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5146”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印发〈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湘政办发[2012]72号),批准实施《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构建大湘西“125146”的旅游空间发展新格局,即“一个龙头、两个中心、五大支撑城市、一条廊道、四条精品旅游带、六大旅游板块”,着力建设张家界旅游龙头、凤凰和良山两大旅游中心,依托张家界、常德、吉首、怀化、邵阳五大区域中心城市,构建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黄金走廊,形成大湘西世界遗产旅游带、沅水山水民俗景观带、沪昆高速民俗生态旅游带、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带四条精品旅游带,打造张家界奇山异水遗产、大桃花源山水田园休闲度假、湘西文化生态风情、怀化古城古镇古村、大赵山原生态文化、中华瑶乡民俗文化等六大旅游板块。  相似文献   

2.
田开春 《民族论坛》2013,(7X):28-32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对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区。从湖北、湖南两省的旅游发展战略以及张家界市旅游资源丰度和旅游发展趋势看,张家界市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是大湘西和鄂西两大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协作连接关键点,在推进湖北、湖南两省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促进旅游产品、产业转型升级,建成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生态文化旅游地处于先行位置。张家界市旅游综合改革先试先行的突破口就是在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前提下,打造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带动武陵山片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对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区。从湖北、湖南两省的旅游发展战略以及张家界市旅游资源丰度和旅游发展趋势看,张家界市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是大湘西和鄂西两大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协作连接关键点,在推进湖北、湖南两省生态文化旅游圈协作,促进旅游产品、产业转型升级,建成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生态文化旅游地处于先行位置。张家界市旅游综合改革先试先行的突破口就是在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前提下,打造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带动武陵山片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超 《中国民族》2010,(4):57-59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为恩施州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恩施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支撑,得益于生态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优美和丰厚。在抓住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机遇、加快恩施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各景区如何立足于自身资源,做好相应的文化开发,对景区建设乃至整个恩施旅游发展都至关重要,人文景观必须依托恩施人文文化,以让游客听得清、看得见、能体验为目标取向,着力将恩施人文文化的说头变看头、亮点变卖点。  相似文献   

5.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就是以生态保护为主旨,以文化旅游为抓手,以绿色生态产业为支撑,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对省情高度洞悉的基础上,为实现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的  相似文献   

6.
2008年,恩施市以高分入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踏马飞燕"的标志将落户恩施。2009年,恩施旅游成为全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增长极。恩施市"三张名片"之一的恩施大峡  相似文献   

7.
宗荷 《民族论坛》2009,(4):24-25
3月30日,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高峰论坛在常德举行,张家界、湘西、怀化、邵阳和常德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区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5市州将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赢,平等协作,共同发展的宗旨,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共同打造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区。  相似文献   

8.
正湖南省人民政府对《关于〈湖南省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20年)〉》作出批复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对《关于〈湖南省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20年)〉》作出批复。批复明确:一是确定罗霄山片区为我省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要阵地之一,将其建设成为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红色文化旅游与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特色农业和稀有金属深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9.
在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从2008年起全力打造宜昌、恩施、神农架等8城市组成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湖北旅游产业。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恩施不仅具有森林覆盖率高的绝对优势,而且独占生态多样性和独特性;不仅有别于其他地区文  相似文献   

10.
正《民族论坛》:198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要对文物古迹集中的小镇、村落进行保护。随后,各省就开始了历史文化名镇的命名工作和古镇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如今,古村镇旅游已经成为一大热点。湖湘大地历史悠久,古代城镇和村落资源极为丰富,大湘西地区尤其突出。请问大湘西古村镇旅游发展的现状如何?高扬先:大湘西境内古村镇资源众多,境内分布着诸多特色古村镇、百年老宅及特色古民居。目前已  相似文献   

11.
点击·时评     
<正>大湘西5市州旅游联盟不只共度"寒冬"3月30日,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高峰论坛在常德举行,张家界、湘西、怀化、邵阳和常德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区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5市州将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赢,平等协作,共同发展的宗旨,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共同打造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区。  相似文献   

