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评价列宁的《哲学笔记》?《哲学笔记》是列宁所做的读书摘要、札记、批注的集合.其中,收集了列宁从1895年到1916年间的三十多篇笔记.它的主体部分是在1914—1916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写成的关于黑格尔哲学著作的读书笔记,特别是《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尤为重要.这里我们所涉及的主要就是这一部分.由于列宁的《哲学笔记》是个笔记的集合体,不是为发表而写的著作,也不存在杀青定稿的问题.这一特点就给如何评价这部著作带来一些歧义,给如何研读这部著作带来很多困难.然而,由于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特别对于理解列宁哲学思想的发展更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们也就无法回避上述的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2.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对相关问题的论述、特别是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关于辩证法问题一系列论述的整体出发,论述了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的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三者"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实际上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一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逝世六十周年。列宁在俄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中,在反击马赫主义者和修正主义的斗争中,认真地研究了当代的自然科学,特別是物理学上的深刻变革,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写作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光辉文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的重要标志。从这些著作中  相似文献   

4.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和《哲学笔记》是列宁一生的两部主要哲学著述。列宁在《唯批》中谙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学说,还击俄国马赫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和攻击,捍卫了它的纯洁性,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这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的认识论思想究竟是怎样的?它仅仅停留在《唯批》的水平上还是有所发展有所前进?对此研究得似嫌不够。同时,西方有些学者把《哲学笔记》当  相似文献   

5.
列宁在其革命生涯中始终注意研究哲学,在1914年至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尤其注意探索辩证法问题,在他留下来的10册关于哲学问题的笔记中,有8册写于大战期间,其中有丰富的辩证法理论问题。本文仅就见于列宁《哲学笔记》中关于辩证法实质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列宁的《哲学笔记》是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中的重要文献.在这部光辉著作中,列宁所发挥和发展了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无比丰富的.认真研究《哲学笔记》,探索列宁所发挥的辩证法思想真谛,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其中三段重要的论述,作些粗浅的探索.(一)“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做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看做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在读黑格尔时……”(《哲学笔记》第111页)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代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列宁学”种种思潮相继出现,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均从不同的侧面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列宁的认识论思想,特别是对他的哲学代表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哲学笔记》进行了更全面、更深层的研究。在这方面争论热烈,分歧突出,或褒或贬,莫衷一是。引起研究者尤为注意的倾向是,高估《哲学笔记》而尖锐指责《唯批》为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提出《唯批》与《哲学笔记》相“对立”、“断裂”的观点。作者认为,要做到科学评价列宁这两部代表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一些研究列宁辩证法思想的文章中提出一种看法,认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只是到了列宁的《哲学笔记》提出辩证法要素十六条,才第一次描绘了辩证法体系的轮廓。我觉得这种看法的科学性需要研究。这里涉及到怎样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也牵涉到怎样恰如其分地评价辩证法要素十六条,以至《哲学笔记》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史上的地位等问题。下面就辩证法体系问题从历史角度谈点个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代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列宁学”种种思潮相继出现,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均从不同的侧面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列宁的认识论思想,特别是对他的哲学代表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哲学笔记》进行了更全  相似文献   

10.
一、《哲学笔记》的真实意义关于列宁《哲学笔记》的思想底蕴和现实意义问题,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历史之谜。身居斗争旋涡、肩负实践重担的列宁,在世界大战爆发的隆隆炮声之中,却来潜心研究黑格尔、亚里士多德,并对极其抽象的哲学范畴和构思辩证法体系问题,发生了巨大兴趣。实际上,《哲学笔记》是理论研究同实践活动统一的典范,是把辩证法史的探讨、发展辩证法理论、解决实践问题三个方面有机结合的典范。理解列宁的独特、新颖而深刻的哲学史观,有助于解答这个问题。一方面,他把哲学史看作整个认识的历史的哲学结晶,从哲学  相似文献   

11.
在列宁的哲学笔记中,解决了许多对自然科学发展有直接意义的哲学问题。在不同的时期中(1904年—1916年),列宁研究和摘录了许多有关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著作。列宁对所摘录的著作作了极其准确的评价,并对其中经过透彻研究的问题给予了深刻的评论。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黄枬森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原著的研究。最近应哲学系邀请,从五月底到六月中旬,来校集中讲授“列宁《哲学笔记》。黄枬森同志先介绍了列宁《哲学笔记》写作的时代背景、关于这部著作的评价及研究它的现实意义,然后就《哲学笔记》中的辩证法问题进行专题分析,对许多争论的问题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讲课期间,还对兰州地区理论宣  相似文献   

13.
认识的本质梯级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重要问题,列宁在《哲学笔记》中首次提出。从认识的纵向视角而言,是对事物内部基本要素的理性认识过程;横向视角而言,是以事物的普遍联系为基础的认识过程;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即进入对事物不同层次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学术界对《哲学笔记》中“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个提法的涵义和归属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本文从哲学派别划分的标准和各派哲学的基本观点出发,论证了这个提法既不可能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观点,也不可能是对马克思主义以前哲学思想发展进程的总结,而是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其真实涵义是强调意识的能动性。搞清这个提法的涵义和归属,其意义不限于对它本身的取舍采取什么态度,而是关系到如何对待《哲学笔记》中其他一些类似的提法,关系到对《哲学笔记》的评价和对列宁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哲学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来源于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对列宁的这一重要论断有以下几点反思。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出版的有关列宁的《哲学笔记》研究专著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几乎都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是列宁的思想,甚至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理。笔者却不敢苟同。它究竟是列宁的思想,还是黑格尔的思想,有重新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和《哲学笔记》(以下简称《唯批》和《笔记》)是列宁的最重要的哲学著作。这两本著作虽然分别写于1908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和侧重面有所区别,但其间却存在着体系上的密切关系。探讨这一问题,是研究列宁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国学术界对这两本著作的研究,首先侧重于探讨《唯批》和《笔记》各自的体系、内容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这当然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对于这两本著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不够,缺乏综合性的整体观念。我们认为,列宁哲学思想作为一种深刻的、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活生生的哲学学说,对它不能停留于孤立的考察。只有从列宁的哲学著作之间的联系上进行深入研究,才能看清列宁哲学思思的发  相似文献   

18.
列宁《哲学笔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宝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部著作的中心内容是辩证法问题。唯物辩证法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同时又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角度学习和研究这部伟大著作,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辩证法的要素》十六条(以下简称《要素》)以及阐述它的实质和核心的著名短文《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哲学笔记》的精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究竟应当如何理解《要素》的内容和结构?这在理论界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要素》自身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从中体现了列宁关于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方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自普列汉诺夫之后的流行者认为,费尔巴哈仅仅在自然观上对马克思有影响.列宁曾说,马克思离开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又进一步从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笔记》386—387页)列宁的论断为我们研究费尔巴哈哲学与唯物史观的关系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