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中的集体主义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关于集体主义原则的适用问题每个集体和每个进人集体的人,都要面对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这个大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对二者的利益进行定位与协调。以往。我们是单纯用道德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对此问题的基本规定是: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应当尊重、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以集体利益为重;并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在集体都是公有制集体,即集体不是全民所有制集体,就是集体所有制集体的时代,仅用集体主…  相似文献   

2.
陈书纪 《南方论刊》2011,(10):72-74
集体主义的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来的,它的内涵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为了保证集体利益的实现,在必要的时候要牺牲个人的利益,维护集体的利益,最终目的是集体中每个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基础,传统文化中的群己观是它形成的思想基础,近代无产阶级爱国主义运动是它形成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它形成的利益基础,此后,集体主义道德才成为全社会普遍遵行的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3.
一、价值、利益与集体主义价值观   价值是关系范畴。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他们的外界的关系中产生的。”伦理学上所使用的价值,是指调整人们行为的道德价值,它通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出来。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价值由经济基础决定,又通过“利益”这一“中介”而实现。利益是人对周围世界一定对象的需要,它有个人利益 (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要的总和 )和集体利益 (按着一定关系所构成的联合体的共同利益 )之分。所谓集体,不是指任何狭隘的集团、组织和地区,而是指社会、人民和群众。集体主义是…  相似文献   

4.
孟子义利观的再认识梁韦弦四平师范学院政治系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利益与道德谁决定谁以及道德对经济关系有无反作用;一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即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谁服从谁。孟子的义利观对这两个问题都...  相似文献   

5.
1998年4月16日-20日,全国第九次伦理学研讨会在郑州召开。130位代表出席会议,提交学术论文90篇。会议以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问题。 一、关于集体主义原则 对于集体主义原则的探讨是这次研讨会的一个重点内容。 同志们在发言和论文中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处的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环境,决定了它的发展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存在着一致性、统一性。集体主义决不是从计划经济派生出来的,而是社会化大生产与公有制经济关系的产物,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相适应。有的同志讲之所以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在于:①集体主义承认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不仅社会集体利益合乎道德,而且个人的正当利益也是合乎道德的。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与社会主义道德找到了契合点。②集体主义正确处理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根本一致,二者共同增长、和谐发展。③集体主义提供了  相似文献   

6.
对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我国伦理学界一直存有不同见解.对此,以罗国杰同志为代表的一种见解认为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以王兴洲同志为代表的一种见解认为是道德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问题.这里,于清辉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生产资料所有制之间的关系问题,并就此问题与上述两种观点进行了商榷.希望广大哲学、伦理学工作者能够就这一问题及其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研究不断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7.
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一义务的内容有时指称道德的基础——利益。伦理学上,义务常与利益一同加以考察。义务因利益分成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而潜藏着某种矛盾的趋势,而阶级冲突则使这种态势变得不是为了实现社会义务而阉割掉个人利益,就是为了践履义务且兼顾一己私利而忽视或践损社会利益。非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说又往往不去寻找这种矛盾的根源和克服它的途径,而只是限于要么不承认它,要么干脆宣称它无法解决。更有甚者,道德  相似文献   

8.
论伦理学的逻辑起点——一种依据马克思主义文本的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逻辑起点.人的存在及其需要或利益的二重性决定了道德的需要乃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之一.历史上出现的各种道德类型都是以如何处理和调整人的这种二重性的关系问题为中心展开的.帮助人们实现其作为二者存在的和谐统一,乃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最高旨归.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被世人关注,但至今未得到有效遏制。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人们的生存发展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问题,即生态伦理原则问题。所谓生态伦理,是指以道德的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同步进化,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伦理原则是人类对如何处理自己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价值取向。 1.生态善恶的伦理原则 善与恶作为伦理学中的重要范畴,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整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生态善恶原则表明,人们在生产、生活和消费等一切行为中,以不损…  相似文献   

