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所在这家民营企业的老板很喜欢新员工向他提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也常用讲故事来教育员工。然后再用问题来启发员工。我记得当初大学毕业走进这家公司后不久,在他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大家提了许多问题,最后集中到一个问题:老板,您是怎样走向成功的?老板不紧不慢地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某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  相似文献   

2.
一次,在一个学术讨论会的空隙里,我与几位老友聚叙。大家既是同行,又在不同战线上。一位当过多年“父母官”和“州官”的领导同志,讲他退下来以后,有三件小事,让他感触颇深。他说:“一次,我骑自行车上街买西瓜,买了四个,把两个放在前面篓里,再把另两个往车座后面架子上绑。滑溜溜两个西瓜,很不好绑。这时,那位卖瓜的老汉连忙过来帮忙。他几下子就把滑东西绑结实了。  相似文献   

3.
相见欢     
一前天接到那个电话的时候,我正和两个老板朋友喝酒喝到下半场。电话那头的声音是我高中的一个女同学华蓝,说两天后有个同学会,在某某度假村。老同学,大家十多年没聚过了,你一定要来哦。两个朋友都听见了。张老板笑嘻嘻地说:同学会?好啊,同学会,拆散一对是一对!赵老板比我们年长不少,明显喝高了,拉住老张絮絮叨叨地说:老子以前还在给人打工的时候就去了一次同  相似文献   

4.
王子恒 《女性天地》2005,(10):17-17
很偶然的—个胡会,我认识了—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李君。问起他的创业秘诀是什么,他跟我讲了—个故事当年李君在一家家具公司做销售员。有—次,公司进了—套标价20万元的高档家具,放了四个月,都无人问津。终于有—天,—个人一进来就看中了这套家具,但在价格上想要压低一些,问李君18万卖不卖。李君也很想把这套家具脱手,可是老板只给了他一万元的浮动权限,他只能降到19万。偏偏那顾客也固执,说18万不行,就不买。僵持了好久,李君想打电话找老板请示一下,可老板去国外出差了,手机也关了。他找不到老板,不敢擅自作主,这笔生意就黄了。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会议中,我认识了一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李生。早听说李生创业的传奇了,于是我便问起他的创业秘诀是什么。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那是5年前,李生还在一家台资企业做事。他们的老板不但是个在多国拥有众多公司的大企业家,同时还是个教授,是学者型商人,既有很好的经济头脑,又有很高的学术成就。李生就是冲着这一点,进了他的公司。由于李生勤奋,肯动脑,老板很快就提拔他做了部门经理,专管家具的销售。他也一直做得没什么差错。  相似文献   

6.
他出生在四川,是穷孩子出身,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1997年7月,他应聘一家房地产代理公司的发单员,底薪300元,不包吃住,发出的单做成生意,才有一点提成。上班第一天,老板讲了很多鼓励大家的话,其中一句"不找借口找方法,胜任才是硬道理"让他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7.
董桥 《中外书摘》2006,(11):55-55
你讲个笑话给英国人听,他会笑三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最后,他半夜三晚醒来突然大笑起来,因为他终于懂了笑话的意思。你把同样一个笑话讲给德人听,他会笑两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  相似文献   

8.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  相似文献   

9.
王文轩 《职业》2007,(1):36-37
职场新人们惶惶恐恐地经历了三个月的试用期,老板准备和你来一次长谈,是终结还是梦开始,决定于今天你和老板的"转正"对话.……  相似文献   

10.
吴宝丽 《职业》2012,(19):41
与你的老板一条心,共促企业发展,这是一条赢在职场的秘诀。在一次课堂上,有个学员向我抱怨说,他们老板只重用听他话的人。言下之意就是像他这么有能力、有学历的人却没有得到老板重用。想必这个  相似文献   

11.
正华为公司在发展历程中,先后收购或并购了德国西门子、德国英飞凌以及加拿大北电等企业,这样的成就自然令人自豪。有一段时间,公司管理层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几个副总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不过,老总任正非没有陶醉于眼前的"辉煌"。他发现大家思想情绪的变化后,立即决定召开一次高层会议。在会上,他没有讲什么大话和空话,而是讲述了一则寓言故事:  相似文献   

12.
阎王与老温     
严老板和温老板都从事出版事业,他们虽然是好朋友,脾气却完全相反.严老板做事一板一眼,绝不吃亏.印刷厂为他印书,即使出一点小毛病或迟两天交货,他绝对会扣印刷厂的钱,所以印刷界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阎王”. 至于温老板则正如他的姓,做事总是十分温缓,脾气更是好.每次印刷厂出错或拖延工期,虽然温老板的生意大受影响,他却从不扣印刷厂的钱,大不了板起脸抱怨两声,所以印刷界称他“老温”.  相似文献   

13.
朱哈买布     
朱哈要买一块做长衫的布料,和布店老板讲定价钱三十个迪尔汗。他忽然想起自己的长衫还很新,不必再做,于是对老板说:“我不做长衫了,你给我换一块做袍子的布料吧!”老板给了朱哈一块做袍子的布料,朱哈拿起布料就走。老板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你想在某宝上买枸杞,你可能会经历如下对话:"老板,你这是正宗的宁夏枸杞吗?""放心,百分之百的宁夏枸杞!""具体产地是哪里呢?""河北。""……"这段尬聊可能说明两个问题:一、老板是个诚实的黑心老板。二、老板是个懂植物分类学的黑心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工作业统检查中,老板问一个雇员他是否有同事相处困难的问题。“绝对没有!”这位雇员回答,但他无意识中已点头。老板担忧地皱皱眉。为什么?“当人们不知道是否该相信听到的或看到的,身体语言就会显示出来——而它讲了真话”,管理方面的咨询专家南富·奥斯丁说。“你可以控制讲话的快慢,但是很难控制身体姿势与之适应。”一位母亲发现她的两岁的女儿在她的化妆柜前,将眼影扶得满脸都是。妈妈宣布:“不允许你再这样干了!”但她禁不住笑了起来。第二天孩子直奔化妆品隐蔽处。对她来说,从她妈妈的笑容中明白可以用它。正如奥斯…  相似文献   

16.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相似文献   

17.
本案例是一位三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一段经历:在这次交易会期间,我的工作是在广州白云机场当一名实习翻译,这是我学生时代第一次很正式的工作,我兴高采烈地找到老板,想了解一下工作任务和性质,没想到老板的吩咐非常简单,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用各种渠道、尽一切方法赚老外的钱。”  相似文献   

18.
《职业》2006,(12):38-39
两次跳槽,越跳越糟 Joe五年前大学毕业,读人力资源管理的他毕业后进入一家私营公司的人事部工作.公司只有五六十人的规模,人事部一共三个人,一个主管,还有一个是老板的亲戚,第三个就是Joe.老板的亲戚经常不见人影,而主管总要有些主管的架子,于是Joe成为那个在前面"冲锋陷阵"的卒子.刚开始工作,Joe就成了忙人.  相似文献   

19.
京城名医郝万山讲过这样一段难忘的行医经历。他在同仁堂出诊,有一次碰到一个长期失眠的病人,一副憔悴不堪的样子。这个病人住在北京的大  相似文献   

20.
11年前,矢野浩二在日本演过《午夜凶铃》,这个片子在中国非常有名。只是,他演的是第三集,出来不久就被贞子杀掉了。矢野浩二曾在日本演艺界混迹了8年。高中毕业后,他在日本大阪的一家小酒馆里打工。"那时我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服务员只有我和老板两个人,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