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现象,各个经济学流派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以增长率波动为考察对象,描述了建国以来江苏经济波动,对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经济波动原因进行阐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Matlab软件对之进行模拟.分析了加速数、边际消费倾向与政府宏观调控时间、力度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呈平稳且收敛的阶梯波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国民的幸福感并未有明显提升。文章选择影响国民幸福指数的四个基本因素构建了准国民幸福指数来代替国民幸福指数,并从HP滤波视角进行了中国国民幸福指数波动分析。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得出了我国国民幸福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偏低,仅满足于基本生活需求;我国国民幸福指数较为稳定;人民的心理状态相对稳定等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滤波法仅对实际GDP变量进行趋势和周期成分分解的基础上,从中国国情出发,考虑国际联系、货币政策、通货膨胀预期等影响因素,构建多参数动态系统模型进行Kalman滤波,估算中国1978-2009年潜在产出、产出缺口、潜在产出增长率及均衡增长率。在此基础上,讨论模型在中国经济周期阶段划分、长期增长趋势与可接受增长区间及拐点预测等方面的应用,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齐爽 《统计与决策》2012,(5):120-123
文章以第三产业为参照,从二阶导数和非对称性等角度对第二产业的经济波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由于第二产业投资比例大、对政策敏感以及增长方式粗放等原因,其比例的增大会加剧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对GDP有着杠杆冲击效应;而通过对第三产业波动的分析发现,由于其投资小、见效快以及就业容纳效应强等原因,第三产业比例的增大对经济波动有着缓和作用。因此要优化我国第二产业的结构,提高工业增长效率,并大力推进我国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努力实现宏观经济的软着陆和软扩张。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VAR模型研究政府投资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动态关联性,克服了传统静态回归的缺陷.在经济周期波动指数构造上,对经济增长,就业和消费三个领域波动状况进行综合提取因子,在政府投资衡量上,即包含物质资产投资部分,又融于无形资产投资部分,衡量更加严密.研究结果证实政府投资对经济周期波动短期内产生巨大的冲击作用,冲击力随着周期不断缩减,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更多是源于自身的冲击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立不对称动态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研究经济周期中产出波动与通货膨胀不对称动态关系。该理论蕴含了经济扩张与收缩期中通胀持续性、产出波动对通胀的长短期影响差异特征及相关检验方法。运用该理论对中国相关季度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出波动对通货膨胀短期中具有"顺周期"的正相关性,充当了"晴雨器"作用;长期中具有"逆周期"的负相关性,充当了"稳定器"作用。统计检验表明,经济周期中通货膨胀持续性及产出波动对通货膨胀的长短期影响具有显著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运行质量的历史检验,对现阶段追求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深刻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研究既是现实经济运行状况的真实反应,也是经济危机监测与预警机制的前提与基础。利用CF滤波法对1978—2010年间中国经济中主要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去势处理,考察了产出的周期波动特征,并以此参照系对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运行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前后共经历了五轮经济波动。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特点,可以将1978—2010年划分为改革探索时期和改革深化时期。就前者而言,经济周期波动的核心特征是高增长与通货膨胀,政府调节经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控的重点是如何抑制需求的过度扩张;就后者论,经济波动的核心特征是流动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以间接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调控的重点转变为启动内需。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政府调控方式和调控重点的演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我国的证券市场波动的周期性特征及中美两国证券市场波动的协同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得知我国证券市场波动存在显著的周期性,波长一般在6-8个月,其次通过HP滤波法比较得知,我国证券市场波动幅度严重偏大,是美国道琼斯指数波幅的3倍,而且通过滚动相关系数法得知我国证券市场与美国证券市场波动的相关系数越来越强,尤其是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以来,这说明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越来越高,受国际冲击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空间差异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我国改革以来东西部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比较为例,得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空间差异是:1995年是改革之后东西部经济波动的一个转折点,在1978~1995年期间东部的波幅大于西部的波幅,而1990~2004年期间则刚好相反.造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空间差异的主要是宏观经济政策、经济体制改革、出口、产业结构等.  相似文献   

11.
一种测度广东经济周期波动的模型许刘俊张汉昌梁志荣廖志芳陈洁玲一、引言每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普遍都存在着复苏、扩张、收缩、低谷四个阶段周期地向前发展,广东经济也不例外。所以,科学地测定广东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规律,特别是判断经济发展的转折点,对决策层准确...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一个函数型时序分解模型,根据交叉验证方法将数据分为趋势项、周期项和随机项,因而提取出的趋势项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提出的基于调节粗惩系数的转折点选取法,通过优化粗惩系数较好地分割了CPI的扩张期和收缩期,可判断经济指数的转折点。另外利用傅里叶变换(FFT)提取数据主频,改进了周期型基函数,相比于传统的傅里叶基函数,新的周期基函数对周期项的拟合精度较高。通过对近十年和近两年的CPI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季节影响较为明显,而且最后的组合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以1978~2010年我国农业经济数据为考察对象,分析了20年来我国农业经济的波动性.研究显示,我国农业波动呈现出波动位势低、幅度小、频率大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别采用产出、消费、投资缺口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表征宏观经济、消费、投资波动和技术冲击,并计算出1978~2011年相应指标的具体数值。进一步运用动态波动图、线性回归、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经济波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谱分析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国祥  王芳 《统计研究》2010,27(10):18-24
 本文以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国房景气指数作为反映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的分析指标,针对普通的谱密度分析存在分辨率低的缺点,采用加窗平均周期图谱分析和多次分辨法相结合的方法,将各主周期分量单独分辨出来,并通过对序列进行三角函数拟合来确定各主要周期长度的准确值,发现我国房地产市场自1998年1月以来存在为期36个月的主周期和27个月的次周期波动,且该周期波动与我国房地产政策的周期性是密不可分的。最后,本文根据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短周期波动特征,分别针对政府管理部门、房地产企业和购房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跨国并购与经济周期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了企业跨国并购与经济周期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发现跨国并购具有周期性,且经济周期同步性很高.文章经验分析还发现,虽然跨国并购与经济周期具较高的相关性和同步性.但是与生产指数的相关不明显,而与股票价格和利率的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表明跨国并购与一国金融指标紧密相关.这也为政府制定宏观调控跨国并购政策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99-2008年我国经济周期的状态划分及其拐点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1998年1季度至2008年1季度之间的中国GDP同比增长率的对数的一阶差分序列,采用两区制马尔可夫转换模型对该期间我国经济周期的运行特点和拐点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同期的中国经济运行状况,支持将我国的经济周期划分成两个状态:扩张阶段和紧缩阶段.在此期间,我国经济有21个季度处于紧缩状态,16个季度处于扩张状态,共出现了10次拐点.  相似文献   

19.
20.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波动和产出增长及其波动之间存在复杂的影响关系。基于一种多元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MGARCH模型),采用中国1993—2003年的月度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增长数据检验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波动和产出增长及其波动的关系。结论表明:高通货膨胀水平引起高的通货膨胀波动,而高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波动导致低的产出增长和产出增长波动,结论的政策含义是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