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演艺旅游的发展使得演艺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使旅游业的内容得以丰富。本文对演艺旅游从定义和特征进行了界定,并通过态势分析的方法,对北京市演艺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北京市发展演艺旅游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北京市演艺旅游产业的定位及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类已经步入了"互联网+"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和影响不断凸显.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应积极探寻"互联网+"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与优势,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时效性.基于此,该文分析了"互联网+"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就"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朱占荣 《社科纵横》2013,(11):28-31
在全球迈向低碳经济的步伐中,新能源赋予了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的重任。本文通过对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将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内部的优势、劣势与产业环境中的外部机遇和威胁有机结合,得出甘肃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思路为: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推动规模集约发展;构建科技创新联盟,推进市场化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赵砚 《学术交流》2002,(5):94-97
绿色食品产业已经成为黑龙江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抓住黑龙江“二次创业 ,富民强省”的机遇 ,搞好黑龙江绿色食品市场组织及保障体系的建立 ,对推动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使黑龙江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浅谈跨国战略联盟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志伟 《学术交流》2005,(3):98-102
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最早由美国 DEC公司前总裁简·霍普兰德(J.Ho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R.Nigel)提出,随即在实业界和理论界引起巨大反响。当前战略联盟发展体现出从线性的联盟链发展为立体的联盟网络、从实体联盟发展为虚拟联盟等五个新趋势。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体现出具有互动功效、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同时,也存在组织结构分散、市场集中度偏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资金相对缺乏等劣势。面对中国汽车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学说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应建立“比较优势竞争战略”,积极实施有效的跨国战略联盟,以融入汽车产业全球化竞争体系,真正形成支柱型战略产业。在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时,我国汽车企业应注意观念的转变、扶持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加强对战略联盟的管理、加强政府对企业联盟的宏观调控等四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该文旨在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的优势,将商务英语课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通过文献回顾,该文分析了商务英语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特点与目标,并提出了课程“专创融合”的理论框架和实施策略,探讨了利用人工智能工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和实践机会的方法。研究表明: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实施的商务英语课程“专创融合”探索,有助于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为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丽莉  张涛 《社科纵横》2010,25(8):30-32
本文借助SWOT分析,对甘肃农业发展的内部优、劣势条件以及外部机遇和威胁因素进行组合分析,筛选在甘肃具有普遍性而在全国有特殊性的农业发展要素,并以此认为壮大特色农业是甘肃利用优势条件、规避劣势条件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确立建设经济大省的同时,还必须把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提到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是黑龙江省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是关系到中共黑龙江省委“二次创业,富民强省”的战略部署能否实现及全省“两个文明”建设能否“都搞好”、再上新台阶的大问题。本文对黑龙江建设文化大省的问题作以如下探讨。一、黑龙江建设文化大省的背景及问题将黑龙江建设成文化大省是在跨世纪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大发展、大背景下提出并进行的,对此必须要有一个深刻的全面的认识:这就是全球化既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也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和激…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7,(11):49-52
甘肃旅游业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但发展方式粗放。推动旅游"二次创业",是甘肃旅游业发展现阶段的必然战略选择。本文介绍了旅游"二次创业"的概念,对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推进旅游"二次创业"的基础与条件做了研究,进而提出甘肃旅游"二次创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威胁论"之虚实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放 《日本学刊》2004,(4):99-10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 ,有关“中国威胁论”和“日本产业空心化论”纷纷出笼。从一般分析看 ,发展中日经贸关系是各自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从两国贸易关系看 ,中国并未对日本构成威胁 ,增加日本对华投资也是有利于两国的举措 ,因而可以认为 ,当前中日贸易关系完全是建立在互补和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与"东突"、"藏独"之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肃元 《社科纵横》2005,20(3):70-71
受经济全球化、民族主义、恐怖主义浪潮国际性互动影响,民族分裂型和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在我国西部边疆地区时隐时显。受猖獗一时的“东突”势力暂时进入战略蛰伏期;“藏独”势力暴力恐怖倾向凸显。  相似文献   

12.
刘昌安 《唐都学刊》2004,20(1):134-138
《诗经·周南·麟之趾》中的“麟” ,应是《山海经》中的怪兽“犭婴如” ,其生活时代久远 ,活动范围在陕南秦巴山林中 ,类似长颈鹿。从历史地理角度进行考察 ,“二南”诗的地域应在汉水中上游地区。  相似文献   

