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帝俄霸占哈尔滨市政的历史始于中东铁路的修筑,其进程是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营运而同步进行的。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中东铁路工程局阶段、中东铁路管理局阶段和“哈尔滨市自治公议会”阶段。一、中东铁路工程局阶段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在华利益的增强,引起了德、俄等帝国主义的不满。俄国政府为巩固其在华利益,增强掠夺能力,加紧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筑,并单方面决定西伯利亚大铁路由中国境内通过,并于1895年8月强行派员进入我国东北勘测线路。1896年6月3日沙俄政府胁迫清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密  相似文献   

2.
《学问》2010,(2)
<正>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刘冬梅所著的《1905-1911年清政府的联美制日政策——以东北问题为中心》一书,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首次全面、系统地勾画了日俄战争后,清政府围绕东北问题运作的以联美制日为核心的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3.
刘焕明  周彦 《学习与探索》2005,14(1):160-163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目的,是企图吞并朝鲜,进而最终独占“满洲”的重要战略基地的旅顺和大连。战争结果虽如愿以偿,但竟因以俄国为首的三国干涉,不得不还辽于清政府;同时,俄国又插足朝鲜,严重威胁着日本在朝鲜的特殊地位,甲午战争的主要目标并未实现。于是日本于甲午战争十年后,为了再次实现其“大陆政策”既定的侵略目标,通过战争打败了俄国,从俄国手中夺回了辽东半岛,巩固了其在朝鲜的特殊地位,并获得了“南满”铁路的占有权和经营权。  相似文献   

4.
《学问》2015,(4)
在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当日军侵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之时,各地人民群众为了保家卫国,维护民族尊严,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以不同形式、不同规模进行了抗日斗争,给予日军沉重打击,表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5.
中日围绕新奉铁路权益的交涉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王铁军新奉铁路(现北京—山海关—沈阳线沈阳至新民段铁路)是在原清政府的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886年清政府从轮船招商局购买了唐山至胥各庄铁路线,成立了开平铁路局,同年,清政府将该路从胥各庄部...  相似文献   

6.
鄢洪峰 《社科纵横》2010,25(8):118-120
曾纪泽作为晚清驻英法俄三国公使,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中法越南争端问题交涉期间,他审时度势,采取了备战促和的谈判策略,努力去维护国家利益。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最终中法交涉以中国妥协退让而告终。通过对比李鸿章与曾纪泽的不同外交策略,可以找到晚清政府此次交涉失败的根源。同时,中法越南争端也反映了此一时期中外关系的发展脉络和晚清政府的外交态势,为清政府更好地开展外交活动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7.
1897年、1898年,清政府首次应邀派员参观日本陆军次高级别、最高级别军事演习,成为清末中日交流新渠道的开端.出于重修中日关系、介入清朝军事改革、谋取扩大对华影响的目的,日本方面打破常规邀请清政府派员参观军演.面对日方的热切邀请及国内外局势的重大变化,清政府对待观操的态度,从谨慎地维持邦交转变为积极地务实学习.清政府的态度变化,在观操员赴日观操、考察的具体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通过两次参观日本陆军演习,清政府与日本的交流尤其是军事交流日益密切深入.  相似文献   

8.
复旦投毒案     
《青岛画报》2013,(5):5
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接复旦大学保卫处报案称,复旦大学枫林校区201 0级硕士研究生黄某自4月1日饮用了寝室内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身体不适,有中毒迹象,正在抢救。经查明,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4月1日上午,黄某饮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救治无效于4月16日去世。4月11日晚,公安机关依法对林某实施刑事传唤。4月12日,林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4月19日,上海警方以涉嫌故  相似文献   

9.
《马关条约》百年后的日台关系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刘江永100年前,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从中国手中霸占了台湾。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对台实行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才告终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又过了50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日俄战争日本在辽东半岛租借地设立的关东都督府为研究对象,以档案文献资料中记录的关东都督府对东北调查文献为研究中心,探讨了关东都督府对中国东北军事、农业、工业、矿山、森林资源、交通、货币金融等方面的调查规模、范围及东北调查背景.  相似文献   

