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宗教信仰一旦失落,人性就会发生异化,人们就会变得虚伪、冷漠和残暴,导致道德败坏,世风不古。出现这种局面人们势必受到上帝的惩罚,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从而以死亡而告终,以便获得救赎。暴力、死亡、救赎构成了作品的三部曲。奥康纳试图以暴力警醒世人,以死亡为代价,以救赎为目的,使人们从精神荒原中走出来,重拾逐渐逝去的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美国南方社会面临着严重的道德危机,南方作家将批判的矛头对准社会和家庭的伦理道德。南方女作家奥康纳从一个独特的非理性视角塑造大量的宗教狂人,这些狂人们以改善堕落的道德为初衷,以自身的体验为方式挑战虚伪、冷漠的上帝;他们的基本特征在于:反上帝、暴力和道德先锋,在疯子们的畸形之躯里埋藏着坚定而美好的乌托邦式理想。他们的道德理念以及疯狂行为折射了作者对南方社会和宗教信仰的认识: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只能是个无政府主义者或疯子。  相似文献   

3.
奥康纳在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冷酷无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性是扭曲畸形的.宗教不再是人们的精神支柱而是一个虚幻的海市蜃楼。许多评论家认为奥康纳自身的善恶观也是极其扭曲,所以称之为‘‘邪恶的奥康纳”。但她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并非是颠倒黑白的善恶观而是希望人们能够正视自己内心的邪恶。她通过描写暴力的方式警...  相似文献   

4.
5.
玛丽.弗兰纳里.奥康纳是二战后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南方女作家之一。她的短篇小说情节生动怪诞,却常以暴力和死亡结尾。以往对其作品的评论多集中于暴力,将死亡作为暴力的结果一带而过。笔者试图通过对不同小说人物死亡情境的分析,从叙述模式、场景设置及象征意义三方面来考察小说中的死亡主题,并结合其宗教信仰、南方背景及人生经历所决定的独特生死观来阐述。  相似文献   

6.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与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因独特的双重文化经历创作了《群芳亭》和《野草在歌唱》。《群芳亭》通过中国吴太太在意大利传教士安德雷的宗教救赎中走向新生的故事,表现了异质文化融合的可能与希望。《野草在歌唱》通过南非白人玛丽被黑人男仆摩西杀害导致人性救赎失败的悲剧,展示了异质文化的冲突。不一样的救赎:宗教救赎与人性救赎都表达了两位作家对异质文化之间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和谐共处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影响了西方学术界对暴力与宗教问题的思考,相关讨论主要围绕二者的关系展开,在对殖民主义结构暴力、族群冲突群体暴力、抗争政治集体暴力以及恐怖主义极端暴力等分析中,学术界充分考虑了宗教要素。西方学术界对“暴力”和“宗教”范畴的界定及二者关系的判定具有特定学术语境,宽泛的概念界定模糊了暴力与宗教的外延,也为考察暴力与宗教建构了广阔的政治、权力框架和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8.
马奇梅因勋爵,塞巴斯蒂安和朱莉娅是英国二十世纪经典作品《旧地重游》中的三个重要角色,都经历了在宗教上从挣脱到被救赎的心理历程,但是救赎的过程包含着对宗教的讽刺和批判。  相似文献   

9.
作为文化现象的"朱湘之死"的现象学阐释可能有多种,但主要与四个方面紧密相关融注了边缘、焦虑、精美、悲剧的文化身份;诗与人的清醒悖逆;"救赎诗"的自觉营构与乌托邦话语;"诗的救赎"的自为献祭."朱湘之死"是一种"理性死亡",也是一种"意向死亡",最终完成了诗人朱湘从"救赎诗"到"诗的救赎"的诗学之旅.  相似文献   

10.
对暴力和死亡的叙述构成了余华先锋小说创作的主要特色.这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中国社会和历史无处不在的暴力现象以及暴力的深层精神结构和运作机制.但其虚无主义创作精神使其过分的迷恋暴力的激情、死亡的灿烂,批判历史与现实的暴力的力度就此被稀释.  相似文献   

