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章以近期兰州某中学生自杀事件为例,结合中外学者对自杀的研究,总结分析自杀的类型,以及对本地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分析,目的是为了探索青少年自杀现象的根本原因,面对青少年自杀事件时,如何从根源解决问题,最终缓解青少年的自杀现象.  相似文献   

2.
愈来愈复杂的社会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使得自杀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基于社会纷繁复杂的特征,不光有自杀者个人实施自杀,其他自杀参与者自杀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因此,有必要对自杀参与行为作出法律界定并且研究其是否具有可罚性。先对自杀参与行为进行法律界定,再探讨不同种类的自杀参与行为是否具有可罚性,且对具有可罚性的自杀参与行为的刑事立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自杀的社会原因反思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有数据表明,在我国自杀者中15~24岁的青少年占50%~70%左右,自杀的平均年龄仅22.5岁①.国外将青少年自杀的现象称为"黑发人"的自杀.目前中国"黑发人"的自杀率有所增高,且有低龄化趋势.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中国青少年自杀意念阳性率也很高.而且各地的心理咨询报告和心理测验结果表明,有潜在自杀可能性的青少年还大有人在.积极关注青少年自杀\研究自杀的成因,其终极目标不仅在于减少和避免青少年自杀事件的发生,更重要的在于促进青少年的心身健康成长,形成青少年良好的生命意识,提升青少年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自杀大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对预防大学生自杀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大学生自杀案例进行剖析的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杀行为“因穷至卑”和“因穷自杀”现象不明显;不同原因自杀的心理动机存在差异,并且主要集中在“情感挫折”、“学习就业压力”、“个人心理障碍”、“家庭原因”和“生理健康”5类。自杀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随着自杀意念的发生发展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他们在实施自杀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复杂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自杀现象的本土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目前国内所能搜集到的几套自杀调查的统计数据来分析中国人的自杀现象,其总体特征为:①农村地区的自杀率高于城市;②青年人的自杀率高于中老年人;③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④未婚者的自杀率高于已婚者;⑤自杀诱因,主要包括躯体和精神疾病、家庭矛盾和人际纠纷;⑥自杀方式,以服毒、自缢为主。由于中国社会特有的社会、文化结构与人格结构,致使中国人自杀现象有别于西方。  相似文献   

6.
工作人员自杀是个人精神健康问题和工作、生活压力过重相互作用的结果。自杀以及导致自杀的精神健康问题,对员工的生命健康和生产效率造成巨大损失。研究表明,一旦有一名员工自杀,他周围的10~20名员工将产生自杀倾向,同时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尽管不是每件自杀或自杀尝试都可以防止,但如果及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能够减少员工自杀的频率。  相似文献   

