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短话     
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王岐山参加某省代表团审议。他发言结束后,该省省委书记总结发言。王岐山要求"讲短点儿",这位省委书记回答:"可能短不了。"王岐山指着他手中的稿子说:"我刚才又没稿子,你怎么知道并事先打印出来那么多呢?这不是形式主义么?你  相似文献   

2.
侯爱兵 《领导文萃》2011,(11):116-118
2010年7月29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主持召开本年度第二次"国家优先发展项目落实会议"。会议开始前,梅德韦杰夫专门提醒"请大家发言都简洁一些"。但是,地区发展部长维克多·巴萨尔金在发言时,似乎忘记了总统的"提醒",他长篇大论式的工作汇报,一口气讲了10分钟。巴萨尔金汇报一结束,梅德韦杰夫就说:"老实说,我对这样的报告讨厌至极点了。  相似文献   

3.
侯爱兵 《领导文萃》2014,(23):47-50
正有一次,世界各国的俄罗斯问题专家齐聚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他们座谈,当谈到俄罗斯的腐败问题时,普京给大家讲了一个笑话:"儿子该服役了,父亲问兵役局的将军:我儿子能成为将军吗?将军回答说:当然可能,每个士兵都有可能成为将军。父亲又问:那我的儿子可能成为元帅吗?将军说:不可能。父亲问:为什么?将军回答说:因为元帅已经有儿子了。"说毕,大家都笑了起来。普京的"笑话",不仅有力鞭挞了俄罗斯的裙带腐败,  相似文献   

4.
《决策咨询通讯》2005,16(4):70-71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顾问团第四次全体会议暨2004年年会,总结过去一年大家所做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刚才,杨钢同志作了2004年顾问团工作报告,采明同志宣读了2005年工作要点供大家讨论,一些专家作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一次聚会,得知我当了班主任,朋友给我讲了一则故事.是关于一个母亲参加了三次家长会的经历.第一次,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孩子可能有多动症,你最好带他上医家院看看."回家的路上,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进步很大."第二次,小学家长会上,老师说:"你儿子排名全班倒数第二.  相似文献   

6.
各位顾问,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顾问团第四次全体会议暨2004年年会,总结过去一年大家所做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刚才,杨钢同志作了2004年顾问团工作报告,采明同志宣读了2005年工作要点供大家讨论,一些专家作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小幽默5则     
<正>天赋"大夫,我担心我的丈夫病了。有时候,我跟他讲了半天的话,他竟然连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这不是病,夫人,"医生钦佩地说:"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天赋。"  相似文献   

8.
一次聚会,得知我当了班主任,朋友给我讲了一则故事。是关于一个母亲参加了三次家长会的经历。第一次,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孩子可能有多动症,你最好带他上医家院看看。回家的路上,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  相似文献   

9.
正余世维在《职业经理人常犯的11种错误》中讲过一个案例。他家里请了一个阿姨,他很少开口提要求,阿姨都做得清清楚楚。有一次,他要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就跟阿姨交代说:"小吴,我的那个皮鞋要好好擦一下。""晓得了。"小吴说。到了早上,余世维又问了一遍:"皮鞋擦了没有?"小吴回道:"已经擦好了。"并忍不住补充:"余先生,以后你安排我做事情,请只讲一遍就好了。我什么时  相似文献   

10.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3,(7):63-63
中央八条公布后,三类人心情忐忑,前途未卜:一是只会念稿并只会讲假大空和长套废的人;二是靠形式主义活着的人;三是不发言和发不好言的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莫言在"诺贝尔圣徒"与"乡愿作家"间挣扎。莫言以故事代替观点,显然是一种聪明的策略。他的难题,也是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问题。我理解他在文学和政治间走钢丝的苦衷。但不希望莫言式的个人策略,会成为下一代作家的普遍榜样。这不是中国文  相似文献   

11.
哈益明 《领导文萃》2012,(23):58-62
周恩来能喝酒,但往往只有在高兴的时候才喝,偶尔也有心情不佳时的应酬。周恩来饮酒一般很有节制,经历过无数酒宴,喝醉酒的时候很少,且都发生在他心情愉快、情绪极佳的状态下。一周恩来第一次喝醉酒,是在他与邓颖超结婚的大喜日子里。邓大姐后来对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起这件事,笑着摇摇头感叹说:"从那天起,我才知道总理能喝酒;也是从那天起,  相似文献   

