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中国古史分期论辩中产生八种"封建说",其中"魏晋说"最为丰富和系统,这是与尚钺的研究和倡导分不开的.他系统提出了古史分期理论,辩驳了"西周封建说"、"战国封建说"和"两汉封建说",对于"魏晋封建说"有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2.
一、众说纷紜原因安在古史分期问题,实际上指的是奴隶制向封建制演变诸问题,尤其是奴隶制下限及封建制的起点问题。正确她解决古史分期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古代史的研究和揭示古代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关系到断代史和专题史的研究。五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先后两度展开广泛的讨论,但依然人言各殊、难以接近。据统计,关于中国封建社会起于何时就有七说之多,即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魏晋。如抓纲执要亦可并为三说:范文澜、翦伯赞先生的西周封建说;郭沫若先生的战国封建说;尚钺、王仲荦、王思治等先生的魏晋封建说。上下千余年,差别如此巨大,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对奴隶制发  相似文献   

3.
田昌五先生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昌五先生对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以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为界 :此前主要探讨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宗族奴隶社会 ,使其战国封建论自成体系 ;此后 ,则摆脱五种生产方式的束缚 ,探索中国历史发展规律 ,最终完成中国历史新体系 ,把远古到清末的历史分为洪荒时代、族邦时代、封建帝制时代 ,提出了封建帝制时代循环发展的理论系统。其理论和观点自然随着研究的深入而有所修正 ,其不宥于传统 ,不宥于自我 ,不断更新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学术品格 ,则值得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封建土地国有论的提出和50年代的争论侯外庐先生在史学领域跋涉半个多世纪,他的史学见解中没有别的任何一项象中国封建土地国有论那样曾引起轩然大波,至今还只为少数人所能接受。然而笔者认为,侯老提出的中国封建土地国有论及他研究这一课题所坚持的理论原则应当引起更多重视。侯老对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研究从40年代就已经开始,而发表在《历史研究》1956年创刊号上的《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首次全面论述了中国封建土地国有制。后  相似文献   

5.
周斌 《百色学院学报》2008,21(1):108-112
"自然"是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应该从文字学上对它进行溯源和释义.在中国古代文论中,"自然"范畴一开始就带有很深的哲学意味,直至魏晋期间才开始由哲学向文艺转型,随着"自然"论文艺观的最终确立,它的理论构成也逐渐成熟,并在当代的文艺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主流倾向于将秦至清两千余年称"封建社会",此后在"五种社会形态"框架内,此论更成为流行说,从而使"封建"脱离了古义(本义)和西义(世界通义),也有悖于马克思的封建原论.实考秦至清两千余年,封建制已退居次席,而有别于封建领主经济的地主经济.以及不同于分封、世袭的贵族政治的僚政治于起伏跌宕间一以贯之.长期延续的是由宗法制、地主制、专制帝制综合而成的社会形态.在西欧、日本有典型表现的封建化三特征--农人农奴化、土地庄园化、政权多元化,中国秦至清的大势与之背反.故秦汉至明清冠以"封建社会",显然不得要领,而称之"宗法地主专制社会",似可昭示其社会组织、经济结构、政治体制诸层面的基本特征.又可简称为"非封建"的"皇权时代".  相似文献   

7.
"文各体要"论是章太炎文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而在不同时期,章太炎对"文各体要"的表述有所不同.1906年以前,一般表述为"类例"、"体要"等.1906年,正式提出"文各体要"论,并集中表述为文学的雅俗观.晚年,集中表述为"发情止义".章氏论文推崇魏晋,服膺魏晋文体论.章氏依准魏晋文论,并据以评价后世之文,是为复古魏晋.他还希望以此消除当时梁启超报章文、林译小说等文体之不良影响,平息骈散文之争,并因以抵制用西方文论来评价中国文学的做法,坚决维护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四年五月,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古代史专家王仲荦先生,应日本东京大学、山口大学、京都大学、九洲大学的邀请,赴日讲学一月,先后在东京大学作了《魏晋封建论》《魏晋文化的玄学与佛教》和《回忆章太炎先生》等的演讲,并对与会学者提出的问题作了解答。在访问期间,日本报刊多次报道了先生讲学实况,热情的赞扬先生访日成功。事后,香港报刊系统地报道了仲荦先生在东京大学讲学内容。认为先生  相似文献   

