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翼小说中女性的成长叙事,虽深受"革命+恋爱"公式的影响,但却无法用一种单一的模式来统辖,因创作者的性别差异而在文本中呈现复杂面貌。从成长视角探究左翼小说中女性的成长经验、生存状况、精神追求、价值观念与自我建构,有利于从性别视阈折射社会环境和时代文化特征,并挖掘女性成长背后隐含的性别权力与公共政治是如何介入并影响、改造女性成长叙事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40年代 ,男、女作家的小说创作在塑造现代女性形象时是两种文本、两种声音。同是女性对个人的坚执 ,男作家看来是自私、残忍 ,女作家看来则为对自我的尊重 ,对自由的尊重 ;同是女性对欲望的狂炽 ,男作家看来是淫荡 ,女作家看来则是自我生命成熟的标志 ,自我生命意识的张扬。男作家看来 ,如此 ,女性解放走上了反面 ,女作家看来 ,如此仍不够 ,仍不足以撼动男性中心世界的根基 ;男作家的创作有一股郁结之气 ,女作家创作则让人感到世界荒凉。对于人们进一步思考男权社会里女性处境、地位和命运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脱去财经小说的外衣,梁凤仪的小说从一定意义上更像是女性成长小说。小说中的女性大都从被父权文化强行塑造的"懵懂幼稚期"走向女性的成熟,其中总是伴随着来自父权制内部的强有力的打击,以此唤醒女性觉醒。她们经受了成长中的困厄,从而对父权制意识形态形成自觉疏离甚至反叛,最终在富于勇气的挣扎和奋斗中重新建构了性别自我。从女性幼稚期的依附性存在,到经历困厄后借助商战成功来获得命运翻转,在小说中呈现为情节和结构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4.
近三十年来,女性作家在书写成长时倾向于以个体真实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为原型,以自叙传的叙事方式来摹写与虚构“我”的成长故事,表现“理想的自我”与“体验的自我”之间的反差。在成长叙事中,主体性别意识的自觉往往与真实的历史情境相融合,女性成长文本与作家的现实经验构成一种相互指涉、相互映照的关系,使自叙传这一叙事方式呈现出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成长”无疑是人类一个永恒话题,“成长小说”这一文类的创作及研究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诠释。此类小说最早出现在德国并繁荣于英美,国内也不乏此类小说的创作,余华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等表现了“生理的无知”、“精神的孤独”、“亲情的残缺”这些成长主题,但与歌德《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这一经典范本相较,又具有成长主体自觉精神缺失、成长“在路上”以及采用“单线型”叙事模式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成长小说作为中国式的重要小说类型之一,是现代性语境下产生的关于成长问题的文学想像和文学表达。从主人公的成长状态和过程进行考察,中国现代成长小说出现了三种叙事类型:在路上的成长迷梦、被放逐的成长幻灭和到达"远方"的成长神话。同时,文本中的成长主人公也出现了三种形象类型:迷梦型成长主人公、幻灭型成长主人公和神话型成长主人公。  相似文献   

