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 ,一贯高度重视党风建设 ,然而 ,当前党内的不良作风却不利于我们党走出历史怪圈。探讨党风建设与跳出历史周期率关系问题 ,对寻求执政党发展的“新路”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3.
保持政治稳定与惩治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认为,反对腐败会带来政治上的不安定。其实,政治腐败是形成政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将反腐败和维护政治稳定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本质上是一种保护腐败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4.
跳出“历史周期率”是饱经忧患的中国人民对百年中国共产党这一中华民族主心骨的真诚期望。从延安时期毛泽东探寻“民主新路”,到习近平擘画“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宏伟蓝图,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不懈努力相继找寻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和自我革命,并持续将这“两个答案”深深熔铸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以非凡勇气和毅力完成了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成功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新形势新任务下,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是要在道路逻辑中探寻“中国模式”、在理论逻辑中贯通“中国思想”、在制度逻辑中体现“中国之治”、在文化逻辑中彰显“中国气派”,从而更好地在坚守初心使命、巩固长期执政地位中充分展现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5.
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思想是推动党和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要跳出"历史周期律",必须深入探析习近平"不忘初心"思想的形成与内涵,把握习近平"不忘初心"思想的两个尺度,辨析"坚守初心"作为跳出"历史周期律"的逻辑必然,进而推动构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坚守初心"的实践路径,从而落实主体责任、净化政治生态、笃定信念理想,确保跳出"历史周期律"。 相似文献
6.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全国人民极为关心的头等大事。那么,检察机关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检察机关的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反腐败、打击经济犯罪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指出,惩治腐败不是搞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整个改革开放过程都要反对腐败。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党风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如果听任腐败现象发展下去,党就会走向自我毁灭。”为了使这场重大的斗争坚持不懈,一抓到底,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这一斗争的重大意义,进一步认清廉政建设的内容和任务,以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8.
读毕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二卷,心中油然生起登极观日的情景。清秋破晓,屹立泰顶,极目远眺,云蒸霞蔚,旭日东升,景物奇瑰,气象万千,顿觉心旷神怡,疑似置身别一天地。不是吗?《李自成》的作者用神来之笔,把小说写得波澜起伏,摇曳多姿,特别是李自成的形象,更是光采熠熠,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作者是怎样把李自成由历史人物变为小说中的英雄形象,从而达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的呢? (一) 历史小说的创作,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我国的古代历史小说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封建社会中,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一些作家 相似文献
9.
惩治腐败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当今我国社会的一大毒瘤 ,惩治腐败是民心所向。刑法上规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正是适应了反腐败斗争之急需。本罪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都存在很多争议。理论争议的焦点在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客观方面是持有犯罪还是不作为犯罪。实践争议的焦点在于若干实务问题的司法认定 ,即若干“说明”理由的认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探索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即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民主新路和党的自我革命。毛泽东揭示了第一个答案提出的历史、理论和实践背景,并使党完成了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转变,为提出第二个答案作了重要准备。第二个答案的提出,也具有深厚的历史、理论和实践背景。“两个答案”统一于党的初心使命、党的长期执政伟大实践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中。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征程上,要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就必须深刻认识“两个答案”,并厘清二者的内在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13.
腐败作为社会问题,古已有之。在现代社会已成为世界的公害,具有极大的普遍性。惩治腐败,对我们来说,既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江泽民指出:“经济搞不好会垮台,经济搞上去了,如果腐败现象泛滥、贪污贿赂横行、严重脱离群众,也会垮台。”可见,腐败问题若不彻底根治,确有亡党亡国的危险。一、反对腐败要靠法制,实现“法制治腐”邓小平十分重视运用法律手段惩治腐败。1989年,政治风波期间,邓小平指出:“要扎扎实实做几件事情,体现出我们是真正反对腐败,不是假的。”“一定要取信于民。腐败、贪污、受贿,抓个一二十件,有的是省里的,有… 相似文献
14.
15.
《甘肃社会科学》1991,(3)
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下决心惩治腐败,推进廉政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廉政建设的规定,各省、各部门在廉政建设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坚决惩治腐败,推进廉政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法律问题,需要在法制轨道上得以解决。正如李鹏同志说:“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绝不是权宜之计”。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必须坚定不移地抓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最近党的六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为进一步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和国家政权机关永远不脱离群众,忠实地为人民服务。而腐败现象破坏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各级领导都必须下决心,花功夫解决腐败问题,取信于民。 相似文献
16.
惩治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佟秀文惩治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与成败。要惩治腐败,最根本的是两条:一是抓住腐败现象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倾向,重点解决,取信于民;二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带头,从自身做起,严于律...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中国社会几千年来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改朝换代,但却难有真正意义上的进步,每一个新政权都只是前政权的翻版和重复,这就是中国历史的周期律。要跳出这个周期律只有通过对民众的理性的培育、走民主宪政之路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