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解释学作为理解的学说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富有启迪性的视角,理解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原理告诉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出现多样性是必然的,也是有益的.当前我国哲学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存在着两个严重偏离现象:一是割裂自然与社会的整体性;二是体系哲学的理解方式.正是这两种偏离导致了不同体系的无休止的争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解释学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解释学的视野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解释学意识的觉醒首先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的。我们应当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确立科学的解释学意识,并以此来反思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这样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解释学哲学化的缘起——狄尔泰与解释学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解释学发展进程中,狄尔泰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从其生命哲学出发进行历史理性批判,试图为人文科学奠定方法论基础,这便是对精神进行理解的解释学.他把历史看成文本,理解是对历史的理解,也就是对精神、生命的理解,同时也只有通过理解这一方式,人才能把握历史.他的解释学理论承继了一般解释学的形式,把解释学引入了历史观,使得解释学哲学化,直接开启了哲学解释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4.
理解作为哲学解释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为人理解其对象,对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理解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教育作为人类有意义的活动,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和方式解释,把人类的历史经验与时代的现实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从而生成意义。而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理解所生成的意义,意义彰显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5.
翻译理解的哲学解释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见、效果历史、视界融合是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的三大原则。翻译活动中出现的成见的限度、理解不可还原对象、理解不可穷尽对象等问题,可以从哲学解释学的原则与范式中找到解答方法。这样,可以促进翻译活动的动态操作性,并解释传统翻译观中难以解决的种种矛盾。  相似文献   

6.
从解释学的视城看,神秘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对天地万物生命的诗意理解和诗性解释,是人类心灵运用直觉方式与神秘的自然力量进行的对话和沟通.可以说,中国诗学解释学注重理解的整体性和内向性,崇尚阐释的空灵性和超越性,讲求创作和鉴赏过程中的神秘体验与直觉感悟等都与神秘主义话语的大量运用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7.
理解与对话是哲学解释学的基本问题,其理解观、视界融合、主体间性等思想为我们解读对话教学提供了新视角.以理解和对话为基础的对话教学,具有民主性、创生性、共享性等特征,在促进教学主体双方的共同成长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条件下解释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文本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揭示其本来意义,澄清由于历史的原因而附加其上的种种误解和误读;其二阐扬和彰显其当代价值,实现其与时俱进的发展。因此,自觉地借鉴并合理地运用现代解释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和颇多争执的问题。对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不同理解,一方面表现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理解,另一方面,它又会成为不同理解的根源。从解释学的特定视角出发对这一关系进行考察,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者,恩格斯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主要由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既存在着差异性,也具有同一性和创造性,据此,我们反对在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问题上的"对立论"和"等同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解释学循环"强调局部与整体的论证循环关系,这一点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活动具有深刻意义。因为科学理解的过程不是一个首尾相接的封闭圆,而是从独白到对话的问答逻辑,从封闭到开放的现时态境遇,从静止的样态到能动的进步模式。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下半叶西方哲学中出现的各流派之间的分化和融合,最为明显地表现在英美分析哲学和欧洲大陆诠释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在,分析哲学与现象学的关系直接导致了分析哲学与诠释学被看作拥有相同的论域。共同讨论的话题比较集中的是:意义与理解、符号与语言、思想与世界。它们共同构成了分析哲学与诠释学之间的交叉点,同时也被看作是当代西方哲学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种诠释学转向。希兰的科学诠释学力图从现象学-诠释学的角度对科学进行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认识,通过对感知空间、科学研究过程等问题的分析,强调意义与价值的关联,倡导多元角度对待科学本身,开创了科学哲学研究的新视域,为理解现代科学研究的特征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形而上学遭到了现当代哲学的深度解构和尖锐批判。形而上学命运问题在极端的激进型后现代主义浪潮下开始朝着既坚持形而上学又变革形而上学的路向展开探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就是这种探讨的鲜明表现,解释学也是一种形而上学,它就是要从根本上关注人类精神的普遍性和总体性问题,要阐述和创造出人类理性的最普遍的世界意义。但是,解释学的形而上学又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建立在理论理性基础上以知识本质为思路的所谓客观的形而上学,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对话,强调理解意义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突出理解之形而上学的必然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诠释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不可能无视和割断历史.它的形成是英美科学哲学和欧洲大陆诠释学两大传统交融的产物,文章通过波普尔、库恩、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思想揭示了科学诠释学的形成,它不仅是科学哲学逻辑困境造成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诠释学进一步拓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从伽达默尔解释学看文学翻译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千多年来,传统的翻译标准一直坚持忠实的原则,即对作者原意的追求.伽达默尔的现代解释学中通过对理解和解释的哲学分析,表明作者的原意根本不存在,而且新意义也在不断地生成,从而证明忠实的原则并不适用于文学翻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试论解释学的解释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个层面区分并阐述了解释学的解释观 ,即方法论解释观、认识论解释观和本体论解释观 ;揭示了西方解释学解释观发展的历史结构 ,并按照其内在逻辑 ,提出了解释学如何从本体论回复到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一关系到哲学未来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哲学解释学到实践哲学 ,是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的第二次转型。这次转型与第一次转型有着内在的关联性 ;与哈贝马斯等人的论战是促成这次转型的重要契机 ;实践智慧则是这次转型的牵引者  相似文献   

18.
诠释学视角中翻译标准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诠释学主要围绕解释过程中涉及到的"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关系展开,各个流派强调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从而使翻译研究也经历着一次次视角的转变。从对作者原意的不懈追求到考虑读者的感受,对译者主体性的张扬,之后又落实到文本分析,最为明显的转变体现在对翻译标准的影响上。以作者原意为圭臬的传统"忠实"、"等值"的翻译标准,到崇尚个性差异的多元化标准,翻译标准在一步步走向宽容、多元。  相似文献   

19.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是一门研究科学理解与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学问;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解读主体是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三者的有机统一;这就决定了"个体理解、群体认同与社会实践"共同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三位一体"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20.
哈贝马斯通过对哲学诠释学关于理解的历史性的考察,发现了哲学诠释学非批判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哈贝马斯以精神分析学为范例,提出了以反思和批判为特征的深层诠释学。深层诠释学从揭示系统地被扭曲的交往方式出发,批判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压制机制。尽管以精神分析为范例的深层诠释学的合法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证,但它确实拓展了传统诠释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传统诠释学研究的内容,深化了以实践为指向的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