代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邪教是一种极端主义精神邪说.原有信仰的崩溃和无信仰主义的泛滥、信仰对象的错位、盲目的科学主义信仰所表现的信仰危机,是邪教生存和蔓延的根源.通过加强和改进信仰教育、提高信仰教育的有效性,重拾科学信仰的罗盘、构建科学的信仰体系,重视信仰矫正教育、加强对邪教信徒的信仰矫治,正确开展宗教信仰教育、恰当发挥正统宗教的作用等措施,重塑正确的信仰,是根除邪教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邪教是一种通过构建偏激信仰来进行精神控制的反动组织.邪教之所以在现代社会肆虐猖獗,与传统信仰的滞后与无力、主导信仰的缺失与疲软、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欠缺与忽视以及科学主义思潮的盛行有着内在相关性.因此,唯有重建信仰,改进和强化信仰教育,重视信仰矫正才是铲除邪教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与 “法轮功” 邪教斗争的基础上 ,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 ,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提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邪教与宗教相伴而生,彼此影响,并行发展。宗教性成为中西方所有邪教的一个突出特性。邪教是具有宗教异端性和社会危害性的社会现象。宗教性是邪教之所以称“教”的基础,而社会危害性则是邪教之所以称“邪”的关键。缺少了宗教性,邪教概念则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1.
清代品体文学之论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在诗学领域,其体现在袁枚的《续诗品》、顾翰的《补诗品》、曾纪泽的《演司空表圣(诗品)二十四首》及蒋斗南的《诗品目录绝句六章》中;二是在词学领域,其体现在郭摩的《词品》、杨夔生的《续词品》、姚燮的《鸥波词序》及江顺诒的《词品》中;三是在文章学领域,其体现在马荣祖的《文颂》、许奉恩的《文品》及魏谦升的《二十四赋品》中。上述三个维面,从不同的论说视域将传统品体文学之论予以了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从儒法治国方略看中国古代政治的人治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儒家的德治与法家的法治是两种不同的治国方略。“德治”笃信“为政在人”重在人之“德”上,其本质是人治。法家“法治”名为法治但仅限于“君下法治”,法对民不对君,君主脱离在法治范围之外,其本质还是人治。儒、法人治方略虽在人性前提(儒家倾向善,法家倾向恶)、哲学依据(儒家找内因,法家找外因)、理论基础(儒家笃信“为政在人”重在人之“德”上,法家笃信“为政在法”重在法、势、术相结合上)、对象考量(儒家针对所有人,尤其是君主;法家针对君下人,排除君主)等方面存在着倾向上的差异和对立,但是二者之间并没有一方消除或代替另一方,而是成为君主专制系统中互补的两翼,这说明中国传统国家权力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君权,而不是民权。这种只见君权不见民权的传统政治思想正在为近代和现代中国的社会实践所颠覆,追求民权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是法治与德治正确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立法或其他方法,实现法律与道德的直接、间接和弹性结合,为法治与德治的结合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尤其是切实加强和完善德育、法制教育等,加速法律的道德化,从而使反映德治要求的法治与法治严格制约下的德治彼此渗透,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不同模式农民合作社绩效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所依托的部门,将农民合作社划分为农村能人主导型、政府管理部门引导型、农民自组织型以及企业组织主导型等4种不同的模式,并基于广东、安徽148家农民合作社的调查数据,衡量出不同模式的农民合作社的绩效,进而以农民合作社的绩效作为观测变量,以农民合作社的不同模式作为控制变量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模式的农民合作社的绩效存在一些差异,其中,农村能人主导型、政府管理部门引导型以及农民自组织型的农民合作社的绩效显著地高于企业组织主导型,其余各模式之间的差异并未达到统计显著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从法治的角度看 ,由于调解不仅依据法定的授权进行 ,而且按照法律的规定  袁翔珠     开展工作 ,因而它完全符合法治的精神 ;从德治的角度看 ,调解充分体现了道德的感召作用 调 解 的 法 治 与 德 治和劝导作用 ,所以调解是法治与德治的经典结合。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 ,正确适用调解、充分发挥调解的作用就要找准“法”与“德”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 ,东北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引发的契机 ,其中包括国家振兴东北的政策为东北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的历史契机 ,国企深入改革和地区社会转型给东北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的契机 ;国家就业政策的改变和政府对人才结构调整的重视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的契机 ;观念转变对职业教育功能重新审视的契机 ;“入世”的宏观环境变化引发了对东北地区职业教育巨大需求的契机 ;高等教育大众化内在地要求人才多样化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孟子》虽是重要的早期儒家著作,但仍存在许多意义理解上的分歧。参照赵岐《孟子章句》、朱熹《孟子集注》、焦循《孟子正义》及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或加取舍,或出己义,力求得出合乎《孟子》文本与孟子初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法治型政府成为十年政府改革的目标之后,亟待从理论上对法治政府的内涵、目标体系及实践路径加以解读。其中,法治、政府、法治国家、法治社会、依法行政、法治行政等范畴的厘清成为体认法治型政府内涵的理论前设。以此为基础,政府职能、权限、行为与主体的法治化共同支撑起法治型政府的目标体系。在目标指引之下,坚持价值整合与制度创新、主体自律与他律监督、内部自发与外部促动的结合路径,法治型政府的构建才具有达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关于依法治国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治和民主总是联为一体的,就如专制与人治不可分割一样。我们实行依法治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民主,更好地实现“民治”。依法治国,即是变人治为法治,必须重在管权、重在治官。实行依法治国,关键在于执政党建设。党的领导是不能动摇的,但党要善于领导,党的执政方式要适时转变。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过程,即是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经典文学作品中,海伦·约翰逊的《夜色中的树》、弗洛斯特的《雪夜林边小立》、惠特曼的《草叶集》、霍桑的《红字》以及托妮·莫里森的《宠儿》等作品中所描写的“树”的意象都展现了人类对困境的反思和超越。我们在研读俄国文论家巴赫金(MikhailBakhtin)的“对话理论”后寻找到了在互文性视角下的文本间的多元对话性,在不同的作品里,“树”的意象在给人们带来无限幻想和精神希望的同时,也从哲学的视角诠释着最基本的人类学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