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川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面貌和时代的认识比较模糊.本文通过与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和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相比较,认为通江擂鼓寨遗址和巴中月亮岩遗址受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影响较大,绵阳边堆山遗址受宝墩文化影响较大,广元张家坡遗址、邓家坪遗址则受到宝墩文化和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共同影响.宝墩文化和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在川东北地区的分布大致以嘉陵江为界.  相似文献   

2.
三峡地区环境灾害与减免途径研究彭珂珊一.三峡地区环境灾害类型(一)地质灾害危害严重1.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是三峡地区生态系统破坏最为突出的问题。水土流失面积已达70%,年侵蚀土壤总量1.6亿t,年输入长江泥沙0.4亿t,占长江年输沙量6.8亿t的6%...  相似文献   

3.
近 2 0年来 ,通过对三峡地区西周、东周考古调查和部分遗址的发掘 ,我们积累了大量丰富而又系统的实物资料 ,对三峡地区西周、东周时期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文章重点对西周、东周时期三峡地区的文化内涵、渊源及与周邻地区同时期文化遗存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揭示了这一时期三峡地区文化的多个层面。  相似文献   

4.
三峡地区两汉时期农业发展状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地区农业史研究近来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囿于文献和考古材料,目前研究成果还不多,汉代及汉代以前的研究更是薄弱.本文根据三峡地区考古发现及相关文献对两汉时期三峡地区的耕地、农具、农作物、水利设施等情况进行了探讨,认为汉代是三峡地区农业的第一次飞跃.促使这次农业大发展的原因主要有良好的气候条件、政府扶持、社会稳定和人员交流等.  相似文献   

5.
营堡是明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建安堡是陕北明长城诸营堡中较为典型的遗址,其位于陕西榆林市榆阳区大河塌乡建安堡村。遗址整体保存状况较差,主要病害为裂隙(缝)、片状剥蚀和人为破坏,此外还有掏蚀、冲沟和生物破坏等病害类型。遗址病害是在遗址自身因素与环境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遗址土的工程性质较差,因建筑工艺形成的裂隙和土中的夹杂物为其薄弱环节。环境影响因素主要为雨蚀、风蚀和人为破坏,其次为温差破坏、酥碱、冻融和生物破坏,病害发育普遍,保存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以可持续发展论指导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些年来历史文化资源遭到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由人类不当的经济行为造成的,大量表现为现代化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建设性破坏”,如最近中央电视台曝光的一批汉文化遗址(汉墓葬、汉碑等)被推土机铲平;95年围绕北京鲁迅八进湾故居是否被拆除引起的争论;杭州西湖景区建造高层建筑;云南石林旅游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造起了煤窑、灰窑;长达两年围绕究竟要不要抢救、保护南越·王宫署遗址所发生的纠纷等均属此列。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人们旅游方式、旅游认知、旅游趣味发…  相似文献   

7.
1998 年上半年, 上海大学考古队在三峡麻柳沱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地钻探和发掘, 获得了包括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骨器在内的文物15000 余片 (件), 其中完整和可复原器物170 件。同时还发现了罕见的东周建筑遗迹和清代洪水遗迹, 并首次在三峡地区清理出清代旱地农业耕作遗迹。这些重要发现不仅填补和充实了以往的空白和阙如, 而且还为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三峡地区的建筑史、农业发展史、水文变化过程、巴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等, 提供了大信息量的第一手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史前期土家先民哲学思维的萌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前期土家先民哲学思维的萌芽萧洪恩一考古学越来越证明,现今的土家族聚居区—一湘鄂};D交界地段,从来就是一个具有独特特色的古人类文化区域。新石器时代,在鄂西南及三峡地区的文化发展序列为:城背溪类型文化一大溪文化关庙山类型一屈家岭文化关庙山中层类型一石...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在三峡地区共发现地下、地上古文化遗址1300余处。又据现已公布出的部分地下古遗址、古墓葬发掘资料获知,从距今约200多万年前的“巫山人遗址”到明清时代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遗存都有发现。自1993年以来,在三峡地区共发掘出各类文物达80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7000余件。这些文物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中国人类起源、文明起源、文明形成与发展等提供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老区,概指建党后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亦称苏区)和长江胜利后建立的民主根据地(亦称解放区)。老区文化,自然是产生和隶属于这个区域内的各种精神态、物质态文化的总称。笔者认为它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革命遗址;(2)各种纪念馆,包括革命文物;(3)文学艺术:A、老区义学,如故事、传说和歌谣等民间文学,以及小说、诗秋等新创作;B、老区艺术:如红军、八路军歌曲、歌舞,以及其它曲艺唱词等;(4)石刻标语、石到文献。历史:辉煌与尴尬A、在中国革命中的意义老区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的一个组大部分…  相似文献   

