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探讨保路运动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但萧功秦先生"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保路运动",使用的某些分析方法、论据、观点值得商榷.从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看,反帝反封建是现代化的必要前提;从当时历史实际看,确实存在夺路与保路、卖路与爱国之争;"四国银行借款合同"仍属不平等协定;保路运动并非"经济排外主义+地方主义+立宪派";以保路运动为先导的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四川保路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次伟大群众运动。在保路运动发生、发展和全川武装大起义的整个过程中,四川立宪派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今天,对这个角色进行一些具体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反正前后》更像是一篇政治性的时代读物而不是回忆录 ,书中作者对辛亥革命那一段历史的看法有其独特的价值。如认为四川保路运动是鸡公车时代的革命 ,有盲目破坏的一面 ;当时成都的新式教育是不堪记叙的 ;铁路国有政策是激起保路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租股问题是保路运动的核心问题和同志军起义的根本原因 ,等等  相似文献   

4.
四川的保路运动,是辛亥中国資产阶級民主主义革命底一个部分,同时也是辛亥中国資产阶級民主主义革命在四川的另一种表現形式。作为保路运动导火线底川汉鉄路的集股自办的意义,立宪派在保路运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同盟会革命党人掀起的全民性起义,都是值得我們探討的。本文就是試图从这几方面作出初步的研究,以說明四川保路运动在整个辛亥资产阶級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中所占的地位,提供史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5.
1905年以美国要求承办浙赣铁路为契机,浙江绅商申请浙路商办,奉旨奏准.浙路完全商办和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所订立的苏杭甬铁路草合同相冲突,为了保护路权、主权和自身利益,浙江绅民掀起了长达六年的保路运动.由废约纠葛而始的反帝斗争,继而发展为集股拒款、反侵略同反卖国斗争交织在一起的风潮,最终以反罢汤运动、与清政府公开对抗并取得胜利而告终.在保路运动过程中,地方和中央的矛盾不断升级,斗争矛头最终由反帝转向反清.在浙江保路运动过程中,绅商民各阶层参与不断扩大化,加大了各阶层与清政府的离心力.浙江保路运动成为决定辛亥革命人心向背的重要因素,最终为浙江的辛亥革命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6.
四川保路运动时期四川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对峙——兼论清朝覆灭的原因刘正祥徐精鹏太平天国以降,清王朝的政治构架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央权威不断受到地方权威的冲击和挑战,中央政府式微,督抚擅权专用,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此种情势在辛亥革命前爆发的四川保路运动中表...  相似文献   

7.
对于辛亥年(1911)四川保路运动中牵动全国舆论的赵尔丰,学术界的既有相关研究,历来忽视他曾经被保路报刊和保路话语誉称为“福星”、建构为“爱民”形象.赵尔丰确实曾经对四川绅民的保路诉求深表同情、支持而屡次为之向朝廷代奏.但他早在四川保路运动发生前,就已得有“赵屠户”诨号,且在官场语境中与其“能臣”形象相联系.辛亥年七月十五日(1911年9月7日)他因受清廷谕旨严厉逼压而制造成都血案,以其再当屠户之举,自毁“爱民”形象.其后赵尔丰一边镇压民众,一边通过白话告示等力图重建“爱民”形象,及至在拥有重兵的情形下同意四川独立;但最终仍因当过“屠户”的血账而被杀,其“爱民”形象的自我重建遂告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8.
社会动员对于任何一场大规模的社会运动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以来中国所发生的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这次革命的爆发与社会动员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作为辛亥革命导火索的四川保路运动之所以能够从文明争路发展为武装起义,除了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外,更与成功的社会动员有着密切的关系。四川保路运动社会动员与历史上传统的社会动员既有继承关系,但更主要的是还体现了时代的创新性,这是一种在现代化背景下所开展的社会动员,其领导者、动员方式、动员内容都有着根本的区别,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对其后的各种社会动员都产生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由四川有关单位举办的学术讨论会,于八月八日至十二日在成都举行。来自北京、上海等五省市和四川的研究辛亥革命史的学者、爱好者及档案工作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共收到论文、资料六十五篇。与会者遵循党的三中全会和六中全会精神,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孙中山的伟大历史贡献、四川立宪派在保路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会党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四川保路运动的经济原因和若干历史人物的评价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次会议表明,四川辛亥革命史的研究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和长足的进步,并初步形成了一支研究队伍。现将这次会议讨论中争鸣的一些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它深刻的社会的和历史的原因,而作为这次革命的直接导火线則是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及其所引起的广大人民的保路运动。盛宜怀是当时清政府制定并貫彻铁路国有政策的邮傳大臣,在势如燎原的保路运动中,他自然要受到万人唾駡。作为清末买办官僚头子,他扮演了促进革命爆发的一个主要反动角色,并不是偶然的。他是近代中国早期的官僚資产阶級的一个典型代表,是帝国主义势力和清朝反动政权相結合的化身之一。他和袁世凱都是李鴻章一手提拔的。袁世凱主要在軍事上、政治上繼承了李鴻章的反动衣鉢,盛  相似文献   

