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力这个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探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粉碎“四人帮”后,人们痛定思痛,研究我国生产力落后的种种原因,这就使生产力动力问题的讨论深入了一步。在讨论中,对什么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意见纷纭。主要有四种意见:一是人与物的矛盾;二是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三是人的物质需  相似文献   

2.
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既是唯物史观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史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几年来学术界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破除了多年来在哲学界和史学界甚为流行的阶级斗争唯一动力论,提出了生产力发展动力论、“合力论”等观点。这在理论上无疑是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但我觉得,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上,迄今仍未得出一个既符合历史辩证法的根本原理,又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的结论。有鉴于此,特把自己的管见写出来,希望通过不同意见的交锋,使真理愈辩愈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线性伏拉索夫—麦克斯威(Valsov-Maxwell)方程出发,利用作者所发展的电子回旋脉塞动力学理论的方法,应用积分变換,建立了回旋行波管的动力学理论。文中分析了TMmn模两种情况,及任意回旋谐波。文中利用留数理论,求得了回旋行波管的线性增益公式,并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提要]青年领导力发展模型以青年特质、社会责任和关系网络为三个相互依存的维度。针对目前中国青年领导力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青年领导力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并给出培养该能力的可行路径。批判性思维区别于普通思维,培养青年的辨别、质疑、争鸣、剖析、反思等能力,有利于优化青年特质、强化社会责任、拓展关系网络,在青年领导力的发展过程中,贯穿于初期积累、中期整合和后期提升阶段的全过程。发展青年领导力,既要关注知识、经验和技能等与领导力直接相关的内容,也要注重培养作为其根本动力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文化生产是人类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但又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文化消费是人类享用文化成果的活动。现阶段,我国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存在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两个方面。文化基本矛盾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6.
提出这个问题讨论,出自一番感触.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年代里,哲学这门科学沿着"立竿见影"的路子越走越窄;它在"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幌子下,被绑上篡党夺权的战车;它被打扮成"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阻碍和破坏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他们一手制造的"哲学的贫困",使哲学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声誉江河日下!随着清算林彪、"四人帮"那条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思想路线的斗争的日益深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在恢复其本来面貌.为了胜利实现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哲学工作者要跟上形势,有所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哲学理论,弄清楚哲学发展的动力,我们觉得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动力学理论中求解Vlasov-Maxwell方程的扰动方法,证明了第一次线性化后的高阶分布函数对研究电磁波与带电粒子之间的互作用没有影响,并给出了第二次线性化后的Vlasov-Maxwell方程的一般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來,我国哲学思想界对于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問題以及事物发展的动力問題,展开了热烈的討論,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我們相信,随着問題討論的逐漸深入和正确解决,对我国哲学工作者思想理論水平的提高,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我們河南哲学工作者,在討論事物发展的动力問題时,曾經引起了热烈的爭論。事物发展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呢?在討論中,有三种不同的意見。簡单說来,第一种意見认  相似文献   

9.
一、人民公社的产生 1958年,人民公社这一初升的太陽在我國广闊的土地上出现了。由高級農業合作社轉变为大規模的、工農商学兵相結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是我國農村中繼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社之后的又一个偉大的歷史变化。这些偉大的歷史变化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我國經济和政治發展的必然産物,是生產关系需要适合生産力的規律作用的具体表現。由土地改革到農業合作化,由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表明了我國農村經济的發展,既是根据社会經济發展的客观規律,又充分調动了人們創造歷  相似文献   

10.
11.
两种生产理论是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观的有力确证。从生产力内涵对两种生产的包容性出发,在两种生产理论的视野中,原始社会的发展动力观是肯定人自身生产,否定物质资料生产为中心的否定性动力观。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观则是否定人自身生产,肯定物质资料生产为中心的肯定性动力观。而未来社会则是在较高形态上向着肯定人自身生产,否定物质资料生产中心的否定之否定性动力观的社会阶段的回归。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动力观在两种生产的关系上与史前社会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段瑞华同志在《试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主要动力》一文中,强调人的物质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生产发展的最终动力、经常起作用的动力);同时指出,生产力内部矛盾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都  相似文献   

13.
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可能是单一的、孤立的,它应该有多方面的、互相联系的因素,如生产力的发展、阶级斗争的作用、国家政权的干预以及社会意识的影响等等。当前史学界公认生产力的发展与阶级斗争的作用是两大密不可分的基本动力,但是谁是最根本的动力呢?这就是争论的焦点。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大学生应具备跨世纪人才所需的各种能力 ,学好外语便是其中之一。兴趣是学好外语的主要动力。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寓教于乐 ;理论联系实际 ,增强记忆 ;具备良好的师德风范等等 ,都能激发学生学好外语的兴趣或热情。  相似文献   

15.
以经营内河航运为主的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民生公司),成立于1926年,它是旧中国四川最大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是旧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航运企业。该公司最初只有一只70.6吨的小船,经营重庆合川间嘉陵江下游的航运业务。但到解放前夕,仅江海船舶就有140余只,总吨位达51,000余吨,不仅基本上垄断了川江航运,而且在长江中下游亦具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人的任何需要都表现为一种社会需要,生产与需要的矛盾也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文章批评了脱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抽象地研究生产与需要的矛盾,并将之看作历史发展的最后动力的动力的观点,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7.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规定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定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性质、内容、范围和导向,它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因。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首先是我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围绕着解决我国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展开的。对于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来说,改革绝不是什么外因。当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是生产力发展的唯一动力;它制约着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但不能取代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段瑞华同志主张的“人的物质需要是生产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论点是完全正确的,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不过,我不承认生产力内部矛盾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我的论点是:人的物质需要只有经过生产力内部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这个历史唯物主义范畴,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中获得或创造适合于人们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经济工作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是我们改革的中心目标。因此,探索生产力发展的内在的根本动力问题,是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我们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两个基本矛盾。但这都是谈生产力外部的动力问题,而生产力是不是有内在动力呢?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个概念既有着不同内涵,又有共同点和内在联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经济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知;科学发展观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科学发展能解答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所有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