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戴平万是“左联”时期一位有过一定影响的广东籍作家。“左联”成立之前,他是“太阳社”的主要成员,和蒋光慈、饯杏邨(阿英)、杜国庠、洪灵菲等一起出版《太阳月刊》,创办《我们月刊》,并在党的领导下,参加有关“左联”的筹备工作。“左联”成立以后,他积极投身于左翼文艺运动,是“左联”机关刊物《拓荒者》的撰稿人之一。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年,他先后在《太阳月刊》、《我们月刊》,《新流月报》、《拓荒者》、《海风周报》上发表了二十多篇小说和译作,还撰写介绍外国革命作家的论文,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出路》、《都市之夜》、《陆阿六》,中篇小说《前夜》和《荔清》,被当时的评论界誉为新兴文学的花蕊。他的小说《陆阿六》,还作为“左联”时期的优秀作品译成日文介绍到日本去。一九三○年以后,他主要从事其他革命活动,创作较少,但也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团体,一九三○年五月二十日成立于上海。半个世纪前,它与左联等组织共同加入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简称文总),为促进左翼文化和左翼文艺运动一起并肩战斗。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从事革命文化运动的进步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感到需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我们今天召开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活动积极分子表彰大会,议程有两项:一、传达在上海举行的纪念中国社联成立五十五周年活动的情况,以及华东六省一市社联二次协作会议的精神;二、表彰我省社联学会活动积极分子。现在社会上不大了解我们社联,一般人总以为社联是在新中国建立后才有的。其实,中国社联已经成立五十五年了。中国社联是在一九三○年五月二十日在上海成立的,比左联只晚两个多月,是左联的姊妹团体,都是我们党领导下的革命群众组织。中国社联的全称是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她的成员大都是当时著名的社会科学家,也有追求革命,学习社会科学的同志。胡乔木、许涤  相似文献   

4.
殷夫烈士以杰出的无产阶经革命诗人为文学工作者所熟知。实际上,他和许多爱好文学的革命家一样,以其主要精力从事革命的实际工作,仅以一部份时间参加革命的文学活动。在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的白色恐怖之下,革命工作者为了秘密工作的需要,不能不用各种化名进行革命工作和文学活动,有时即使在一起工作的同志也往往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五年下半年,左联驻莫斯科革命作家联盟代表肖三同志根据王明指令给左联写了关于解散左联、另组新团体的信。这是研究三十年代中期文艺战线两条路线斗争的一份重要资料。这封信原件没有保存下来,现在看到的是许广平同志的手抄件,落款日期为“一九三五年八月十一日”。长期以来,许多研究著作在提到这封信写于何时时都依据这个日期。其实,这个日期是搞错了的。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二日,鲁迅给当时担任左联行政秘书的徐懋庸写了一封信(见《鲁  相似文献   

6.
张一悟同志是甘肃最早的共产党员,是甘肃人民的忠实儿子。二十年代初,他就从事革命活动,积极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寻求革命真理。一九二四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甘肃从事革命工作,对当时甘肃党的建立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我省的传播贡献很大。一九二七年,为反对蒋介石背叛革命,他和刘志丹、谢子长等同志一起参加领导了著名的渭华起义;革命失败后,立即转入地下活动,继续坚持对敌斗争,时任中共三原县委书记。一九二九年赴上海参加党的会议,因病滞留北京。一九三二年三月,在山东遭国  相似文献   

7.
德国工人哲学家。从小在制革厂做工,以后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1848年革命后,被迫流亡国外,先后在美、俄两国侨居。除工作外,一生刻苦自学,独立地研究了许多哲学问题。从事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写作,得出了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8.
蒋光慈与"左联"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文学与革命的现象。蒋光慈有一个"革命加恋爱"文学史创作模式的话题,更有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革命团体的主要发起人之一的重要角色,他又是提出退党被"左联"正式开除的作家。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很少谈蒋光慈与"左联"的关系,纪念"左联"时也都回避蒋光慈的特殊贡献。本文试图简略地厘清蒋光慈短暂的人生和革命经历及创作道路,尤其寻踪作家与"左联"同生共存的人与事点滴细节,还原历史既是社会的存在又是一种意识的存在。文学与革命的纠缠中的常态与非常态呈现了蒋光慈与"左联"之关系;无论是文学家的蒋光慈还是革命姿态阶级斗争的"左联",面对一个历史的过程都有着"是我、非我、真我"的身份认同和精神困惑。我如是观。  相似文献   

