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体     
美国《新科学家》杂志:大脑中的杏仁核导致害羞;美国《科学》杂志:大脑活动差异决定痛感程度;美国《神经心理学杂志》:脑部温度控制人体生物钟;  相似文献   

2.
据《健康报》报道:俗话说:"大脑越用越灵"。但是以往的神经学研究发现,神经在受到刺激兴奋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按照这样的说法脑子用多了就不会灵了。但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神经在受到刺激后可以迅速恢复,因此"大脑越用越灵"是有科学依据的。  相似文献   

3.
正常排尿过程是一种受意识支配的神经反射活动。当膀胱内充盈尿液时,尿意通过内脏感觉神经传到大脑。如果外界环境条件允许,大脑便发出排尿“指令”。于是,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内、外括约肌松弛,尿液排出体外。尿失禁是指尿液不受意识控制地自行流出。引起尿失禁的原...  相似文献   

4.
运动能够预防大脑退化,是因为运动可促进神经生长素的产生,而且有利于大脑抑制功能的饵除,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医学专家大多提倡多活动手指,那是因为手指的精细动作能够刺激大脑而防止脑退化。并且指出,双手交替运动是刺激大脑两半球的好办法。活动手指的形式多种多样,立口弹奏乐器、转动健身球等,还有写字、绘画、编织、玩玩具等。  相似文献   

5.
不少上了年纪的妇女,经常尿床或尿湿裤子,尤其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或用力时,尿液常常会不自觉地流出。睡觉时,也常不知不觉地尿湿被褥。此症在临床上叫“老年性尿失禁”。正常排尿是一种受意识控制的神经反射活动,受大脑高级中枢支配。排尿时,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松弛,尿液便从膀胱经尿道排出。如果情况不允许,排尿反射会受到大脑高级中枢的抑制,做到暂时坚持住不排尿。尿失禁的老年人却丧失了这种受意识支配的完善的排尿功能。引起老年妇女尿失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由于老年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们的大脑,一直以来是个受科学家和哲学家所感兴趣的神秘区域,近年来随着各种神经成像技术和神经信息处理手段的不断丰富,脑研究逐步由认识大脑的结构和功能部件转向认识更为深入的神经功能和系统性机理。本文就大脑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以及研究方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新知     
《老人天地》2014,(3):60-60
从今年开始,各国科学家将试图解开人类大脑运作的谜题。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去年4月份提出一项全称为“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计划”的科学项目,正在加速进行。这份计划有短、中、长三期宏伟蓝图:绘制出人脑活动图谱,  相似文献   

8.
忠芬 《当代老年》2006,(11):45-45
舌神经是从大脑出发,与舌头相连接以后,促使舌头能动的神经。为了防止大脑萎缩,应该经常活动舌头,间接地对大脑进行刺激。  相似文献   

9.
非常声音     
“为了增强记忆力,你不妨学学美术,演奏一下乐器,养养宠物,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你学一门外语,练练心算,玩玩智力游戏。”——俄罗斯医学院大脑年龄生理学实验室一名科学家在俄最新一期《健康》杂志上撰文指出,年龄增长以及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压力可使记忆力显著下降,但减退的记忆力可以通过锻炼大脑来增强。在锻炼大脑之前,人们必须要进入状态——摆脱压力。“在中国每年出生的约35万缺陷儿童中,有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脑辐射是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近期,《自然》杂志刊文称:大脑中神经活动的过度活跃,与寿命缩短有着一定的关系,而只有适度的神经兴奋(抑制整体神经活动)才能够促进长寿。那么抑制神经活动,是否真的可以延长寿命呢?根据通常的生活经验,长寿老人一般都保持着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并且非常积极乐观。因为好的心情不仅会让人的状态变好,还能减少疾病的产生。那么,这样的人为什么神经活动反而更少呢?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认为,练习乐器会使大脑中处理声音的脑区增大,这有可能成为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的一种理论的依据,即:年幼时学习音乐能提高人的智力。德国明斯特大学神经系统科学家克里斯托·潘特维博士及其同事利用磁源图像显示对演奏技巧熟练的音乐家和从未练习过音乐的人的大脑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音乐家的听觉脑皮层要比常人大25%。研究发现,越早开始学习音乐,听觉脑皮层就越发达。很显然,开始练乐器的年龄越小,其脑皮层的激活度就越强。研究还发现,大脑处理听觉的刺激因素,如钢琴的音符,就如"音调图谱"一样。传递神经冲动的神经无…  相似文献   