12.
盲从于上司     
有一次,拿破仑自得地对他的秘书说:"布里昂,你也将永垂不朽了。"布里昂迷惑不解,拿破仑进一步说道:"你不是我的秘书吗?"意思是说布里昂可以  相似文献   

13.
一次聚会,得知我当了班主任,朋友给我讲了一则故事。是关于一个母亲参加了三次家长会的经历。第一次,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孩子可能有多动症,你最好带他上医家院看看。“回家的路上,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  相似文献   

14.
<正>一位经济学教授问他的学生: "有一个商人,他要运一批黑色的衬衣到非洲去卖。你们想一想,他这一笔买卖的成本该怎样算?"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要算运输费,有的说要进口税……等大家静下来,教授正色道: "我问你们,谁看见过曼德拉穿黑衬衣?"学生们面面相觑,原来气候炎热,太阳光照射强,谁穿上黑色衬衣,皮肤就会灼伤。教授叹了口气说: "无知才是最大的成本。" 成本有两种,一种是上面学生们讲的经营成本,另一种是教授讲的成本,即机会成本。有人说,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成本"的角度去看。比如经济工作中的决策成本,表现在资源配置、产品开发等方面;比如道德成本,表现在诚信、公平等方面。由于资本的趋利性,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具有作  相似文献   

15.
刘克亚 《领导文萃》2014,(4):100-101
正亥尔波特讨厌做重复的事情,他喜欢创新,喜欢挑战别人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有一次,我们路过一家奔驰车的卖场,他看好其中的一款,非常喜欢,然后指着那辆车"诡异"地冲我说:"克亚,你看到了吗?那辆奔驰车售价7万美金,但我准备用5万美金开回去。"我有些吃惊,觉得他简直是异想天开,因为奔驰车是不打折的。我摇摇头:"这不可能。"他嘿嘿一笑,笃定地说:"你看吧,他们会在一个月内让我把车开回去。"后来他写了一封信给奔驰卖场的老板,言辞诚恳地说:"我  相似文献   

16.
戴旭 《领导文萃》2012,(14):98-100
前不久我曾参加了一个论坛,举办方当时邀请了60多人,号称是中国战略界的精英,那天我本该在下午发言,但听了他们上午的发言,我忍不住就把话筒抢过来了。几乎所有人都在讲,我们的GDP已是世界第三,很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说我们再忍10年,就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GDP大国,到那时,我们中国说话就算数,就可以扬眉吐气了。我说:"这个  相似文献   

17.
<正>1949年11月,熊向晖接到周恩来的邀请,来到中南海。当他走进勤政殿时,看见张治中、邵力子、刘斐等原国民党高级官员也在里面。这些人见熊向晖走进来,惊诧莫名,张治中问:"这不是熊老弟吗?你也起义了?"周恩来哈哈大笑,说:"他可不是起义,他是归队。"当时谁也不曾想到,周恩来的宴请其实是一着妙棋——启动熊向晖向蒋介石发起攻心战,节奏、火候掌握得分毫不差,恰到  相似文献   

18.
《管理科学文摘》2000,(2):35-37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他对我国导弹航天事业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但钱老一贯反对别人说他是什么"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之类的话.他说:"说这种话的人都不了解我们的导弹是怎么搞成功的,卫星是怎样上天的.那不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量项成千上万人的事业."至于说到个人,钱老说:"我只是恰逢其时,做了我该做的工作."那么,钱学森在我国导弹航天事业中做过些什么呢?笔者不可能在这篇短文中全面评价他的功绩,仅以钱学森在导弹航天事业中的几件事奉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9.
河之洲     
《领导科学》2012,(6):32-33
都不喜欢被否定有一次,松下幸之助对部门经理说:"我个人要作很多决策。实际上,只有40%的决策是我真正认同的,余下的60%是我有所保留或我觉得过得去的。"经理觉得很惊讶,假使松下幸之助不同意,大可一口否决。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的一个特点是牺牲个人、维护组织,这个特点表现得非常明显。那么周恩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尼克松对他有一段评价。尼克松20世纪70年代初访问中国,多次与毛泽东、周恩来有过接触。尼克松说:“毛泽东是一团烈火,周恩来是一个控制火势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