7.
自杀是一种有意终止自身生命的自我毁灭行为。自杀行为的结果分为自杀死亡和自杀未遂(或称类自杀)两种情况。全世界每年因自杀死亡者约50万人。我国大陆每天有400人死于自杀,每年死于自杀的约14—16万人。据估计,自杀未遂者则是这个数字的10倍以上。根据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字,欧洲平均自杀死亡率为17.1/10万,年自杀人数达12万。亚洲自杀死亡率菲律宾为0.6/10万,新加坡为9.9/10万,泰国为5.8/10万,日本为19.0/10万,韩国为20.6/10万。我国1987年自杀死亡率达13.8/10万。自杀死亡率因地理环境、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8.
由于青少年自杀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如何有效针对青少年自杀行为进行危机干预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对青少年遗书内容的分析能帮助人们分析、了解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我国青少年自杀遗书中所列举出的自杀原因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冲突、家庭关系不协调、人际关系不良等外部因素。针对这些原因,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有效的预防青少年自杀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据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介绍,自杀位居中国死亡原因排序第五位。在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最大死因。大量研究表明,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自杀率。因此,了解一些有关自杀的预防和救助工作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自杀是主体自愿的自我毁灭行为。作者认为,对自杀现象作深入的探讨,不仅有助于对人的生存方式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而且是培养健全的心理和建立健全的社会的需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自杀者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作者试图揭示自杀在生物学上的根据及其与遗传的关系,说明自杀是人类死亡本能的曲折表现,描述了四种精神病态行为即狂燥型自杀、抑郁型自杀、迷恋型自杀和冲动型自杀。其次,本文研究了自杀的定义,并据此对自杀现象加以分类。作者认为,一个自杀行为的构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主体自愿死亡,二是主体选择了死亡手段并且主动完成死亡过程。文章采纳了社会学家杜尔克姆的方法,依次对利己自杀、利他自杀和反常自杀加以分类描述。本文接着从性别比例、年龄、家庭婚姻、宗教背景等外在角度,分析了影响自杀的相关因素。作者概述了一些令人感兴趣的研究结果,比如在已遂自杀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在未遂自杀者和企图自杀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春季时节是自杀高峰期;因家庭纠纷而导致的自杀几乎占了总数的一半,在我国许多地方15—22岁年龄组的自杀曲线猛增,表明尚未定型的青少年从家庭刚走向社会时,心理危机频仍,自杀的可能性突然加大。最后,本文探讨了自杀者的动机,同时援引了评判自杀合理与否的标准依据,即功利性原则、人生价值原则、自律性原则和神学原则,回溯了人类思想史上对自杀行为所作的道德评价。作者指出,社会意识对自杀行为应取的不干预态度,并不意味着要提倡人们放弃对自杀的严肃态度,也不意味着在鼓励个人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性时放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更不意味着要漫无差别地肯定一切自杀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古今中外的许多文人,选择了自杀这种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通过回顾他们自杀的浮光掠影,我们可以看到自杀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自杀心理分析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杀是大学生成长过程的毁灭性问题.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对挫折的不良认知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低是导致自杀的又一原因.本文针对大学生自杀心理提出预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前,自杀已成为全球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过去的50年里,自杀率上升了60%,全球每天平均有3000人自杀。几乎在所有国家,自杀风险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很多国家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自杀率最高。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老年人口的增多,我国老年自杀问题也日趋突出,老年人群体已成为我国自杀率最高的群体。几年前就已公布并被广泛引用的数据显示,我国5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自杀人数超过10万,占所有自杀者比例的36%。据2004年卫生部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4.
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2008年9月对湖北省京山县六个村的质性调研,以30年来发生的206起自杀案例为材料,文章对老年人自杀现象展开了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区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高得惊人,并且还在不断增高。结合转型期中国农村代际关系变动的特征,文章归纳了该地区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类型,具体分析了老年人高自杀率和高自杀比重的原因,并对老年人自杀现象的变化趋势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保险法中自杀免责条款一直是学界热议的话题,而在实践理赔过程中,被保险人自杀成了保险人免责的挡箭牌,自杀被保险人一律拒之于理赔之门外。从法理上说.被保险人自杀是否一律成为保险人的免责事由以及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自杀应否承担保险责任,本文拟围绕这两个问题略作浅析。  相似文献   

16.
日本自杀率在世界上处于较高水平,职场自杀是日本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此,日本政府制定了有关对策措施,开展了多种帮助雇员缓解精神压力、预防自杀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自杀     
圆子:我楼下住着一位处长,挺好的一个人,前些天突然自杀了。我非常想不通,他为什么要自杀呢?湖北武昌吾成吾成:对于自杀,我一直都没想通过———大好生命,为什么要自杀呢?唉!圆子自杀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自杀,这对于个人和家庭都是一种悲剧,对社会也是极大的损失。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自杀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本文从某高校大学生徐某自杀个案中,分析当前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日,许多大学校园中出现了学生自杀的事件。关于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有很多种解释。但是,从本质上说,到底是什么因素使他们放弃了生活的希望,这个内容值得我们深思。尽管自杀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但它是不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因此,我们不仅要找出大学生自杀的原因,而且还要对大学生自杀进行有效的干预,引导他们珍视生命,爱护生命,正确的看待生活。  相似文献   

20.
对大学生自杀风险进行分类,并重点分析性别、人格特质和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杀风险的预测作用,能准确地筛查出自杀风险较高的学生,进行重点干预和辅导,防患于未然。研究结果发现,就自杀风险而言,女生比男生自杀风险更大些;人格特质中的稳定和忧虑,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对高风险和次高风险组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潜剖面分析模型在自杀风险因子检测、不同风险类型的特征识别等方面适应良好、作用明显;大学生自杀与心理危机风险的检测内容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应将父母教养方式、个人成长经历、人格特质、生活应激、社会支持、抑郁情绪等多个相关风险因素纳入检测因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