7.
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涵盖非裔、西语裔和印第安裔女性成长小说等不同类型。当前国内外对美国当代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的研究方兴未艾,但其内涵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文章通过对三部代表性作品即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芒果街上的小屋》和莱斯利·马蒙·西尔克的《黄女人》的具体分析来揭示该类型小说的深刻内涵,旨在把握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成长过程中的一般性特征,并发掘其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女性小说对女性理想、社会地位、生存状况以及自我价值的描摹,引发了海外译者与出版媒介的广泛兴趣。新时期女性小说的英译成果逐渐增多,呈现多元化的传播样态。从接受情况来看,海外学者从西方女性批评理论出发,着力于探究新时期女作家作品里女性解放、欲望表达以及话语权力,而域外大众读者也从当代女性书写中了解多元的文化社会形态与独立的个体心声。但受限于“东方主义”式的凝视,女作家作品里的审美元素在某种程度上被高高在上的西方话语遮蔽,其更多文本价值有待在今后的海外传播中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9.
玛雅·安吉洛是当代美国文坛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她的自传体小说《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继承并发展了美国黑人士性文学,展现了黑人女性在种族与性别的困境中经历艰辛与屈辱并顽强成长的过程.以成长小说理论为基础,能够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小说所折射的黑人女性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10.
九十年代女性成长小说表现的是生理和精神上不成熟的女性从"他者"境遇走向女性主体性生成的过程.这一成长过程也是女性从非本真的日常生存状态超拔出来,走向本真生存方式并获得本真自我的过程.成长女性的孤独心境、逃离意识以及创伤情态,为女性以个体方式展开的主体性建构提供了特定的心灵际遇和深邃的存在体验.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2007),并通过主人公布里奥妮的成长以及其在成长过程中对外界的认知来探讨这部小说的成长主题。根据科恩《自我论》中所揭示的成长小说主人公的心理发展阶段,本文着重分析了女主人公布里奥妮在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生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她所造成的影响,分别探讨了布里奥妮在这三个阶段中的自我定位、个性特征的变化以及其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揭示了一个人从无知少女到成熟作家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2.
"约瑟故事"是一个传统的男性成长故事,目前国内尚未有系统探讨该成长模式与西方男性成长小说模式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约瑟故事"的成长主题、成长形象、成长过程、成长性格、成长环境等几个方面影响到西方男性成长小说创作模式,并都试图以信仰追求来启示在成长中塑造健全正常人格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13.
斯蒂芬.克莱恩的小说《红色英勇勋章》是美国文坛的经典之作。克莱恩本人也成为19世纪末以来备受关注的作家之一。评论家们从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等多个角度来分析这部小说。但对于这部小说的成长主题研究还很有限。在现代美国小说研究中,对成长主题的探究为研究人物及其所面对的周围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成长小说通过捕捉主人公一系列成长过程的事件,展现人物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小说《红色英勇勋章》便是最好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4.
简·奥斯汀是时值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英国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体现了女性话语的优雅。在小说中,言说自我的女性话语,既是作者理性优雅的表述,也是女性气质、女性形象的优美勾画和对女性身份的探寻。其不同于男性话语的女性话语,充满了超乎于物质与世俗之上的自我和“他者”的精神情感交流,其中的女性的自我,包含着关爱人类的宗教情怀和母性温柔。现就奥斯汀小说的女性意识作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赫斯顿的众多作品中,<他们眼望上苍>是拥有读者最多的一部,但目前尚未有研究系统探讨该小说与成长体小说传统的关系,该小说对欧洲成长体小说传统即有继承也有超越.从成长体小说的角度解读<他们眼望上苍>,分析主人公珍妮的成长过程,她的成长故事是非高女性成长的典型.  相似文献   

16.
成长的悖论:觉醒与困惑——成长小说视角下的苏比与阿Q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长小说亦称启蒙小说,它将成长隐喻为从"天真"走向"经验"这一孤独而艰巨的历程。从成长小说的角度来分析,主人公苏比(《警察与赞美诗》)和阿Q(《阿Q正传》)都经历了从天真、顿悟到幻灭这样一个觉醒与困惑的成长历程,而觉醒与困惑是文化上的一种悖论。这一悖论从小说的社会背景、民族心理和文化层面得到了相应的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的英国文坛,E·M·福斯特一直被誉为著名小说家,其《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他最为清新乐观的一部小说,也一直被广泛地从多角度进行过研究。本文主要从女性成长小说视角进行分析,指出女性成长小说的特征在女主人公露丝身上有着深刻的体现,她在充满曲折的成长道路上寻求自我价值和精神自由的觉醒的过程,构成了一部独特的女性成长小说。  相似文献   

18.
《铸剑》:心理成长的隐喻抒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铸剑》是一篇心理成长小说,其艺术魅力在于社会主题与自我表达的完美融合。在文本表面社会复仇的叙事框架下,隐藏着鲁迅饱尝现实黑暗,由最初的善良优柔而日益愤世冷严的心理成长历程。"眉间尺"与"宴之敖者"分别是其"原初自我"与"社会自我"的隐喻化身,两个"自我"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相互冲突与奇特共存,对理解鲁迅作品及其丰富复杂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成长问题作为一个文学主题,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悠久的创作传统。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心里成长的关键阶段,研究成长小说对于青少年的培养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等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基于当前文学呈现大繁荣多元化的态势,研究成长小说就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从成长小说的界定入手,分析了成长小说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着重从文学史的角度追述了美国成长小说的嬗变轨迹,勾画出美国成长小说的整体面貌和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0.
约瑟的故事是《圣经.旧约.创世纪》中篇幅最长的故事之一,记述了以色列的先祖雅各的儿子约瑟从小时候被他的哥哥们出卖,后来转卖到埃及为奴,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身居高位,最后保佑家族繁荣昌盛的故事,是一部具有成长小说特色的小说。在一般的成长故事中,情节是比较松散的,而在约瑟的成长经历的叙述中,关联性是一个重要的特色。在他的成长经历中,许多事例都是前后相关的,并且构成约瑟成长故事中的一个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