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羽扇纶巾”究竟是指谁?这在许多诗词注家中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陈玉麟同志在《羽扇纶巾究是谁》一文中(载扬州师院南通分院编《教学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一期)认为:“羽扇纶巾是指诸葛亮,而不是指周瑜”。  相似文献   

2.
3.
张冬云 《南都学坛》2006,26(3):64-66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倾注全部热情和笔力塑造的艺术典型。诸葛亮的“羽扇纶巾”形象有一个较漫长的形成过程,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魏晋野史传说中的名士形象、宋代词作中的儒将形象、元明杂剧中的道教军师形象。诸葛亮“羽扇纶巾”的外部形象流泻出疏淡闲雅、潇洒飘逸、从容不迫的精神风范,表现出道家“自然”人格的特征。同时,诸葛亮又具有“儒者气象”,体现了“以道持守”的儒家道德人格,两者相济互补、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4.
析“皇”     
本文在简要阐述汉字字族学理论的基础上,对"皇"族字进行分析,认为"皇"应是"煌"的本字,本义当为"光亮、火光",并由此引申出"大"之义。以"皇"为母文而加注类属标志的孳乳字,都以"大"义为义核,和它们的母文"皇"有孳乳关系。  相似文献   

5.
析“德”     
本文论述了“德”的意义来源,以及围绕着“德”形成的系列词汇族类,力图探明作为汉民族哲学、伦理学核心的“德”,在形成、演化过程中从语言到文化及思想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相似文献   

6.
“风水”析     
不知咋的,迷信“风水”之风,近些年来又在一些地方悄然兴起。 据《法制日报》载,揭阳县税务局长杨某,听“风水先生”就新建的局办公楼胡吹一通之后,加上恰好这时,在楼前连续出了几档子事,他自己也因骑车不慎摔折了腿骨,便对“风水先生”的话深信不疑。“越迷越信”,竟然先后请了三个“风水先生”到局里看“地理”、设神坛,拆掉刚花了五六万元盖起的大门、车库、传达室等,另盖“挡煞”新楼。结果,他不但没挡了“煞”,反而被“立  相似文献   

7.
析“田”     
西周金文中的“田”字是否包含超出“耕地”的其它含义,这从来为人们所忽视。本文首先分析了西周“田”与“邑”的异同及联系:1.二者虽形态不同,但都可带来剥削收益;2.“田”必定与一定的“邑”相联系;3.“田”的收获物全部归其所有者。由此认为:“田”特指用以实现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产品的耕地,被剥削者生产必要产品的耕地不在其列;为了实现剥削,“田”必然还包含一种相对较弱的群体人身控制关系;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土地占有制是说明“田”的特征的很好实例。然后以此观点解释了西周经济史上的两个问题:1.“贮田”,认为这只是对确定的被剥削者以确定的方式榨取剩余劳动的权力在贵族之间的转移,它不是后来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移,也不是改封,并非破坏西周土地制度的新现象;2.“公田”、“私田”,认为这只是“田”分配于不同等级贵族而呈现的不同形态,并不包含生产必要产品的土地。最后探讨了先秦经济史研究的一个方法论问题,认为不应当以“土地所有制”来说明生产关系,相反,应当以生产关系、特别是剥削关系来考察、解释土地占有状况,由此可能为先秦经济史研究开出新生面。  相似文献   

8.
据传孔老二有一个弟子叫颜渊的对他说:“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意思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真可谓“亦步亦趋”了。 两千多年前的颜渊五体投地地拜倒在孔老二的脚下,做他的忠实门徒,受到了人们的嘲笑。然而,翻开近代史,我们发现,那些奴颜媚外的儿皇帝,引狼入室的大汉奸,口蜜腹剑的政治骗子,无不三跪九叩尊孔丘,正襟危坐论“复礼”。袁世凯称帝复辟时,就曾叫嚣:“孔教之于中国,犹空气之于人类。”蒋介石也对孔丘奉若神明,吹捧他是“千秋仁义之师”、“万世人伦之表”。当历史的车轮前进到二十世纪的当代,尊孔  相似文献   

9.
析“文”     
文,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通贯哲学、美学、文学的重要范畴,其义总括了一切事物的存在形式和形式之美。就其内涵历史地、逻辑地展开过程来说,它主要包括三大层次。一是哲学层次。其中包括自然之文和人文之文,指一切自然之物的能够被人感知的存在形式和人类创造的社会文明的一切形式。二是审美层次。其中又分为形文、声文、言辞之文、情性之文等人类创造的一切审美形态及其规律。三是文体层次。在中国古代历史地发展、形成的一切杂文学样式都谓之文。  相似文献   

