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老家祖屋的农舍小院,坐落在半圆形的小山坡下,背靠岩石面临溪水,屋脚旁边葳蕤的灌木丛生,还有许多的野花野草。虽然不算宽阔精致,但房前屋后那片红豆林,却旺盛葱茏,托起双臂伸到了老家的屋檐之上了。树冠上偶有几支干枯的枝条犹如老人头上的白发,却没有人知道她的年龄,我们都习惯的叫她“老红豆”,那是祖祖辈辈一代接一代种植而留下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2.
换种活法     
换种活法文/陈村我曾劝一位给我写信的读者去刊登征婚启事,她被说动了。可是,她问:你为什么不去?我说,我写的文字都有稿费,想到写完不仅不给钱,还要付钱,心里一别扭就罢了。她知道我在胡说,就不再追问。我想到了那句老话:“换种活法。”不换是累了,换就不累吗...  相似文献   

3.
《伴侣(A版)》2016,(4):61-61
母亲晕车严重,因而长年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考虑到她一个人生活在农村老家孤单寂寞,我也常常邀约:来城里住吧,看看风景。但母亲总是以晕车为由推脱,所以我结婚快十年了,母亲也没有来过城里一次,她不知道她心爱的女儿到底住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女性天地》2008,(7):45-45
我是一个四川人,妻子是广西的。4年前,我们在深圳打工时,因为工程失败赚不到钱,怕妻子受牵连,就让她回了老家,打算等经济状况好起来时再团聚。可是,她一走就没了音信,她家里的人也都说不知她的去向。现在,我经过打拼翻了身,打算把妻子和老家10岁女儿一起接到本地来生活。  相似文献   

5.
张旭 《职业》2012,(25):26-27
如果不是在这里遇见她,谁都不会猜出,她竟是一家条件简陋的小浴池的搓背工。在她用心工作的时候,我打量着她。她三十多岁的样子,画着精致的淡妆,衣装整洁,乌黑的头发用漂亮的发卡盘着,一丝不乱。脸上的笑容映着浴池窗外透进的一缕阳光,泼洒在我的身上、心上。  相似文献   

6.
掌心内外     
在返回老家的火车上,我望着窗外,满脑袋里挥之不去的都是上火车之前,小雨和她妈妈站在月台上向我微笑着摆手的画面。小雨的妈妈蹲在小雨面前,掌心对着自己,一左一右地摆着手;小雨看到妈妈的动作后,掌心向外,一左一右地摆起手。  相似文献   

7.
2002年,马苏娥嫁到了距恩施市区10公里的芭蕉侗族乡高拱桥村枫香坡。在女方老家举行婚礼后的第三天,她跟着丈夫回到婆家。此前丈夫跟她描述过高拱桥村的贫穷,她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现实仍然超出了马苏娥的想象:“再穷也总该有一条像样的泥巴路吧,可是没有,我和丈夫是走着田埂路进村的。”  相似文献   

8.
雅兴 《伴侣(A版)》2013,(12):26-27
婚前擦亮眼。婚后闭上眼 主人公:花狸和她的他 花狸:他在社会上闯荡多年了,而我还工作不到2年。我和他交往5个月了,他很爱我。我也爱他,我觉得他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我们憧憬着未来,一切都进行得顺风顺水。可是最近,他告诉我有事一直瞒着我,原来7年前他结过婚,后来离了,有一个7岁的儿子,在北方老家和爷爷奶奶生活。  相似文献   

9.
母亲42岁才生下我这个唯一的儿子,难免把太多的爱倾注在我身上。我13岁那年,媒人介绍了一位姓陈的女子给我。乡下老家有订婚早、结婚早的习俗,我当时并不觉得订婚有什么不好。但她比我大4岁,没读过书,我一听心里就凉了半截,不喜欢。但双方父母对这门亲事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张驰  赵婷 《女性大世界》2004,(5):129-129
女人到底应该为爱情付多少帐?我首先想到自己,想究竟有多少女人在我身上破费来着,想来想去,结论令我心安。在我的记忆中,有可数的几次饭局由女人结帐。除了事先说好的外,有两次是埋单时女人突然跳了出来,手持金卡口出狂言,我一看那架势,只好由着她好了,不然的话大约要出人命。还有几次情况略好些,等吃完了才知道帐已然被付了,一切都进行得神不知鬼不觉,让所有在场的人心中一阵释然。  相似文献   