11.
湖湘文化创新与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是一个经济上欠发达、地理上相对封闭的内陆省份。但千百年积淀的湖湘文化赋予了湖南人一种经世济用、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正是这种精神特质,使湖南人在文化产业的认识和实践上先行一步,从而较快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章全面的分析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历史上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创新以及提出了基于湖南实际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湖南地方立法机关适应省域经济发展要求及财政工作的现实需要,制定了大量地方财政法规与财政规章。湖南地方财政立法还存在政府财政规章偏多、地方财政法规和财政规章的配套衔接不畅、立法程序欠完善等不足。应进一步健全地方经济立法程序,理顺地方财政法规和财政规章的关系,做好地方财政法规和财政规章的衔接与配套工作。  相似文献   

13.
近代湖南绅士是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颇具影响力的特殊社会群体,曾国藩纠合失意绅士而组合成的湘军跨越省界,铁蹄所及“南至交趾,北及承德,东循潮汀,乃渡海开台湾,西极天山、玉门、大理、永昌,遂度乌孙,水属长江五千里,击柝闻于海,湖南兵威之盛,未有过此者也。”①不仅造就了下层绅士以军功显赫于世,而且也造就了大批军功绅士,从而突破了“湖南人物,罕见史传”的惯例,导致了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吾湖南绅士之权力,其强盛实在诸行省之上”②的特殊现象。一湖南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在民族迁移、融合的变迁过程中,由于湖南一直远离全国的政治…  相似文献   

14.
南社是一个地域特征十分明显的文学社团,其社员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广东、湖南四省。湘籍作家在人数上虽不占绝对优势,但在南社的成立、发展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南社内部发生派系争端时,湘籍作家顾全大局,坚决支持南社主任柳亚子,维护了南社的统一。湘籍作家和吴籍作家分别选择了“言志”和“缘情”的诗学思想,并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同揭橥了南社的诗歌宗旨。在文化思想上,湘籍作家率先拉开了批孔的帷幕,从文化层面上追索国贫民弱的根源。湘籍作家的创作实绩在南社中也占有很重的份全,这从集中表现南社文学成就的二十二集《南社丛刻》中便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影响最大的地域性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它的出现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但其成长又遵循着一定的规律。顺时跟进、事业锻造、地域熏陶、教育开发、人和凝聚、经验培育、领袖带动是其成长的基本规律。研究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成长规律,对于今天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湘菜名称英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欣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3):128-129,148
本文对湘菜名称英译初探,简析其英译之不足,提出较为合理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代史上,湖湘文化和湖南精神“有口皆碑”,叫响神州,声闻世界。却不料在时移物换的二十一世纪初,湖南精神又见诸国外报刊,且议事铿铿,发人联想,故特摘要供赏析,并浅探其源,以抛砖引玉。2001年9月2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发文:《湖南精神:惟楚有材》,首先介绍道:“湖南不属于可以先富起来的东部沿海省市,好不容易盼到要大力开发西部了,位于中南部的湖南又不在扶持之列。但是,6500多万湖南人可没泄气。”文章接着例举长沙“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远大空调有限公司”从零做起、一再强调独创精神的事迹说:…  相似文献   

18.
湖南发展低碳消费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低碳消费是指在生活消费领域中,人们购买和消费符合低碳标准的产品或服务,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降低污染、减少浪费的一种节约型消费模式.湖南发展低碳消费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政府的示范作用有待加强;居民的认识误区有待彻底消除;湖南居民低碳消费意识不强;湖南低碳消费品不足.构建湖南低碳消费模式要全方位构建低碳消费文化,包括大力开展低碳经济的教育培训,广泛开展各种节能宣传活动,积极开展低碳城市的示范试点工作,坚决抵制西方消费主义文化;要加快建设废旧物品回收制度,包括加快建立湖南废旧电池回收制度,尽快建立长株潭城市群垃圾分类回收体系,逐步建立湖南废旧家电回收体系,不断推进国家废旧汽车回收制度建设;要有序开展八项低碳消费行动,包括低碳出行行动,"绿色消费积分"行动,政府机关节能行动,一次性用品消费限制行动,绿色照明行动,绿色装修行动,废旧电池回收行动以及垃圾分类回收行动.  相似文献   

19.
人是历史的主体,区域形象的塑造者和第一构成要素都是人,因此,了解湖南历史形象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弄清湖南人曾经以怎样的一种群体姿态出现,他们的历史形象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三湘大地上成长起来的杰出学者,杨树达先生治学道路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晚清湖湘汉学的学术传统。在北京任教的17年问。阅读了大量湘籍先贤的学术著作,对湖湘学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又和当代湘籍学者频繁交往。十分留意湖湘学术的最新发展。民国《湖南通志》纂修期间,参与了《艺文志》的撰写工作,对清代滟学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