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泰州学派的性质、分化和消亡 ,认为泰州学派是以士人为主的儒家学派 ,王艮逝世后泰州学派产生了分化 ,王襞、王栋是其继承者 ,颜山农、何心隐等是其变异者 ,这些变异者是泰州学派消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简论王艮和泰州学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明清以来,我国史学界对王艮和泰州学派的评价众说纷云。有的认为他们是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和反封建的人民性的进步学派;有的认为他们是反映下层人民利益和要求的“王学左派”;有的则认为他们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把“王学”更向右发展了的反动主观唯心主义的学派。对王艮和泰州学派之所以有不同的评价,这是由于王艮和泰州学派的学说,既受着王阳明学说的重大影响,存在着一些主观唯心主义和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消极面,又对王阳明学说作了重大改造和发挥,有其独创性,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和反对封建专制进步性。这样,人们在评价时往往容易强调某一个方面,甚至加以夸大,而忽视另一个方面,以致不能  相似文献   

3.
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在明清朝代更替中并未消亡。明末,王艮学派的重要传人们英勇抗战,悲壮殉道。清初,五传弟子陈子龙死节,门生毛奇龄逃亡治学,成为精通经易礼乐文学史学的学术大师。李堞、邵廷采等南北学者拜其门下求学,又各自收徒授学,有名可考的传人达100多人,王艮学派因之延续传承,王艮学说的精神要义在颜李学派中变化传承。康熙末年朱熹理学当道,雍乾年间丈字狱愈益猖獗,王艮学派生存维艰,在清代传承150多年后,于嘉庚初年沉入历史。  相似文献   

4.
大成学是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提出的关于“外王”的思想学说,该学说的创立,使其思想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为泰州学派以及士大夫服务社会,普及儒学,提供了新途径。其主要内容是尊身尊道和立师道等,它体现了王艮的价值取向和独立人格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英雄精神与保身思想的结合。该理论的实践与发展,对于社会向近代转型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王艮为首的泰州学派在晚明启蒙思潮中起了先锋的作用。他们突破封建礼教、程朱理学的束缚 ,在晚明掀起了人文主义的文艺启蒙思潮和科学启蒙思潮 ,对明末清初以及近现代的启蒙运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王艮是启蒙思潮的先躯 ,李贽是启蒙思想的旗帜 ,泰州学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第一个启蒙学派  相似文献   

6.
乐(luo)是孔子思想的一大特点,也是宋明儒学探讨的重点。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将乐与修养、天命、日常生活态度联系起来进行论述,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自己对乐的理解和体认,由此可见其修养方法、生活态度、道德境界以及泰州学派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王艮(1483——1541),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县)人。他是明中叶一个贫民出身的学者,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对于王艮思想的评价,学术界观点严重分歧。一种观点认为,王艮的思想是“大官僚大地主的思想”,“是明代中叶的武训”,“只有麻痹广大人民革命意志,没有任何进步意义。”另一种观点认为,王艮是劳动人民的代表,其思想是“异端”,有叛逆性。笔者认为王艮是明代中叶市民等级的代表。他的世界观、政治论、道德论充满着矛盾。本文试图对王艮思想的二重性作一初步探索,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8.
王艮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百姓日用之道”是王艮哲学思想中著名的观点。根据王艮《年谱),“百姓日用之道”是王良四十至五十岁期间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讲学内容。这一时期是王良学术活动最活跃的历史时期,王良从四十岁时“遂思整车束装慨然有周流四方之志”,在以后的十年内,渡黄河、抵京师,四往会稽、三如金陵,会广德、至孝丰,迎丧桐庐、会讲泰州.足迹所至竭力宣传自己的思想,以至于“四方从游日众”、“六馆之士皆悦服”。可以说,这一时期是王艮学术活动的黄金时期。同时,这时期也是王艮思想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王…  相似文献   

9.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下游北岸,与苏州、无锡、常州、镇江隔江相望,是长江三角洲15座中心城市之一。1996年8月,江苏省调整行政区划,原扬州市一分为二,组建地级泰州市,下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4市和海陵、高港2区,总面积5793平方公里,人口504万。2004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创建市以来最好水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5.2亿圆,财政收入86.5亿圆。泰州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自古有“凤凰城”之美誉。书法评论家张怀、教育家胡瑗《、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评话宗师柳敬亭“、棋圣…  相似文献   

10.
王艮(1483~1541),字汝止,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学者称他为心斋先生。他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对王艮思想的评价,学术界历来存在不一致的看法。有人说他利用王阳明“心”学的某些范畴,加以改造、发挥,实际上自立门户,因而是一个假的阳明学派;  相似文献   