11.
女友燕子在无锡外企供职。“五一”长假,我特意陪她去了一趟老家。长途漫漫,遂买了份晚报打发时间。  相似文献   

12.
那天,我拎着干洗好的连衣裙回家,在街上与一小姑娘擦肩而过。 “姐姐,把你的衣服卖给我吧。”小姑娘突然回头喊了一丸啊?我停下脚步。她真是有眼力,这是我花血本买的一件衣服,名牌连身毛衣,黑色高腰,衣领设计精致,裙身华贵,绣着本色花,特显高贵的档次,穿上它腰身纤细,气质高雅。  相似文献   

13.
正红红姐是我最好的朋友。那天,她打电话给我,说她家堂妹快生宝宝了,拜托我从山东老家找人做点小婴儿用的小被子小褥子。作为一个纯棉生活的爱好者,我对棉织品情有独钟,这差事我接得很痛快,看来我们山东的棉花享誉全国啊,作为地道山东人,我引以为荣。红红姐的堂妹是她叔叔捡到的孩子,而叔叔一直没结婚,爷儿俩相依为命,好在堂妹很争气,小时候品学兼优,长大后事业有成,成为叱咤风云的商业女精英。现在快生宝宝了,因为她没有妈妈,所以红红姐就把娘家人的"贴心暖心"功能发挥到极致,堂妹想到没想到的,她都提前想到了,她的善良和热情感动了我,所以,我务必把这事又快又好地完成。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与徐倩结婚半年后的一天,我去她办公室拿东西。她打开抽屉时我发现里面有一个包装漂亮的小盒子,我问她:"是谁送的?"本来随意的一句问话,没想到她的却脸涨得通红,支吾着说是同事放在她这里的。凭我对她的了解,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蹊跷。她是一个不会撒谎的人。  相似文献   

15.
  沙沙 《女性大世界》2004,(10):58-61
看到她,我就要想到她有这样一个名字:bodywave,美体考究。  相似文献   

16.
乡下老家过周末袁仕友盛夏,烈日炎炎,城市里酷热难熬。一天,六岁的女儿晶晶向我要求:“爸爸,现在城里太热了,我想到乡下爷爷奶奶那里去。在那儿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到溪里洗澡、打水仗、看小鱼游泳,可好玩啦!”嗬,到底是我的女儿,小小年纪就对那给过我无限温情的...  相似文献   

17.
阿北咨询: 我是北方人,她是南方人.我26岁,她22岁.因为出差去分公司,遇见了她,她很温柔,很善良.平时的相处中我能感受到她对我也有好感. 那年过年,她回南方老家了,我没有回.那段时间,我给她发信息,立马就能收到她的回信,她也会拍一些老家过年好玩儿的视频给我看,我觉得她是喜欢我的.但过年回来之后,她就对我忽冷忽热的,我不知道她到底是怎么想的.  相似文献   

18.
细节温暖     
因为我写过我最爱吃母亲包的酸菜饺子,朋友便恳求我带她到乡下我的老家去。坐在乡下母亲的土炕上,当然不止有饺子,还有母亲那特有的话语,特有的关怀方式。朋友感慨万分,羡慕我有一个乡村的母亲,一个有人间烟火味儿的母亲。她的母亲是知识分子,日常跟她讲话包括共进...  相似文献   

19.
我的老家在东北的一个小县城里,那儿贫穷落后风沙很大,大学毕业后,我没有回去,而是留在了北京,找了一个漂亮娇气的女朋友丁梅。那时有好几个长相条件都比我好的男人追她,可是丁梅不知为什么选中了我这个在北京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外地人,我问她,她便痴痴地笑,说我是支潜力股。我  相似文献   

20.
有一段时间,妈妈在电话或者来信中,老抱怨老爸迷上了钓鱼,费时费钱还在其次,这个爱好竞然弄得家中鱼满为患。正好我有事回老家一趟,想了想,临行时买了件自行车雨披给爸捎上。老家地处山城,没有自行车,所以少见这东西。我特地挑了一件色彩鲜丽的,想象老爸披上这大黄警告色的雨披在江边垂钓,像个现代派的“江中裹笠翁”。爸爸果然没在家呆着。妈妈惊喜地迎着了我。不出半个小时我发现她的惊喜有点类似于迎回了一只大黄猫:立马给我煮了一碗鱼汤,问我正餐吃清蒸还是红烧鱼,又说给我炸几条酥鱼当小吃——整个一副鱼贩子逮着了大买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