10.
在现有利益机制下,应试教育是以“应试”为主要手段,以实现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模式,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严重脱离社会实际需要,也是教育领域滋生腐败的根源。应试教育模式的形成,除了我国历史传统原因外,更主要的是社会利益机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所使然。因此,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将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文如其人”在文学理论上似已成为一个格言一条定律。人与文的统一、做人与立言的统一 ,是我们自古而然的追求。但也要看到 ,人与文、言与行在很多情况下具有不一致性。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人文相背言行不一的客观存在 ,而且要认识到 ,艺术创作在很大意义上是“创制” ,是一种理想形态。“文如其人”的现实含义是 ,人有多复杂 ,文就有多复杂。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让步政策”,这个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主张有“让步政策”的同志,都把封建统治阶级在某些时候实行的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统统称之为对农民的“让步政策”。并且认为,这是农民革命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折射反映,因而这种理论是完全符合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这些意见因为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所以重新展开讨论很有必要。本文试就“让步政策”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历史上所谓“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政策所产生的客观条件和“让步政策”是否符合于历史的真实,以及“让步政策”的阶级函义四个问题,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威胁论”是西方在评论中国的发展成就和未来走向时出现的一种典型论调,它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治背景和实用政治目的。这种论调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周边一些国家的对华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钟哲明 《中华魂》2008,(3):18-20
160年前横空出世的《共产党宣言》,阐明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斗争道路后,对未来社会作了言简意深的预测:"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894  相似文献   

15.
“绝四”析     
《论语·子罕》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句话,今可译为:孔子认为要戒绝四样东西,即不要妄自臆想,不要个人独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唯我独尊。孔子这个人,我们对他究竟作何确当评价,还有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续研究;但象过去那样地把他说得一无是处的情况,看来是不会再泛滥了。在孔子的思想言论中,只要人们不戴“‘左’视镜”,就不难发现有不少至今还可怍为借鉴之处。“绝四”这句话,即此一例,倘若我们对它从积极的方面去品味和领会精神,则无疑会感到这是掷地有声的良言。为人处事,是应当“绝四”的。孔子指出的这四样东西,用今人的眼光和语言来分析,其核心就是“我”字膨胀——“我”可以主观地乱思乱想,“我”是不能容人说不的权威,  相似文献   

16.
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而完整的文学理论著作;刘勰《文心雕龙》又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系统而完整的文学理论巨著。《文赋》与《文心雕龙》堪称我国文论史中的双璧。清人章学诚说:“刘勰氏出,本陆机氏说而昌文心。”《文心雕龙》各篇中所阐述的问题,多能从《文赋》中找到它的源头。本文试将《文赋》与《文心雕龙·神思》有关想象理论的源流关系,作一简要的辩析,或许对今天我们研究和发展想象理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考试”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宝华  张旺 《南都学坛》2000,20(2):96-98
全面实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不能单纯地谈“坚持考试”或“取消考试” ,而应客观地、冷静地探索“考试”存在的历史性和社会必然性 ,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具体而可行的措施 ,使得这一问题能得到相对完善的解决。由于人们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以及办学能力与人口基数的差距 ,在目前情况下 ,“考试”不能完全取消 ,而应在强化考试的评价与反馈功能、弱化考试的选拔功能的同时 ,辅之以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8.
“和合”析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一些学者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发掘出“和合”的概念,并进而提出建立新的哲学理论形态———“和合学”的构想。“和合”一语本来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发展而成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和”字的起源很早,甲骨文、金文中已屡见不鲜。春秋时期,逐...  相似文献   

19.
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的起义斗争是历史研究中一个重要而不可回避的问题。正确认识农民起义的性质,不仅关系到对农民阶级在封建社会里地位和作用的估价,同时也是我们正确认识,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这个问题,学术界展开过热烈的讨论,分歧也较大。多数同志持“农民革命说”,亦有部分同志认为农民起义不能称为革命。后一种意见虽然提出来,但尚未展开讨论。下面,笔者拟就这个问题谈谈管陋之见。  相似文献   

20.
宋江其人,官迷心窍,权欲熏天,他所谓的博得个“封妻荫子”、“青史留名”就是他终身奋斗的目标。然而很不幸,朝廷大权在高俅一伙手中,致使他“三旬以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即大官捞不到,权更谈不上。后来还因杀了阎婆惜,在浔阳楼又题了“反诗”,被官府判了死罪,这时非但要官要权的迷梦象肥皂泡一样破灭了,而且连狗命也不保了。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不由自主”地上了梁山,走上了“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