13.
袁忠 《探求》2018,(6):104-107
传统的"新闻无学"这一命题是从新闻的写作规范、编辑方法等技术层面来看的,而上升到社会人生人性的体验和人文学科的内涵传播这一角度,新闻学是有学科体系、学术意蕴、学问素养的。从新闻理论看新闻有"学";从新闻教育看新闻有"学";从新闻从业者看新闻有"学"。传播活动也同样是需要深厚的人文性、学术性、思想性来支撑的,《读书无新闻》就是这样的例子。一名合格的新闻传播业者应具备广博学识和坚实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吕乃基 《创新》2016,(1):40-46
自然辩证法的"焦虑"指自然辩证法在学科归属上的模糊,以及从业者本身在社会归属上缺乏根基。在学科上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和中介,以由自然向人类社会的生成过程为研究对象。在由自然向人类社会的生成过程中,中国走了一条特殊的发展道路,以研究和参与这一发展道路为己任,这就是自然辩证法的社会定位。独一无二的学科归属和深深介入的社会归属,是自然辩证法"自信"的无穷源泉。  相似文献   

15.
政治的"纯化"与"泛化":也谈"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布斯给了我们一个政治的"利维坦",外在的、反自然的国家权力,于是在洛克那里就有了作为"利维坦"的对立面的社会;到康德,再讨论社会的"伦理秩序"与"政治秩序",认为生活在一个"伦理共同体"中是人类的特殊义务,或者说只有人类才可能生活在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之中,但这种关系又应该以健全的政治秩序为前提.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国家(政治)与社会(伦理)的关系,认为就世界范围里的现代性而言,"组织"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综合了国家与社会的特征,并进而取代了政治与伦理,使得人们更愿意以放弃公民的政治身份与伦理义务为代价而扮演一个更令人满意的"组织成员"的角色;而这一点,至少有助于我们对什么才是当今的"中国模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伦理"-"道德"的历史哲学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伦理"和"道德"的概念辨析,不是出于思辨哲学的形上偏好,而是因为它们标志着道德文明和道德哲学发展的诸历史哲学形态.孔子开辟的道德强势话语下伦理优先的"中国传统",亚里士多德开创的"理智的德性"高于"伦理的德性"的"西方传统",都经历了历史哲学的三期辩证发展,它们在现代都遭遇到伦理与道德的深刻矛盾.与西方伦理认同与道德自由的矛盾不同,伦理-道德悖论、伦理-道德二元对峙,是这一矛盾的中国形态.它表明,中国道德哲学与道德文明已走到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关头,其历史哲学前景既不是传统性的"合",也不是现代性的"分",而是伦理-道德生态的辩证建构.伦理-道德生态,是其历史哲学的现代中国形态.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诗把"时序感"种植到田园之中,超脱了政治、历史,自然主义为其基本主题.自然就是自己生存的家园,他与田园为邻,从事劳作,饮酒赋诗.陶公作诗执持一种"欲辨已忘言"的玄学态度和"但使愿无违"的个体追求.既无须在诗中汲汲于抒情,也不必刻意表现自我,且不再调用"比兴"来高扬道德人格.陶诗对自然和人生取珍视当下、目前的观法,是庄子的逍遥哲学和玄学的独化、顺化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正是此一观法,要求把自然和人生视同一篇自然主义散文.散文化已然成为他的基本世界观及生活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平等的对话,陶诗描写邻居饮酒过从,体现了自然和知音之双重关系,而其诗中大量出现的群鸟日常生活意象即此关系之镜相.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小说"放置在传统目录学文类系统发展过程中,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了"小说"与"杂家"之间的种种联系、区分及其流变,力求回归"小说"文类原有的文化语境来把握其非叙事类作品的文类规定性.  相似文献   

19.
20.
曹凤霞 《学术交流》2003,(11):140-143
“曾经”、“已经”的语法意义:可以表示时间,但它们更主要的语法意义是表示时态(体貌),而且需要进一步明确的一点是,当它们不与表示时间的词语或提示性时间短语共现时既表示时间又表示时态;当它们与表示时间的词语或提示性时间短语共现时只表示时态。“曾经”表示曾然态,“已经”表示已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