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什么叫养成教育?古今中外还没有人表述过。1993年12月,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在中国伦理学会召开的“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研讨会”上,要求理论工作者研究现实生活中道德的形成,提出了“养成教育”这一概念。为了让人们了解养成教育,使养成教育社会化和科学化,本文就“养成教育”这个新概念进行粗浅的剖析。 养成教育是一种行为规范的教育,它要求教育对象按照行为规范的要求,自觉地养成一种优良习惯;养成教育的侧重点在于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礼貌的培养,它要求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塑造完美的人格;养成教育是一种定向的培养,它根据特定社会的要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加强管理,认真贯彻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严格校规校纪,加强良好校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这里明确地提出了对大学生加强养成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王冬云 《理论界》2002,(3):50-52
自身教育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为受教育工作者自觉意识并形成自觉行为的有效措施,它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条件和动力。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我教育一般是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因而,对它的研究和重视并不是足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自我教育的过程一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使自我教育成为自发教育、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一般规律,决定了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探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机制,就是强调教育者在学习者自我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既要关注学习者主体自我教育的内部过程,又要研究影响自我教育的外部因素。把握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关键点,遵循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基本原则,不断探索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自我─—自爱─—自我教育鞠静兰,刘艳君学生的自我教育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条件或内部动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上的,它要求学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这是自我教育的基本要求。不能进行自我反...  相似文献   

6.
应高度重视大学生道德素质养成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素质养成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当今世界新科技层出不穷 ,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朗 ,对人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高度重视大学生道德素质养成教育 ,真正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正在进行有步骤的改革,对马列理论课的学科体系进行合理调整,对教师普遍要求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都是重要措施。本文拟就马列理论课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高教书育人效益,作一粗略探讨。 一、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势在必行 在高等学校马列理论课教学中,把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作为教书育人的基本立足点,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自我教育是德育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必须引起重视并加强研究。教育与自我教育,一为外因,一为内因,教育通过自我教育起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般说来,学龄期以前的儿童,还谈不上有真正的自我教育能力,他们的心理与生理条件还不成熟。但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发展起来,它是正确地施加教育影响,经过长期潜移默化产生的结果。要在积累了一定的道德生活的经验,在教师、家长、社会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作出评价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要求的心理定势。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又促使他们能更好地吸取教育的影响,以增强教育的效果。正确处理好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是增强教育效果的关键之一。自我教育还是德育的目的。德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要求自己,自我激励,自我改造,教育的任务归根到底要靠自我教育来完成,靠自我教育来体现其效果的。离开了自我教育,不仅难以完成德育  相似文献   

9.
学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辩证统一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学风建设的导向与动力,为学风建设提供了动力支持和思想保障。学风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和抓手,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平台。二者有机结合的实现,关键在于学术诚信与大学生诚信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教风建设与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有机结合、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一、自我与自我教育 什么是自我?自我不是单纯的自然之躯,不是独一的心理现象之和,不是储存知识之库,不是纯粹精神之体,也不是恒定唯一的社会角色。自我是我之躯体、心理、知识、精神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新形势下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提高德育效益,笔者针对“80后”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进行了问卷抽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80后”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具有矛盾性,并分析了道德认识矛盾性的原因,重点从三个层面提出提高德育效益的途径:第一,社会层面,重构社会高层价值体系;第二,学校层面,要树立全员育人的大德育观念,内容要具有可接受性,方法上要加强情境性教育、体验性教育;第三,大学生要注重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中,传统道德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撼动,并因此出现了断裂,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作为近代中国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修身科应运而生。从臣民的教化到国民的培养,从个人私德的修炼到国民品性的完善,从传统的教化灌输到学生本位的课程教育,在修身科的这一历史嬗变中,传统德育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却未彻底实现,因此在国民塑造上也仅是缺位的启蒙。  相似文献   

13.
儒家教育思想虽然已经失去了支配教育的主体地位,但其精神教育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道德信念坚守、理想人格塑造以及其教育途径和方法,仍然对当代大学生精神教育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泛政治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抓住时代特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 ,以道德社会化为主干 ,建构以核心价值观及健全道德人格培育为重点的德育内容体系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 ,加强社会实践 ,针对青年社会化过程的隐忧采取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德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要完成这项任务,在德育工作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高校德育目标,更新高校德育内容,即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6.
论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中介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曾繁仁 《齐鲁学刊》2003,1(2):85-88
美育在当代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中介作用 ,具体表现在对审美世界观的培养、文化的养成 ,对德智体其它各育的渗透和协调 ,对人文精神的补缺与弘扬 ,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引导以及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等许多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是中国封建社会主观唯心主义德育思想的集大成者,科尔伯格是当代西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从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及儿童教育思想特色等方面比较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我们挖掘传统德育资源,合理借鉴西方先进德育理论、增强道德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生态性功能注重"人—自然一社会"的和谐统一,强调受教育者生态伦理、生态人格、生态智慧和生态保护能力的培养。这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是有机契合的,是高校德育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构建高校德育的生态性功能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指导,从理论教育、环境熏陶和实践养成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道德教育人性化的实质是从人性出发、从人的生存状态出发培养人的德性。现代社会,共生性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要特征。共生关系是共同体与个体的统一。所以,当前我国高校德育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学生共同体意识和个体意识的培养,这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德育人性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论儒家伦理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从人的成长与塑造、社会的安顿与治理方面凸显了伦理教育的地位、作用与价值,并从德教与文教的角度较好地论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行忠信”、“明人伦”、“隆礼贵义”等理论,主张从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和个人道德品质德性方面进行培育熏陶,通过“因材施教”、“教养结合”、“慎言敏行”、“寓情于理”等方法,以实现《大学》中所提出的“明明德”、“新民”和“止于至善”的目的。儒家关于伦理教育的理论,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是可以为当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和伦理教育服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