11.
"宗教无小事"。宗教一直同复杂的社会政治斗争和民族关系交织在一起,宗教往往使一个民族具有特殊的凝聚力,但宗教往往同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的矛盾和冲突相交织,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产生重要影响。宗教在我国社会的存在与影响有着鲜明的特点,主要可以归纳为: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对死亡的思考,不仅是基督教文化的传统,而且是现代西方哲学各派,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所关注的问题。在二者的影响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试图通过拥抱死亡而超越死亡,以实现生命意义的不朽,安置现代人漂泊无依的灵魂,使其在形而上的意义上获得永生。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当代作家阿斯塔菲耶夫的小说充盈着很强的宗教意识.他把生态危机、战争灾难和社会问题看做人类破坏世界和谐的三宗罪,参与者定会受到惩罚.他指出,只有通过宗教的约束,实现道德和人性的改进,人类才能得到真正的救赎.  相似文献   

14.
徐法超 《肇庆学院学报》2012,33(4):11-16,32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势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结构和生命体验的模式,但人们对这一现象的态度和评价却往往是含混失序的。原因除了现实的社会文化环境的驱迫,和人作为有限的存在者的必然的瞻顾外,还在于人们在古典的、现代主义的和(尤其是消极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的审美观念之间的游移不定。为了克服这种含混,就要历史性地反省审美活动的本性,审查各种美学观念的合理性及其范围。而″审美暴力″这一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最能引发争议的现象,可以为这种反省提供例证和动机。  相似文献   

15.
深入研究宗教在我国的存在与影响,需要具体地剖析其存在与影响的基本方式,即正统宗教的正式存在与影响和民间宗教的非正式存在与影响。正统宗教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对外友好往来密切联系,发挥了广泛的积极的正式影响。而民间宗教则呈现出其非正式影响的秘密性、地位的弱势与充满生机并存。  相似文献   

16.
余华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文坛以来,对暴力与死亡的叙述构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而且在和读者阅读期待的冲突中体现出逐步向纵深处挺进的彻底性。这种倾向与余华的成长经历、从医生涯、阅读经验及80年代的社会环境有关。而暴力与死亡作为先锋作家借助文本寻找力量的隐喻,实是对新时期文学中人道主义精神过于泛滥和矫情的正本清源,也是对真正人文关怀的重新提倡。  相似文献   

17.
美国小说家安德森和奥康纳都是刻画"畸人"的能手,但他们刻画的畸人形象却有很大区别,在创作风格上截然不同.比较这两位作家在作品中所塑的畸人形象,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人物形象畸形心态的后面,有着不同的原因.安德森所批评的社会,是那个吞没了人类正常感情的社会,而奥康纳所揭露的则更多的是丑陋的人性本身.安德森在刻画人物时,融进了不少自已的个性,他在写别人的同时也在写自己;奥康纳想要描写的则更象是一个宗教寓言,表现出一种冷静而不介入的态度,作为旁观者从远处窥视着人生舞台上的一幕幕表演。   相似文献   

18.
死亡重击下的生命承担与温情救赎——余华《活着》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着》是余华创作转型后第一部描写温情对死亡和苦难的救赎的长篇小说,接踵而至的亲人死亡无疑带给主人公福贵极大的失落、痛楚和遗恨,但主人公最后仍然能安适地活着。这部作品说明了人与命运的关系在于承担,死亡重击的考验让生命更为丰厚、坚韧;人要好好地活着,才能获得生命的尊严和温情的慰藉,才能超越死亡,获得救赎。  相似文献   

19.
《麦克白》在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是一个异类,这主要是因为剧作家将一个窃国杀人者放到了主角位置。同时,该剧又使人感到崇高与庄严,这是由于在其深层理念上融入了死亡与救赎这一对主题,携带上了浓厚的宗教氛围。文章从死亡与救赎这一角度来评说《麦克白》的悲剧异质性。  相似文献   

20.
阿特伍德的《洪水之年》以现实主义基调设想了未来美国“技术滥用”与“资本暴力”相结合的后人类语境,凸显了晚期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张力,再现了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暴力与“公司警”统治的僵化所带来的物种灭绝与人类灭绝的生存危机。文章以生命哲学为视角,剖析了小说中的环保主义宗教组织“神之园丁”对传统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生态观的调整与矫正,指出小说借“亚当第一”的布道与园丁们的生态实践,批判晚期资本主义唯利是图与戕害生命的僵化本质。文章认为,小说颠覆了原教旨主义所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准则,写出了深绿色宗教的实施路径与内在机制,引导读者以“生存第一”和“敬畏生命”为原则,抵制资本暴力,尊敬所有生命的固有价值,以重返简朴、有益于生命的生活模式,保护人类与非人类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