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目的要求 民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宪法的最重要的部门法,是调整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规则。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规定直接反映和调整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法律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民事主体制度、物权制度、债和合同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人身权制度和继承权制度等,这些也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书,应对民法的基本体系、基本制度、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有初步了解。要求了解和掌握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民法的渊源和解释,民法的适用范围,民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民法的基本原则;了解和掌握民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民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地位仅次 于宪法的最重要的部门法,是调整市 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规则。作为规 范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规定直接 反映和调整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法 律制度。 学习本书,应对民法的基本体系、 基本制度、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有初步 了解,要求了解和掌握民法的概念、调 整对象、民法的渊源和解释、民法的适 用范围、民法与相邻法律部门的关系, 民法的基本原则;了解和掌握民事法 律关系的概念、特征及分类,民事法律 关系的构成要素,民事法律事实的概  相似文献   

3.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民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宪法的最重要的部门法,是调整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规则。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规定直接反映和调整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法律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民事主体制度、物权制度、债和合同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人身权制度和继承权制度等,这些也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学习目的和要求 民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宪法的最重要的部门法,是调整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规则。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规定直接反映和调整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法律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民事主体制度、物权制度、债和合同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人身权制度和继承权制度等,这些也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该课程,应当在通读《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书的基础上,掌握好以下基本内容: 行政法部分,第一,应了解行政和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的调整对象和行政法律关系等基本理论,重点把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等内容;第二,应了解行政行为和行政程序的概念、分类、特征,重点把握行政行为的内容、效力和各类行政行为的内容、程序,以及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第三,应当了解什么是行政违法和行政不当,以及二者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6.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该课程,应当在通读《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书的基础上,掌握好以下基本内容:行政法部分,第一,应了解行政和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的调整对象和行政法律关系等基本理论,重点把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等内容;第二,应了解行政行为和行政程序的概念、分类、特征,重点把握行政行为的内容、效力和各类行政行为的内容、程序以及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第三,应当了解什么是行政违法和行政不当以及二者的构成要素、特征、种类,什么是行政责任、承担行政责任的条件等内容;第四,行政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7.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经济法概论》的内容分为绪论和十六章。绪论是本书的基本理论部分,主要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以及经济法律关系及其三要素。市场主体法部分要掌握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等七种企业法律制度的概念、特征、设立要件等基本内容。市场经济行为规则法部分要求掌握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产品质量责任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工业产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法部分主要掌握预算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税收法律…  相似文献   

8.
不当得利制度作为债的发生原因,旨在调整无法律上原因而发生的财产变动,历经各个国家和地区私法的继受与发展,已构成民法上的基本制度.本文从不当得利的概念、性质、法律构成、法律效力等角度,作一些探讨,以期能将这一制度更加明确,使之更充分地发挥调整社会生活的法律功能.  相似文献   

9.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简明刑法教程》一书,应全面了解该书涉及的刑法知识,重点掌握以下基本内容: 总论部分,首先应了解刑法的概念、特征、目的、任务、基本原则等基本理论,明确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重点把握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其次要系统掌握犯罪和犯罪构成等方面的理论,了解排除犯罪性行为、故意犯罪的形态、共同犯罪以及罪数问题;第三,应了解有关刑事责任及其实现方式(主要是刑罚)的内容,重点掌握刑罚的种类、刑罚的适用原则及相关内容。总之,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应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有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王涛 《经营管理者》2013,(24):241-241
质权制度是民法制度中及其重要的一种担保物权制度。随着现行质权种类的扩大,质权侵权行为也表现的纷繁复杂,而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更是值得深入探究。本文从二者的基本性质、概念的基本问题出发来具体分析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学习目的和要求 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是两个基本的程序法律制度,是司法机关和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程序。通过学习,既要了解和掌握两大诉讼法各自的一些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各自程序中所特有的内容,又要了解和掌握两大诉讼法的共同之处,特别是要重点掌握诉讼的管辖问题、证据问题以及两大诉讼活动的基本程序问题等。  相似文献   

12.
动产的善意取得,是动产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方式。善意取得制度作为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对我国民法基本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善意取得的概念、理论基础、实践根据、法律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学习刑法课程,应通读《简明刑法教程》一书,并掌握以下基本内容:总论部分,首先,应了解刑法的概念、特征、目的、任务、基本原则等基本理论,明确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重点把握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其次,要系统掌握犯罪和犯罪构成等方面的理论,了解排除犯罪性行为、故意犯罪的形态、共同犯罪以及定罪等方面的内容;再次,应了解有关刑事责任及其实现方式主要是刑罚的内容,重点掌握刑罚的种类、刑罚的适用原则及相关内容。总之,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应…  相似文献   

14.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刑事民事诉讼法教程》一书,将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两大诉讼法的内容总和到了一起。通过学习本教程,我们既要了解和掌握两大诉讼法各自的一些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各自程序中所特有的内容,又要了解和掌握两大诉讼法的共同之处,特别是要重点掌握诉讼的管辖问题、证据问题以及两大诉讼活动的程序问题等。  相似文献   

15.
不当得利制度源于罗马法,历近代民法与现代民法之重塑与整合,成为债法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通过对不当得利制度概念性质特征、不当得利与相关制度的比较,阐释不当得利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国际法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是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行为准则。因此,应通过学习国际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制度,拓宽视野,提高依法评析国际事务的能力,并运用国际法这一武器,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学习本课程,应结合课堂讲授,通  相似文献   

17.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是两个 基本的司法程序法律制度,是司法机 关和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 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程序。通过学习, 既要了解和掌握两大诉讼法各自的基 本制度、基本原则,各自程序中所特有 的内容,又要了解和掌握两大诉讼法 的共同之处,特别是要重点掌握诉讼 的管辖问题、证据问题以及两大诉讼 活动的基本程序问题等。 二、重点问题解答 1.民事诉讼中管辖权的转移与移 送管辖的区别 管辖权的转移是指经上级人民法  相似文献   

18.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为适应我国经济立法的新发展,《经济法概论》在1998年修改的基础上,于2001年又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经济法概论》从体例上仍分为绪论和十六章。其内容按照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调整的范围划分为五部分,即市场经济主体法、市场经济行为规则法、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法、社会保障法、市场经济主体间经济纠纷的处理。绪论是本书的基本理论部分,学习这一部分,主要应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律关系及其三  相似文献   

19.
于彬 《经营管理者》2011,(4X):306-306
民法和商法作为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其区分依据除了要考虑法律的调整对象之外,立法价值取向的差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民法的最高价值取向是公平,立法上采取的公平优先原则;而商法的最高价值取向则是效益,立法上采取的是效益优先原则。正确认识民法和商法在价值取向上的不同,对于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内容提要与学习要求《经济法概论助内容分为结论和五编。绪论讲了经济法这门学科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其余五编按照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调整的范围分为:第一编币场经济主体法,第二编市场经济行为规则法,第三编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法,第四编社会保障法.第五编市场经济主体间经济纠纷和处理。绪论是本书的基本理论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法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叼,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律关系、这一部分主要掌握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以及经济法律关系及其三要素。第一编包括内资企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