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书育人,从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应该是以知识育人,能力育人,思想育人,使知识、能力、思想和谐的发展。关键在于“全面”、“和谐”,如果知识不能转化为能力,知识、能力不能转化为思想,结果,知识不会运用,能力难以发展,思想无从落实,教书育人的任务就不能很好的完成。要把教书育人推向深的层次,把语文教学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关键在于优化组合教学内容,把当前语文教学中的粗疏、芜杂、肤浅、偏离等现象予以剔除、扭转,方能使语文教学登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现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与完美统一.推进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改进教学管理,着实提高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北航外国语学院近年来配合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以"入主流、显特色"为发展的主导思想,坚持创新,在育人、学科建设和国际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育人上秉持全人教育思想,以知识-素养-能力三位一体构成拔尖人才培育的新理念,以  相似文献   

4.
高校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已是管理者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确立以项目设计为主线的高校教育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践育人效果的较好途径。这种教育模式以目标导向为动力,促进学生学习行动的阶梯发展;以平台互动为媒介,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全面提升;以项目团队为形式,促进学生个体全面成长。这种教育模式对推动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思想、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建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保障,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基础。优秀家风家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为青少年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价值规范和审美选择。遵循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以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为抓手,促进学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加强劳动教育对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劳动教育具有劳动价值观的评判功能、劳动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功能、创造思维的延续与引领功能,丰富了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外延、拓展了立德树人的方法与路径.劳动教育在育人目标、育人方式、教育内容和师资队伍等方面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价值耦合和内在关联性,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性的关键.高校应当积极构建劳动思想教育与思政育人相统一、劳动实践锻炼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劳动创造能力与育人效果相统一的劳动育人体系,从而实现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增效.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功能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功能隐性化等原因,其巨大的知识教育、能力培养、育人等方面的价值功能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同。为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功能,增强人们认同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须要有新举措——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记录袋;要有新局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制度化建设;要有新思路——强化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倡导全面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基础,包含知识、能力、人格三个基本层面,其中人格教育是核心。因此,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育人意识;提高师资质量,优化师生关系;重视实践环节,化知识为精神;营造优良环境,塑造健全人格,以促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最终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书院制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打破思想政治教育囿于课堂的局限,在“大思政”系统中整合学院与书院的资源发挥协同育人合力,打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时代新人。书院制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备通识教育和导师陪伴、学院和书院协同育人以及学习理念和方式转变的特点;有益于培养新时代知识交叉融合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利于推动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育人体系建构,有助于实现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健全导师陪伴机制、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完善第二课堂建设是书院制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有益探索,益于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新体系、“双院联动”新系统和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高校书院制不断回应、落实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改革的要求,被视为破解当下育人困境,促进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一个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全方位育人视野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教书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和管理育人各方面,力求形成育人的强大合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循循善诱,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实践,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以化人,熏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管理育人,垂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管理和服务育人的重要场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学生公寓管理育人平台,发挥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顺利成长。  相似文献   

12.
党建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的核心,它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与其主要任务和遵循的规律相一致,是评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核心标准。党建育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目标导向、渗透凝聚、提升推动和规范约束的功能。应通过完善党建育人的组织管理、考核监督、载体平台建设,推动党建育人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与心理学思维方法相结合、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高校应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社会实践为桥梁,以学生管理为基础,以网络媒介为平台,以师德建设为后盾,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既掌握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又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以精致育人理念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必然要求。在育人过程中,精致育人理念尊重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强调育人的精心、精细与精益求精,致力于培养精英人才。作为一种文化态度、管理理念和教育模式,精致育人理念促进了精致文化、精致思维、精致管理三位一体育人框架的建构,从而为精致育人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三全育人”模式是指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为指导,全面、系统、整体构建的育人体系。“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有利于从系统和整体的角度解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即专、兼职结合构建全员育人模式;点面交叉构建全方位育人模式;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功能渗透到研究生生活之中,构建全过程育人模式,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立体而完整。沈阳农业大学的实践证明“三全育人”模式能够使思想政治工作中零散的实践经验得到系统地总结与提炼,丰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将教育点滴渗透到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文中以此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探究了如何深化"抓党建、促三风、建三高"工作,即抓党建,坚持服务育人;促三风,坚持教学育人;建三高,坚持管理育人,从而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教育从根本上走向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多挑战与考验,"全员育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新格局,首先应明确全员育人内涵,其次充分认识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特点、成效与途径等要求高校全员育人的现实必要性。同时注意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的关系,全员育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及高校全员育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等,从而系统构建"全员育人"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教学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缺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高校传统教学管理的影响及高校管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上的误区,造成高校教学管理中管理育人功能的弱化。因此,加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改变传统教学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构建教学管理新模式,使教学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职能高度契合,从而充分发挥高校教学管理的管理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9.
国防生是军队干部的重要来源.思想政治教育既关系国防生本人的人生未来,更关系到部队建设的长远发展,是国防生培养的首要任务.构建全程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合力育人的“四个育人”工作机制,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部队特有政治要求对接起来,是打牢国防生思想基础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党员服务群众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适应的环节、评价的环节,是党建和育人的双重需要;大学生党员服务群众活动体现出高校的专业特色和大学生自身特点;要构建大学生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形成的“四个体系”,不断提高党建和育人的效果,即:构建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奠定大学生服务群众的思想基础;构建技能培训体系,培养大学生服务群众的“做事”能力;构建活动载体体系,搭建大学生党员服务群众的平台;构建服务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党建和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