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与赞美诗     
安徒生 《金色年华》2009,(12):58-58
祖母很老了,她的脸上都是皱纹,她的头发很白;但是她的眼睛像两颗星星,当它们看着你的时候,有一种温和慈祥的神情,这使你觉得很舒服。她穿一身厚绸子做的裙子,上面有大朵的花;她走动时裙子簌簌地响。她还会讲最好听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陶家平 《老年世界》2011,(13):23-23
王鹏和前妻李菲离婚时,曾就孩子的探视权达成协议。协议中载明孩子由王鹏抚养,王鹏一次性补偿李菲30万元,李菲从此再也不能与孩子有任何联系。离婚后,李菲拿着王鹏给她的30万元回了老家。王鹏以为她从此就不会再回来了。然而8个月后,李菲又回来了,并且还到法院起诉王鹏,要求每月探望孩子2次。在法庭上,  相似文献   

3.
供男友上大学,痴情女孩忘了共同进步 李菲1981年10月出生在安徽省阜阳市,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初中毕业后李菲考上了合肥科技学校,这是一所中专学校.在学校里,李菲结识了来自安徽巢湖市的阳光男孩王亚力,两人在一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没多久,他们确立了恋爱关系.  相似文献   

4.
连谏 《现代妇女》2009,(6):34-36
冯飘飘是个少语内向的女孩子,她总是穿了淡青色的绒布睡衣趴在晒台栏杆上仰望湛蓝湛蓝的天空,再要么就是摆弄一盆小小的雏菊,很多次,她红着脸对周小天说:我的雏菊该分盆了,分你一株吧?  相似文献   

5.
正纽约创业:女留学生化身"煎饼侠"1991年出生的北京姑娘李菲身材高挑、漂亮时尚,一双大眼睛里透着灵气。她的父亲是商人,母亲曾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演员。15岁时,李菲就去美国上中学,继而在纽约读大学,主修市场营销,辅修艺术史。留学期间,李菲做过很多实习工作,比如去纽约的一个中国皮影剧场演出皮影戏,到洛杉矶梦工厂做制片助理,还当过买手。2013年大学毕业后,她一直试着创业,卖过服装,还创  相似文献   

6.
罗伟 《当代老年》2013,(9):18-19
她是个不起眼的老人:矮小,苍老,还有些木讷。她在大学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水果摊。她不会吆喝,不会招揽生意,不会包装,更不会打广告。起初,没有什么人光顾老人的水果摊。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光顾此摊的人眼见多起来。一个,两个……到后来,竟然是成群结队而来。每人都提着大大一袋,欢喜而去。  相似文献   

7.
狴月 《职业》2009,(1):60-60
小米,15岁,山里少女,文盲,除了针线活啥也不会.她学着别人的样儿进城打工,没人要她.她看见路边有几个擦皮鞋的女人,就学着干了起来. 那天出摊时,小米被一辆破自行车撞倒了,骑车的是个醉汉.表袖和裤脚被挂破了两个大口子,她不能这样穿着烂衣服做事,就买了针线,在摊上缝了起来.不能脱下来缝,她就单手缝,走针如飞,很快就缝好了.几个过路客看愣了,一个女孩拿出件裙子问她:"你会织洞吗?"她看了看,见裙子只是挂了道三角口子,接过来就织,片刻功夫就织好了.女孩接过一看,惊呆了:小洞没有了,换成了一颗带有两片绿叶的红桃子,太妙了,位置也恰到好处,就像原配的精巧花饰!女孩给了她100元就跑了.  相似文献   

8.
笑话     
正光线的问题我问男友:"我穿这条裙子会不会显得很胖?"男友安慰我说:"可能只是光线的问题。你看,现在好多了。"我说:"算了,你还是把灯重新打开吧。"眼睛大家有女儿,一天早上我给她扎辫子。女儿:"妈妈,你知道我的眼睛为什么这么大吗?"我:"还用问吗?当然是因为爸爸妈妈眼睛都大呀!"女儿:"不是。"我:"那你说为什么?"女儿:"因为你给我扎辫子的时候,把我眼皮都拉上去了。"  相似文献   

9.
微言达意     
绝妙酷签名一个人时,善待自己;两个人时,善待对方。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潦草的人生,不需要打草稿。我可以掏心掏肺的去爱你,也可以没心没肺的放弃你。以前生米煮成熟饭女的就是你的人了,现在就算把生  相似文献   

10.
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身影打动了很多人,她就是轮椅画家--秦百兰.秦百兰是典型的东北女人,爽朗直率,她坐在你面前,不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画家,更像是一位热情好客的邻家阿姨.你更想象不到,作为一位残疾人画家,她那朗朗笑声背后,三十年如一日,辛苦作画的艰辛.  相似文献   

11.
染发     
李庆钢 《老年人》2005,(3):32-33
老伴一觉醒来,对 我说:“把头发染成板栗色,一定好看!”我吃了一惊,老花眼镜都差点掉了下来。“你以为你还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我没好气地 放 大了 嗓 音,“你 五 十 好 几了,顶着一头黄毛,不怕人家笑话?”老伴不急不躁,面带笑容“你这个老头子,就是少见多怪,孤陋寡闻。你瞧瞧,咱们社区像我这般年纪都有好几个染成黄头发了,不是一个比一个显得年轻吗?” 我本以为老伴只是说 说打个哈哈也就过去了。在我的印象中,她是 个守旧的人,电视 上 有 年 轻 妹 子露 着 肚 脐 眼跳舞,她都看不顺眼嘛。没想到 ,她雷 厉 风行 ,中 午 时 分 果真就顶着…  相似文献   