9.
日本学者小畑薰良于1922年在美国英译并出版了《李白诗集》,影响巨大.闻一多与他就中国古代诗歌翻译的讨论分别提出了"灵芝"译论和"海变"译论.两人的译论显示了中日学者不同的翻译观,即面向中国的翻译观与面向世界的翻译观.这两种翻译观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翻译价值认知不同,对中国古代诗歌向外传播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士人生活史上,魏晋士人的生活方式、精神风貌都有独特之处,也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从当时政治环境、时代风尚等方面探讨了魏晋士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揭示了士人社会风貌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1.
古代文论和书画论中常使用"生意""生气""生机""生趣""生动""如生""活"及"死""板""结""滞""僵"等术语来评价诗文与书画作品,体现了中国古代以是否具有生命力作为文艺评价标准的观念.这一批评标准是"法自然"哲学观在文学、书画观上的反映.从根源上说,中国古代文论和书画论中的"神"和"自然"范畴与"生意"范畴的内涵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2.
魏晋时期涌现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思潮,一为玄学的开创与兴起,一为佛学的传入与流行.王弼建立了以"无'为本的玄学体系.僧肇则开创了中国化的般若学,建立了以"空"为本的般若学体系.本文主要从"无"和"空"作为本体意义的内涵上进行了分析比较,兼论其诠释方法以及两者对人生的关照.  相似文献   

13.
何兹全先生是中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大家,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其"魏晋封建说(汉魏封建说)",这一学说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史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其史学研究领域广泛,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中国古代中世纪社会经济史研究、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和汉唐兵制研究。此外,还有中国文化史。何先生用力最多最深、研究成果甚大的是中国中世纪社会经济史;寺院经济研究和兵制史研究,是其首创,也是其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史的两翼:寺院经济属于社会经济史的范畴,研究兵制也是从社会史的角度出发;在长期潜心于古代社会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其对中国文化的根源、走向、主流、未来等问题的思考也是着实深刻。  相似文献   

14.
"反向格义"与中国地理学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中国地理学史研究始于王庸于20世纪30年代撰写的《中国地理学史》,此后,侯仁之于60年代主编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简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于80年代编写了《中国古代地理学史》,其间虽然还有其他相关书籍问世,但上述三部风格迥异的地理学史著作更具典型性,从中可以看到在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反思建构中,西方现代地理学观念的影响。重视自然地理,重视古代地理知识的科学性,是这些地理学史研究的重要倾向。而具有这种倾向的诠释,却偏离了中国古代地理学体系的某些主要特征。由此我们也可以反思"反向格义"问题在中国地理学史研究中的特殊的存在形式。当我们对这一问题有所自觉时,更应该意识到中国古代地理学,作为一套成熟的学术体系,乃是以王朝社会的发展为基础和主要关照对象的。  相似文献   

15.
从人口数量规模变化规律看中国古史分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五十年来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许多专家学者不懈地进行探索,提出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东汉后期、魏晋等不同时期的封建说①,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来。纵观各家的研究方法,多从微观方面入手。如:或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历史和思想史的发展层面对鲍敬言的"无君论"进行了分析与评介。指出,鲍敬言的"无君论"的理论出发点是道家"自然无为"的形上理念。其"无君论"主张既是对儒家名教伦理的大胆否定,也是对封建专制下的社会现实的尖锐批判。鲍敬言对封建专制皇权的抨击与痛斥在思想领域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他对理想社会的设计也明显带有道家自然主义之风韵。  相似文献   

17.
"大壮"与"适形"的和谐--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审美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壮"作为一种审美思想,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起着纲领性的作用,而"适形"则是一种与之相反的被古代建筑普遍采用的审美尺度.两者的对立与协调,在宫殿建筑中成为一对相反相成的审美范畴,并反映出封建帝王既要维护严格而冷酷的封建等级制度,又要追求和谐而适宜的生活环境的双重心理.  相似文献   

18.
"言意之辩"是哲学史上的基本论题之一.先秦时期以儒、墨为主导的"言尽意"论和老子主张的"言不尽意"论相继提出.在二者基础上,庄子对言意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讨论,明确提出了"得意忘言"论.对本源的思索是道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庄子"言意之辩"问题的探析也首先从形而上层面上展开,辨析庄子"言"和"意"的基本概念,由"言"和"意"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道不可言"的内在原因.从"道"的高度把握庄子言意观的核心思想——"得意忘言",论述在"道"的本体境界上从存在的分离走向存在的统一的过程.庄子的"得意忘言"论,使言意之辩的讨论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为魏晋言意问题的讨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魏晋时期的赋论呈现出由功用的文章学意义上的文体论向文学意义上的文体论过渡的特点。此时的赋论突破了汉代的“讽谏”功用说,而涉及到赋体的表现功能问题,无论是主张以赋缘情,还是以赋写实,甚至以赋明理,都已是从赋体自身的写作和表现特点立论。此时的赋论确认了赋体作为“美丽之文”的存在,而不同于汉人总是对赋体艺术特征的“丽”进行否定或作出有条件的限定。此时的赋论还涉及到赋体文体构成和艺术体式其他方面的问题。凡此,都说明中国古代文体学在魏晋时期走向自觉。  相似文献   

20.
从一个判例看中国古代的"不应得为"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应得为"罪是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罪名,尤其在唐代更是趋于成熟。文章试图从《龙筋凤髓判》中的一个关于"不应言而上言罪"的典型判例出发,考查中国古代"不应得为"罪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批判作为封建司法制度专横产物的"罪刑擅断主义",从而确认"罪刑法定之原则"在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重大作用,进而对这一原则提出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