10.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原则陈淑娟一、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相一致的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特点是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爱尔维修认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利益起着支配一切的作用;利益是我们的唯一推动力。他把利益原则提到自然规律的高度。爱尔维修认为,个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和归宿,而社会公共利益是道德或美德的标准,他的伦理学目标,不是个人的幸福,而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和谐结合。爱尔维修追求利己与利他、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和谐统一,对这一理论的探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集体主义原则的民族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集体主义思想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是核心。其具体表现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第二,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实行“公私兼顾”,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毫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毛泽东的这种集体主义思想的形成,以马列主义关于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理论为指导,也吸收了中国古代重群体、倡协同文化的积极因素。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1)传统文化注重群体利益的价值取向,强  相似文献   

13.
从宗教信仰的道德观到追求个人利益的道德观的变革,是以"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代替"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为代价的。马克思主义在"国民经济学"所导致对人的异化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表明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经济利益追求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道德价值核心将自我否定、自我消解;而"社会化的人类"的到来,使得"无元价值"的社会生活将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完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论集体主义道德价值导向新内涵方爱东张翔道德价值导向是社会对人们道德价值观念的定向引导。集体主义道德价值导向是和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相联系的,它的基本原则是: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同时充分肯定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努力把社会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以促...  相似文献   

15.
人性与道德关系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难题。多年来 ,我国哲学伦理学界对此进行了探讨与争鸣 ,但仍未得到完满的解决。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受制于社会经济关系的经济决定论和人性是道德的主体基础论是不矛盾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可以这样表述 :人性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是个性、集团性和共性的统一。人性理论对于伦理学的特殊意义表现为它是伦理学说的理论前提。人性对道德的特殊意义表现为三个层次与方面 :第一 ,人道主义意义 ;第二 ,道德价值意义 ;第三 ,道德理想意义。人性是道德的主体基础。人的本性即他们的需要 (利益 :物质的和精神的 )是道德发生和实践的最初动力 ,不断的人化自己与动物相同的自然本能 ,丰富人的社会性 ,弘扬人的主体性 ,不断使德性超越天性 ,理性指导约束本能 ,社会性超越一己偏私、丰富个性 ,这正是人不断走向完善的必由之路。理想人性的造就成为道德的最终目的 ,人性论构成各种伦理学说的逻辑出发点和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6.
为了把我国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实现高度的民主,而且要建设以共产主义道德为重要内容的高度的精神文明。因此,每一个共产党员、国家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工作者,应当同人民群众一道,坚持不懈、毫不动摇地努力提倡和宣传共产主义道德。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问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同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关系(就阶级社会而言)有着不可分离的依赖关系。恩格斯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  相似文献   

17.
<正> 在近代西方以利益为核心来探讨人和社会问题的,应该首推爱尔维修。他把认识论中的感觉主义引入伦理学的范围,认为人的本性永恒不变,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几乎相同的需要,这就是自爱,趋乐避苦,追求个人利益,希望满足肉体的感受性的要求。根据他自己对人的理解(即把人看作抽象的人、生物学上的个体)来建立新型的道德学。从考察人性入手,他认定痛苦和快乐是道德世界的唯一动力,而自爱的感情则是在那上面建立功利道德论的唯一的基础。利益是人热切追求的对象,获得利益可以满足欲望,利益是一种手段,是达到欲望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必须找到一个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最恰当的方式。既要重视个人利益,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又要反对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把个人利益的发展严格限制在不危害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范围内。这种价值观就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它是一种崭新的、正确的价值观.是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9.
<正> 十年改革在伦理道德领域中引起的最深刻的反响莫过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其中不管是实践的对立还是理论的分歧,都对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生活产生巨大的冲击。而究其实质则是有关道德价值导向选择上的争议,它将直接影响到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总体设计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伦理学界对这个问题进行澄清认识,存正纠偏,显得特别迫切、必要。一、功利主义的实质与当代中国的道德价值导  相似文献   

20.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高尚的道德观,使人们能够自觉地选择正当的、高尚的道德行为,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问题。因而,道德行为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所谓道德行为,也称作伦理行为。它是在一定的道德关系或伦理关系中发生并得到善恶评价的行为,一般来说,它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道德行为的特征有两个:首先,它是出于对现实的利益关系的自觉认识,就其主观倾向来说,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其次,道德行为是对利益关系自由选择的结果,表现着人们行为选择的自愿和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