9.
<正> 三十年代初,耶林在致丁玲的信中说:“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看到很多青年(自然是好青年)在很努力地写文章,在尝试一些新的技术,……回头看一下,我们觉得只有白莽好些,可惜牺牲了!”白莽就是大家熟知的“左联”五烈士中的殷夫,殷夫主要是一位从事工人运动的革命者,为了宣传群众和组织群众,以写红色鼓动诗而载入中国现代文学史册。革命经历和文学成就同殷夫大体相似的耶林,在“左联”成立前后,主要是一个党的地下秘密  相似文献   

10.
“社联”,是个具有革命光荣传统的组织。它原名“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的重要的群众团体之一,成立于一九三○年五月二十日。一九二八年以后,以上海为中心兴起了左翼文化运动,“社联”这个战斗组织在当时白色恐怖下成立。它的活动史料留下来的并不多。关于它创立的经过,在鲁迅先生主编的“左联”刊物《新地》上作过如下的介绍:“……一般从事运动的社会科学家,早就感觉到有统一战线,在马克思主义旗下扩大运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左翼文学的产生是一种国际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海珠 《学术研究》2006,(8):125-131
中国“左联”的成立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是在国际大背景下发生的。1930年,“左联”成为“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中国支部。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而最直接的原因还在于:中国“左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艺组织,中国共产党受命于第三国际的领导。由第三国际倡导并成立国际性的作家团体,促使在中国也成立相应的组织,这是非常重要的组织指导系统。而中国本身也具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星星之火,鲁迅和茅盾在这个组织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34年以后,“左联”和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联系已经中断,交流和指导非常困难,但有文献材料证明,这时“左联”和国际的联系改为由“文总”出面。总之,中国左翼文学的产生是一种国际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一  广西右江地区位于广西西部 ,以百色为中心 ,包括奉议、恩阳、恩隆、思林、果德、平治、东兰、凤山、万岗、凌云、乐业、隆林、西林等县。该地区交通不便 ,自然条件很差 ,居住着汉及壮、瑶、苗、彝、仫佬等少数民族 ,是广西有名的贫困落后地区。   192 9年 12月 1日 ,以张云逸、邓小平 (当时化名邓斌 )等人为核心 ,利用当时广西有利的革命形势 ,成功地在广西百色发动起义 ,并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及右江苏维埃政府。百色起义的胜利是与右江党组织的建立并不断发展壮大分不开的。 192 6年 5月 ,余少杰受广西党组织指派到右江恩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提出文艺大众化的,恐怕就要算左联了。左联成立之后,就将文艺大众化作为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左联执委会认为:“只有通过大众化的路线,即实现了运动和组织的大众化,作品、批评以及其他一切的大众化,才能完成我们当前的反帝反国民党的苏维埃革命的任务,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①因此.几乎与左联成立同时,左翼作家就在《大众文艺》上发表了一组文章,讨论文艺大众化问题,此后,又曾展开过第二次讨论。这是因为“大众化”与左联成立的目的,左联认为的艺术方向、服务对象等是紧密联系在一…  相似文献   