12.
打破界限,优势互补,合力营造大湘西旅游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湖南西部(包括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历史上称大湘西)旅游产业一体化,是把湖南建设成旅游大省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我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大湘西旅游产业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推进大湘西旅游产业一体化,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整合大湘西的旅游资源,统一这里的旅游市场,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打造大湘西旅游产业的整体品牌,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湖南西部地区的主导产业。大湘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景点景区集中,互补性强,品位很高,推进西部旅…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是加快湘西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打造湘西旅游品牌和精品,对于实现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立 《民族论坛》2013,(6):43-46
正2009年年底,湖南召开了首次全省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并出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意见》。之后,2010年出台的《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中又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湖南将构建民族文化、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保护、大利用"的长效机制,整体规划建设湘西文化生态保护区。2012年,《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发布。这一系列的举措表明了湖  相似文献   

15.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惟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本土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流传下来的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借助鄂西生态文化旅游这个平台,展示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使本土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笔者认为,发展恩施州生态文化旅游,应做好民族文化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6.
聚焦湖南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6月29日,湘西地区开发工作会议胜利召开,随着《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出台,一个关乎三分之一个湖南的发展计划横空出世,由此拉开了湖南西部大开发的序幕!未来5 年,全省将投入1140 亿元,支持湘西地区支柱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和发展社会事业,力争2008 年使7.08 万平方公里的湘西地区实现总体小康。曾经遥不可及的目标,而今是那么清晰地摆在眼前,我们甚至可以听见小康走来的脚步声。 湖南吹响西进号角6 月28 日至29 日,烈日当空,但阳光炙烤下的湘西地区却凉风习习。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  相似文献   

17.
2010年8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的容美屏山土司文化园、满山红纪念园、五里坪老街保护与开发、走马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董家河景区、溇水——江坪河生态旅游景区等6个项目被湖北省委、省政府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相似文献   

18.
对于湘西地区行政区划改革的问题,早在2000年,中南民族大学石宗仁就撰文从湘西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提出撤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区,把酉水以北的土家族聚居县(指龙山、永顺、保靖)划归张家界管辖,把酉水以南的苗族聚居县(古丈、花垣、吉首、凤凰、泸溪)划归怀化管辖;近年,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罗维庆则从大湘西自然地域及行政区划的历史考察角度,提出保留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名称,将湘西自治州并入张家界市,以张家界为首府,认为合并后两地的旅游资源就可重组整合,统一经营,形成以张家界为龙头,以凤凰为龙尾的旅游黄金线;同时以吉首为中心发展工业,也能解决张家界市经济单一、工业落后的状况。意见的孰是孰非有待各方考证与时间检验,但学者的探索精神无疑都值得尊重。今天我们摘编鲁明勇老师《基于旅游效应的湘西区划调整》文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湘鄂渝黔边区旅游合作的博弈"研究阶段性成果),希望能抛砖引玉,请更多的人为大湘西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9.
桂林旅游发展新方向:漓江流域旅游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本完成城市大改造赢得新的旅游发展空间之后,桂林旅游下一步的发展战略目标应当是通过旅游资源的整合形成漓江流域旅游圈.漓江流域旅游圈是以桂林市为中心,以漓江流域为辐射纽带而形成的区域旅游系统层次架构.构建漓江流域旅游圈要从战略的高度从生态旅游、特色创新、基础设施、民营投资等方面去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杨专  李立 《民族论坛》2012,(9):47-50
看过2012央视龙年春晚的观众,一定记得这样一个节目:瑶琴声声的吊脚楼前,阿哥阿妹互诉衷肠,风情万种的舞蹈与妙趣横生的杂技完美融合……除夕夜的春晚舞台,伴随着国家一级演员、“民歌小天后”湘妹子雷佳的倾情演唱和著名舞蹈演员沙呷俊男的精彩表演,一个别具意趣的民族舞蹈《追爱》让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拍手叫好。这个叫《追爱》的精彩节目原名《追爱相思楼》,其原型来自于张家界市魅力湘西艺术团创作表演的大型歌舞诗《魅力湘西》中的一个片段《爬楼》。《魅力湘西》自2010年在张家界上演以来,受到广泛好评,被评为全国旅游文化重点项目和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