11.
辽金时期的泰州不仅是一个军事重镇,而且它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着重要地位。泰州的设立为加强辽金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联系,起了极其重要作用。本文试通过考古资料及史料记载,对辽金时期的泰州基本情况进行描述,以期对东北地方史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以王艮为旗帜的泰州学派致力于儒学民间化。儒学民间化是消解儒学生存危机、推进儒学发展的新路数。问题是,王艮为什么要提倡这个发展儒学的路向?它的思想基础、价值理念是什么?它的实践理念与实践途径又是什么?本文希望通过对王艮所倡导的"儒学民间化"蕲向的较全面的探讨,以期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泰州儒学是泰州儒家思想的总体称谓,是泰州特殊的文化现象.历史上的泰州,儒学思想繁荣,儒家辈出,并在宋、明、清三个时期形成了三次儒学发展峰期.泰州儒学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泰州本土的孕育.古泰州傍海、临江、近淮的自然环境,以及吴楚夹击、南北交融的文化背景和盐业、农业发达的经济,为泰州儒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泰州儒学打上了泰州的烙印,所以泰州儒学具有重立本经世、重主体精神、重百姓日用、重自主创新、重至善仁和等泰州特征.  相似文献   

14.
明朝中叶,正当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封建思想统治出现危机的时刻,泰州安丰场(今属东台市)的王艮,创立了一个在中国哲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泰州学派。他们“入山林求会隐逸,过市井启发愚蒙”,从事“布衣出头倡道”的学术活动。他们到处讲的是儒家经典,实际上却“时时欲飞”,“不泥传注”,造成了“掀翻天地”,“非名教之流所能羁络”的局面。有些人则说王艮一派人把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更向右发展了”,其“地主阶级立场十分鲜明”;“其思想本质是反动的”,“社会作用也是消极的。”为什么学术界对王艮思想的评价如此大相径庭?我认为在复杂的历史条件中形成的王艮  相似文献   

15.
王艮,在中国哲学史的著作中,一般是不提的;即使偶有提及,也是否定的,说他既是唯心的,又是反动的。我以为这不但对王艮来说是不公正的,而且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和传统文化的继承来说也是有害的。作为王阳明的学生和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在当时就有很大影响,诚如黄宗羲所说:“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即使在今天,他的思想,特别是他的人生哲学,对我们也有不少启发。哲学,不仅是本体论、认识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人生意义的探求。而  相似文献   

16.
安身思想是王艮"格物"理论的延续.王艮的"格物"说并未停留于修齐治平的儒家传统思想,而是融入反映时代特点的新内容,鲜明而大胆地提出了更为关注自我、关注人自身的"安身立本"说,阐发了保身、尊身等一系列思想,表达出一种强烈而自觉的拯民救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泰州后学急人之难的侠义精神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从历史维度看,传统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积淀;从地域维度看,传统文化是由不同地域文化相互交融而构成的产物.泰州有着特殊的区位环境--处于吴越文化、楚汉文化的交汇点;有一个特殊的社会变迁和积淀过程--多次接纳外地人口的迁移,所以,泰州区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吴楚南北文化的影响.但由于泰州历史上处于长江的最下游,且泰州一直是发达而平安的地区,所以,泰州在接受南北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了上江文化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艮的良知思想继承了王阳明良知思想中的某些内容,在很多方面又有所发展,特别是增添了良知思想的平民化特色。这种良知思想经过泰州学派的发展,对明末的人性解放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清代泰州地区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以水、旱灾害为主;水、旱灾害连年发生,甚或交替发生;灾害发生总频率高,除水旱灾害外,其他灾害发生频率低;灾害类型在地域上有差异,水灾集中在下河地区。地形、气候、黄河南迁、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清代泰州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清代泰州地区自然灾害对百姓生命财产造成损害,引发饥馑和物价上涨。蠲免、赈济、抚恤是清政府对泰州地区自然灾害发生后的主要救灾形式。  相似文献   

20.
古称吴陵的江苏泰州地区的戏曲文化,作为泰州地域文化的突出代表,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除蜚声国内外的“梅桃柳——戏曲三家村”外,明清时期泰州地区众多的昆曲家班可谓泰州戏曲文化史上最辉煌的一幕。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前期,泰州地区曾出现过十多个昆曲家班。一定程度上使得明末至清中前期的泰州,成为地区性的昆曲创作与表演中心,谱写了泰州戏曲史的一代传奇。根据目前可见部分地方文献和中国戏曲史料,可对明清泰州地区昆曲家班及其主人、形成原因及对后世之影响等作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