12.
学生时代谈到科学家(尤其是大科学家),总不免产生一些误解,因为曾读到过牛顿将手表投入锅里煮、陈景润走路都在思考以至撞上电线杆等“怪事”,以为科学家就是一群性格怪癖、行为怪诞的“怪人”。一提到科学家,眼前也总浮现白发怒张、额头有深深皱纹的爱因斯坦沉思的形像。科学家真是这样的吗?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着手策划并编辑《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起,我终于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起科学大家来。这十几年来,随着不断地与两院院士等大科学家的频繁接触,我相继编辑推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自述》、《严济慈文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画册》、《百年科技回顾与展望》、《中国科学技术前沿》、《新世纪的嘱托》、《转基因动物与医药产业》、《科苑撷英》丛书等,并且在《上海画报》上开设了重点介绍科学家的“名人自述”专栏。这一系列的工作,让我同科学家,尤其是不少两院院士交上了朋友,也分享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洞悉了院士坎坷的成才与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3.
海湾战争中,许多士兵受神经性毒气弹的伤害,出现了头痛、瞌睡、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表明毒气已经进入大脑。但是,科学家早已知道,大脑的门户是“严防死守”的,通常情况下有害物质是无法通过的。那么,是什么力量打开了大脑的门户,让有害物质向大脑发起了进攻呢?  相似文献   

14.
胡迪 《现代妇女》2014,(7):298-299
尼古拉·瓦西里耶夫·果戈理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死魂灵》以深入的笔触将俄国现实做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将人性直接而大胆地揭露,笔调客观冷峻。但更为可贵的是《死魂灵》中果戈理为我们呈现的文人的责任与担当,使得《死魂灵》冷峻的笔调与激越的感情构成奇妙而和谐的张力,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新型脑植入设备,可让瘫痪者用意念操作机械手臂做出自然流畅的动作。之前的“神经义肢”设备都是植入大脑负责控制运动的运动皮层,但所控制的机械手臂动作有延迟,也不流畅自然。而现在,科学家把两个微电极阵列植入大脑另一个叫后顶叶皮层的区域,这  相似文献   

16.
酸奶的骗局     
正如果你想喝酸奶,请放平心态,它仅仅是一种好味道的饮料而已。梅契尼科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细胞免疫学说就是由他建立的。早在1908年,他就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被称为"人类免疫学之父"。他曾在酸奶里发现了乳酸菌,继而被人们所熟知和牢记。"酸奶"在当时绝对是个新鲜的词汇,而它就是由梅契尼科夫在  相似文献   

17.
果戈里是俄国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戏剧《钦差大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果戈里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沙皇俄国的阴暗历史,用讽刺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官僚的丑恶嘴脸,用幽默讽刺性的手法批判了俄国的贵族生活。强有力地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腐朽。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对俄国文学甚至于世界文学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钦差大臣》的发表,标志着果戈里现实主义的讽刺艺术的成熟。  相似文献   

18.
郑惠方 《老年人》2006,(7):53-53
范奶奶本来性格开朗,爱好活动,每天一大早就和老姐妹一起做保健操,然后结伴去买菜,有时还会遛遛公园、逛逛商场,日子过得挺快乐。可是,近半年来却见不到她的人影儿了。原来,她得了一种叫“压力性尿失禁”的毛病,尿液常常不由自主地流出来,尤其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时,甚至在做操、快步行走时,常常弄湿裤子,令她非常烦躁和难堪。因为怕“出丑”“、丢人”,所以她从此闭门不出。正常排尿是一种受意志控制的神经反射活动,膀胱内积聚了相当容量的尿液后“,尿意”便会传导至大脑排尿中枢,经过综合分析后,大脑排尿中枢发出排尿指令,于是膀胱逼尿肌…  相似文献   

19.
巴甫洛夫院士的条件反射学说和对狗做的实验,以及他给青年们的热情洋溢的信件,不仅引导许多青年走上了科研之路,而且使人相信在社会主义苏联,科学家能幸福而自由地从事科学研究,能取得超过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大成果。但是,读了瓦季姆·巴拉诺夫著的《去掉伪饰的高尔基及作家死亡之谜——高尔基传》(张金长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特别是该书引述的85岁的巴甫洛夫给官方祝贺他生日的贺词写的答谢信后,我们对巴甫洛夫的具有独立见解、独立精神、敢讲真话的科学家品格又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政府论》(上下篇)是约翰·洛克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洛克丰富、进步、革命的政治思想。本文是在阅读《政府论》(上下篇)基础上的总结和思考,主要从自然状态与自然法学说、公民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政府的目的与性质、分权学说四个方面论述了洛克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