12.
永林垂头丧气地说:“我离婚了!”大家的眼睛都瞪圆了,因为这是谁也不会相信的事。大家都知道,永林和阿娟是最让人羡慕的。一开始永林追得好苦,后来两个人好的一个人似的。怎么结婚才一年就离婚了呢?我私下问他为什么,永林无奈地讲了起来:“我和阿娟是上大学时认识的。本来我们不是一个大学的,我学的是金融专业,她学的是英语专业。大三那年,几所大学搞联谊会,我和阿娟成了舞伴。我俩是第一次相识也是第一次跳舞,可我们配合得就像在一起练过多少年似的。那次舞会上,我俩大出风头,被大家戏称为舞帝和舞后。从那时起,我们相识了…  相似文献   

13.
三个爸爸     
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分开了,她被判给了母亲,是由姥姥一手带大的。她这里说的"三个爸爸",一个是姥姥口中的爸爸——太好,一个是妈妈口中的爸爸——与姥姥描述的完全相反,另一个则是她自己见到的爸爸——姥姥说:"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姥姥因为我没有"父爱"而格外地心疼我。看着邻居的父母双双拉着孩子的手  相似文献   

14.
上班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她匆匆忙忙地套上裙子,从家里走出来。为了赶时间她居然疏忽了整理衣着——她身后的一部分裙摆被窝到了裙腰里。这真的很尴尬。可她浑然不觉。即使来来往往有很多人盯着她看,她也毫不在意。因为相貌俊秀的缘故,素日就常有紧盯她看的人。她已经习惯了。“喂,看看你的身后。”她身后的一位年轻人忽然提醒她。她回头看了看,地上什么也没有。她白了他一眼,继续往前走。“喂,看看你的身后。”年轻人又说。她又回头看看,还是什么也没有。“讨厌!”她回敬那个看来是故意搭讪的年轻人。“看看你身后的裙子。”她蓦然惊觉。涨红…  相似文献   

15.
"从王益身上获益的大有人在,刘芳菲的区区200万其实什么都不是。"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真正赚到的是另一位主持人。她与王益恋爱期间,基金经理为她贡献了不少内幕消息。"这个官员很直接:"当明星容易,但你们能接受你的女儿未来每一年要跟100个不同的男人上床吗?"你有钱又怎么样,别人也有钱,即使你有钱,你的钱又不会给他们,谁稀罕你的钱,人家就是要睡,你们还想让孩子进这个圈吗?  相似文献   

16.
如果把戏当成了真实,受伤的肯定是自己。第一次见到楚青是在朋友的婚宴上,我是伴郎,她是伴娘。我是个相信缘分的人,当人们四散分别举杯时,我挤开人群走向楚青。楚青的笑,天真无邪,有一种童性的诱惑,尤其是那双深如潭水般的眼睛,令我心动。楚青和我碰杯,正欲举杯饮下,忽然像想起什么似地说:“请等一下,介绍一个人给你认识!”她从人群中拉出一人,对我说:“他叫童飞,是我男朋友。你?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我飘忽的心瞬间跌入谷底,一种沉重的失落让我失去了自信。我喉头发涩,语焉不详,最后只得交换名片了事。我不会怀疑自…  相似文献   

17.
洪武文 《当代老年》2007,(10):46-46
晨练当儿,几个老人在一起闲聊,甲满环忧伤地倒出了儿子千方百计“烤”他“老板油”的苦衷,乙说:“你有钱就大大方方地给儿子十万八万。”甲两手一摊:“我哪来那么多钱哩!”乙又说:“你在职时人家送给你的钱呢?”甲跳起来赌咒:“狗子收过人家贿赂!”乙也不示弱:“你收人家钱就是狗子……”两个人谈着谈着竟脸红脖子粗地吵了起来,弄得不欢而散。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见雪儿,是在大街上,她被一个骑车的毛头小子撞破了裙子,又窘又急的她追不上兔子一样逃跑的毛头小子,只好对着我停在街边的宝马车轮胎撒气。当我质问她这辆车什么地方得罪她时,她噘着嘴说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理由:“你这车锃亮如镜,把别人的尴  相似文献   

19.
在儿时的记忆里,从来没人敢欺负我,因为只要我一哭,哥哥就会像保护神一样及时地出现,他很黑很壮,就算同伴的哥哥在场,也没人敢和他较量。在我真正懂事后,才渐渐知道自己的哥哥是个"半傻子",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弱智"。上学后,我一直无法面对这个现实,为此,我多次和同学吵翻了天。他们只要喊一声"傻棒子,你妹子叫你",哥哥就会飞奔过来听人家摆弄。哥哥的  相似文献   

20.
正吵架是件极有技术含量的事。会吵和不会吵,结果大不相同。不会吵架的夫妻,多半都有个共同点:做不到就事论事。去老师家吃饭,做饭时,老师跟她老公吵了起来。老师做蒜泥黄瓜,她把蒜放菜板上用菜刀摁扁了剥皮,她老公看到,说:"你别摁,拍多痛快啊。"老师说:"蒜嫩,会拍碎。"然后,两人唇枪舌战,就"蒜应该摁还是拍"展开了辩论。最后的结论是:通常情况下,确实"拍"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