11.
孔颖 《日本研究》2006,(4):90-95
“觇见监狱之实况,可测其国度之文野。”清末,西方列强以清政府狱制不及西方国家为借口,阻碍清政府与西方列强放弃关于领事裁判权的谈判。为此,许多有识之士走出国门,游历考察西方国家的狱制,以期改革清政府的监狱制度。游历较之留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中日本狱制考察与清末狱制改良,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以近六十本东游日记(清末官绅日本考察日记)为第一手资料,着重考察清末新政时期的日本狱制视察之全貌。在上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一个结论:清政府对日本狱制的考察,在清末狱制改良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连市金州区位于辽东半岛南部,濒临黄渤两海.金州地区历史悠久,建置始于汉代,汉元封四年(公元前107)设沓氏县,属辽东郡.唐代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辽代置苏州,属东京道辽阳府.金代末年,升为金州,为金州名之始.元代置金复州万户府.明代置金州卫.清雍正十二年(1734)设宁海县,隶奉天府,道光二十三年(1843)升为金州厅.1913年2月,中华民国政府改设金县,隶属奉天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金县.1987年4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  相似文献   

13.
营口开港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东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订立,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根据《天津条约》的规定,牛庄被迫于1861年4月开埠。1861年5月,英国第一任领事密迪乐在与负责牛庄通商事务的山海关监督瑞麟的交涉中,以“牛庄距海口甚远”和停轮不便为词,进行无理要挟,“情近骄恣”。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无能,英国于同年6月11日强行在营口设立领事馆,但对外仍用牛庄的旧名。继英国之后,俄国领事官孟第等三人,也“乘小舟到岸”,“察看”通商情况。外国洋船奏准在港口的东弓湾停泊。营口开港,显然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以不平等条约为护符而获得的特权,另一方面又超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范围而强取的权利。它充分地暴露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强盗行径。  相似文献   

14.
香港(包括港岛、九龙和新界)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世纪,英国分三步侵占了香港地区:鸦片战争以后,英国侵略者于1842年8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岛;1860年10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正式割占了香港对岸的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司;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英国帝国主义又强迫清政府于1898年6月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了沙头角海至深圳湾最短距离直线以南、界限街以北广大地区、附近235个大小岛屿以及…  相似文献   

15.
浅议当前的中日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关键问题。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日本不能正确对待台湾问题,日本霸占钓鱼岛问题及东海大陆架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三大障碍。应正确评估、准确定位和认识当前中日关系中的各种问题,并善于应对。历史已经证明,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战则两伤”。应相互“与邻为善”,共同构筑2 1世纪中日两国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满州移民政策看日本的侵略本质徐业滨满洲移民政策是20世纪初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采取的一种殖民政策,是日本帝国主义制定并实施的一种企图永久性地霸占满洲、吞并中国,称霸亚洲乃至世界的一种侵略政策。这种政策从其产生、发展直至贯彻实施无不体现着日...  相似文献   

17.
《今日辽宁》2011,(5):10-13
1911年(农历辛亥年),在经过4月广州起义、10月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垮台。12月,孙中山先生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帝被迫宣告退位。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促进中日两国学术交流,扩大东北地区在国际上的影响,加快辽东半岛对外开放的步伐,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将于1992年9月25日至9月29日,在沈阳举办《中国东北与日本》国际学术研讨会,除国内学者外,尚拟邀请日本、港台地区的学者参加。会议的议题分为三个部分:(一)古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主要从历史角度,说明东北早在远古时代就已与日本通交。特别是渤海国与日本的交往,更为中日文化交流增添了光彩。(二)近代中国东  相似文献   

19.
<正>1894年7月25曰,中日在黄海打响了丰岛海战,拉开了甲午战争的序幕8月1日,全国对日宣战,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战前备战不足,协同作战不力,仅以北洋水师应战日本举国:至威海卫一战,清同败局已定,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军乘势沿岸线南下,所过之处清军无力抵抗,只好以一纸《马关条约》求和,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中日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不仅付出了北洋水师将士生命的代价,国运中衰,海权、航权尽失;更助长日本对华扩张的野心,为后来日本全面侵略中国提供了"前车之鉴"甲午之于中闻,失败之惨痛,教训  相似文献   

20.
蔡锐 《日本研究》1991,(1):55-58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发动的一次大规模对外侵略战争,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在这次战争中,“蕞尔小邦”日本战败了“天朝帝国”清王朝,对两国社会以及远东国际形势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彻底暴露,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战败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