11.
民间祭祀活动是展示信仰风俗的主要方式。三峡地区民间祭祀活动十分普遍,大致可以分为祭祖和祭神两种类型。通过对三峡地区民间祭祀活动的考察可以发现,三峡地区民间信仰表现出三个特点,即包容性和实用性、畏惧与依赖心理、俗世性趋势的复杂纠合。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建设给三峡地区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深入研究该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农村工业化是三峡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该地区农村工业化条件及农村工业化的一般规律,三峡地区农村工业化发展主要是:立足现有矿产资源,向结构导向、技术导向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改革、发展城市工业,紧密联系城市工业,城市、农村工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安达地区源岩条件、排烃动力条件、油源断裂、储层、圈闭等成藏要素的综合研究,明确了安达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及成藏规律。研究表明:(1) 成熟烃源岩的发育程度是安达凹陷中浅层油气成藏的首要控制因素,控制了油气藏的范围及规模;(2) 对于泉四段而言,在成熟烃源岩内青一段的超压发育程度是其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3) 对于青山口组而言,油源断裂是基础,青二+三段储层的发育程度是其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4) 安达凹陷整体相对较低的成熟度(大部分地区Ro<0.9%)及相对较薄的烃源岩(大部分地区烃源岩的厚度小于80m)造成的生烃潜力不足可能制约了姚家组的成藏。  相似文献   

14.
皖西民歌类型丰富,风格多样。从类型上看,皖西民歌主要有三种类型:风格独特、韵味浓郁的皖西山歌(慢赶牛、挣颈红)}结构严谨、旋律规范、唱词考究、乐段结构完整、节拍规范、篇幅短小的皖西小调;独具特色的皖西号子。从风格上看,皖西民歌主要分为:感情朴实真挚、抒情优美型;高亢嘹亮型;悲哀伤感型;革命乐观、积极向上型;欢快活波、幽默风趣型。通过对皖西民歌的类型及风格研究,了解皖西地区人民的生活、思想与感情,认识皖西民歌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由低位储集体构成的岩性-地层圈闭是琼东南盆地油气圈闭的重要类型和主要后备。琼东南盆地主要发育盆底扇、斜坡扇、低位楔等低位体,它们与下切谷一起构成低位体系域特征的谷-扇沉积体系。深入地分析了琼东南盆地低位储集体的控制因素:(1) 古构造背景;(2) 物源条件(物源区岩性、陆架岩性、陆架宽窄以及古河道搬运距离和能力等);(3) 沉积环境和后期成岩作用;(4) 异常地层压力的分布。综合评价指出盆地西部和东部断裂交叉断角部位的陵水组低位体为较有利勘探目标,而北部隆起带及其南部紧邻富生烃凹陷地区S60、S50、S40界面上的低位体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综合报道敖汉旗南台地赵宝沟文化遗址调查/敖汉旗博物馆p内蒙古文物考古(呼和浩特),1991.1,2~IO林西县白音长开遗址发掘述要/郭治中等户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15~23巴林右旗古日古勒台新石器遗址调查简报/巴林右旗博物谊p内蒙古文物考古(呼和消特),1992.l—2,67~76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京),1993.7,577~586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1987——199O年三次发掘/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I文物(京),1994.11…  相似文献   

17.
受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生态环境、人力资本、思想观念等主要制约因素的影响,三峡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内涵.对这些制约因素的认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对这些制约因素的分析,认为只有真正认识到制约三峡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个主要因素的利害性,才能从根本上有针对性地探索化解这些制约因素的办法.从而取得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进而加强整个三峡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该地区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统计学统计学方法部分,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结果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和P值(如t=3.45,P〈0.05);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同时,还应给出95%置信区间。统计学符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相似文献   

19.
秦建国以后,积极向西南拓展疆域,将中原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向新开发地区推广.北方人口也因北方战乱等原因不断向三峡地区迁移,这就为三峡地区的开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使得三峡地区的农业、手工业等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一位关注时代的伟大思想家,他对时代的见解涉及到时代类型、时代主线、时代精神、时代趋势和对时代的态度,其基本要点有五:(一)时代类型,多种多样;(二)时代主线,始终贯穿;(三)时代精神,一分为二;(四)时代车轮,不息进行;(五)时代潮流,积极适应。文章用翔实的资料,对构成鲁迅时代观的这五个基本要点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