14.
林块平教授自1927年在他的家乡广东省台山县中学读书时发表小说以来,从事文艺工作已经有六十年的历史了。这六十年中,他在上海参加过“左联”,也参加过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学生运动,因遭到迫害,不得不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主持东京“左联”支部的工作。留日归来,他就在高等学校从事文学教学工作,先后出版了《文艺的欣赏》、《活的文学》、《抗战文艺评论集》、《文学论教程》、《文学概论》等著作,并且写了几百万字的小说、散文、诗歌、政论以及文艺评论文章,还翻译了不少国外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的评论及美学著作。在他过了七十岁以后,他还亲自动笔并且指导他的研究生于一九八二至一九八三年编写了《文学概论新编》一书(二十七万字,已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又亲自校译  相似文献   

15.
张剑 《齐鲁学刊》2012,(3):137-142
由于中国现代文学与政治之间的特殊关联,革命文学与左翼文学两个概念在主流文学史的阐释框架内被不断追加与重写,导致概念内涵不断扩容与泛化。从原初内涵看来:"革命文学"指的是左联成立之前未被组织化的革命作家在当时社会情境下对革命的一种自觉、主动的文学反应;"左翼文学"指左联成立至解散这个期间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及其同路人作家反抗国民党政权文化围剿的文学实践。这样的界定既考虑到了革命文学提倡的阶段性、复杂性,又指出了左翼文学的质的规定性,同时将其与延安文学、社会主义文学、文革文学等概念区别开来。对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概念的厘定不仅是为了推进左翼文学研究,也试图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概念定位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1933年间,北平相继出现了两种大型文学杂志《文学杂志》和《文艺月报》。体裁与内容相似的这两种公开杂志之间有何关系?关于《文学杂志》,据当时左联负责人员陆万美的证言,它被当做了北方左联的机关刊物。但朱正以王志之在其《鲁迅印象记》里所描写的该杂志发刊筹备的情况为证据,主张它不是左联机关刊物。我再三慎重斟酌两种杂志的内容以及两位论者的主张,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与朱正的主张相反,我认为《文学杂志》的产生是北方左联在纠正"关门主义"的过程中所做的实践之一。但这个富有重要意义的尝试也被文总(即指导左联的上级机关)视为"右倾化"的产物而拒绝了。负责开展左联活动的潘漠华、陆万美等人受到批判,左联又改变了方向。《文艺月报》是在文总的指导下以北平社联的负责人员为中心创办的刊物,它是在推动北方左联全体走上"左倾"路线起了很大作用的一种杂志。  相似文献   

17.
时代变迁与哲学范式转换——从革命的哲学到建设的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庆祥  张艳涛 《北方论丛》2007,4(1):115-120
任何哲学都是内容(时代精神)和形式(哲学形态)具体而历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例外。革命视野和建设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两种不同的哲学范式。厘清从革命的哲学到建设的哲学的内在发展逻辑,梳理从革命范式哲学到建设范式哲学转型的历史方位、主要内容、理论难点及应对之策,对于弄清马克思所开辟的哲学道路的真实含义,对于正确评价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无疑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对左联的领导到怎样一个程度,这是一个问题.本文认为党对左联在政治活动上的领导是有一定实效的,但对左联是在党的直接领导下成立的这一通行说法表示怀疑.由于当时党并没有建立起领导和管理左联的强有力机制,党组织对左联作家的约束相对较弱,所以对左联的文学活动和作家的写作的领导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直接和严密,左联作家的写作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场域中展开.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孔狄亚克逝世二百周年,兹撰此文,以资纪念。 一 十七到十八世纪,欧洲发生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制度的革命,而“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变革的前导”(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唯物论者是法国大革命的先驱。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更坚决地贯彻了唯物论的路线,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机械唯物论中最彻底的形式,是当时最先进的哲学派别,在唯物论发展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和重大功绩。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左联”在党的领导下,向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它配合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革命军事“围剿”,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文化“围剿”。以鲁迅为首的一大批革命和进步的文艺工作者,在反帝反封建反国民党的斗争中,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上海是最早成立“左联”的基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自一九三○年三月二日在上海成立后,同年九月十八日在北平也成立了北方“左联”,以后天津、保定、唐山、太原、济南、武汉、安徽以及日本的东京,也都建立了“左联”的组织,有的称分盟,有的称支部或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