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立法可以从法律制度层面确认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区域协调发展不能只是体现在规划和政策上,更应该通过法律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通过分析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和现状,可以找出我国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判定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立法的目标.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立法应当重点关注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四个领域.  相似文献   

2.
江婉 《求是学刊》2023,(6):135-144
央地立法关系尤其是中央与地方立法权的配置与运行是我国立法体制的主要内容,也是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立法必须考虑的基本范畴。在“单一集权模式”的立法体制下,央地之间形成了“分工型”立法关系,分别对不同重要程度、性质、影响范围等的事务进行立法。区域分工与协作是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由此区域的划定、区域政策和区域协调机制的制定以及跨界区域和区域性事务治理等构成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事项。这决定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立法体系的完善应重点发挥中央立法的统领与监督作用,同时允许和支持地方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同立法。具体来说,中央层面主要通过制定“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法”、领域专门法和区域特别法等,规范区域规划、区域政策和区域协调机制及保障国家战略区域、国家级区域功能性平台的发展,地方层面通过协同立法为区域性事务提供统一性规则。  相似文献   

3.
区域协调发展的契约治理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立深 《浙江学刊》2006,1(5):138-145
区域协调发展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均衡、利益多元化的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法制问题。旧中国宪法创制的地方联合立法模式、美国宪法创制的“州际契约”模式,都是处理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尝试。为了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长三角”和“泛珠三角”正在自发生成和示范“省际协议”模式,它们试图通过契约治理模式来解决特定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省际协议”所代表的契约治理模式应该借鉴地方联合立法模式和州际契约的经验,并在中央政府的规制下加以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立法规划的基本要求:科学性与民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立法规划对立法质量、法律体系的协调统一以及法律的实施等影响重大。针对我国立法规划工作概况以及结合立法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立法规划应具备科学性和民主性两项基本要求。科学性要求包括:整合立法需求,避免重复立法和分散立法;法律体系结构均衡;具有预见性;制定与修改相结合。民主性要求包括:扩大公众参与的程度;公开征求立法建议;确定专门的法案起草机构。  相似文献   

5.
巫广永 《探求》2015,(1):20-23
当前广佛肇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必须更好地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引领广佛肇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一条以人为本、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道路,而且是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传承文化、有历史记忆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新型城镇化思想的指导下,广佛肇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在规划相匹配、质量相互支撑、结构相互协调、特色相融合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可持续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国外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危害公众生命与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事件充分暴露出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立法不完善、监管责任不明的缺陷.就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立法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有一部或者几部关于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对食品安全的基本规则、制度、标准加以规定,指导整个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如美国的,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相当严峻,结合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当务之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法律体系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构:完善法律,构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科学规划,注重食品安全整体制度建设;统一监管,强化执法部门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5,(2):77-82
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综保区)立法上的混乱和不统一导致法律适用规则选择混乱。当前,必须在国家统一立法的基础上,尽快明确综保区国家级统一监管主体,承担为国家立法提供助理服务、收归权限,协调部门间相关政策、设计特殊经济区的考核、评估和淘汰退出机制等功能;同时,在构建法治政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追求符合国际规则与国际惯例等发展目标下,构建微观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四个并存"困境,权力运行监督体系不完善与治理主体单一并存,国家治理体系内部发展不均衡与治理能力参差不齐并存,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水平低与治理能力法治化水平低并存,国家治理体系的人为滞后性与治理能力的无力感并存。因此,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坚持"四个结合",坚持完善权力运行监督体系与促进治理主体多元化相结合,坚持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协调发展与国家治理能力的均衡发展相结合,坚持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化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法治化水平相结合,坚持国家治理体制的适时改革和机制的及时调试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科学化水平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必然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空间表现。基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历程与特征,重点探索了经济发展导向的区域协调理论逻辑与目标设定,从宏观目标、经济体制、空间结构、区域协同、区域政策、生态保护六方面着手,围绕差距缩小、要素畅通、空间集聚、分工合理、协同治理、绿色低碳六大发展目标,提出了经济发展导向的区域协调发展路径,即打造区域发展新动能、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构建区域政策体系和紧抓区域生态治理,从而为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美国和日本在区域开发建设的早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但后期开发过程中均注重通过立法、政策、规划等来加强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立法先行、重视规划的龙头作用、建立强有力的专门开发管理机构等是美国和日本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区域开发建设应汲取和借鉴美国、日本的经验教训,并结合中国国情,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加强区域生态环境法律制度建设。专门出台一部区域开发建设的基本法、完善区域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保法律制度以及确立统一的区域开发建设领导机构来统筹协调我国区域开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等是实现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论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区域协调发展对中国这样多民族的大国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论文诠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的演变与现状,探讨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阐释了党中央有关宏观区域经济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联席会议作为一项协调参加区域合作各主体间行为的有效机制,目前已被各区域合作主体广泛采用.由此,可将其引入区域立法实践中,用以协调区域内各地方立法职权主体间的行为.区域立法联席会议包括会晤型和磋商型两种类型,其运转各有特色,并在区域立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性协调功能.这一机制可以为区域立法职权主体的交流提供平台,有助于消弭分歧、协调立场,进而推动区域立法的进行.受中国经济、政治体制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的制约,区域立法联席会议机制的积极作用难以全部发挥,但我们应该对其有耐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新见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既保持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又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4个"标志",即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向合理、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在一定的"度"内,且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程度之分,即区域经济联系越密切、区域分工越合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程度越小以及区域经济整体发展速度越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也就越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综合性、互制性、动态性、层次性与量化区间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学界对区域协同立法制度已有诸多研究,但鲜有文献对区域协同立法的功能定位开展专门研究。关于协同立法功能性质,理论研究长期存在将区域协同的“国家政策”视作“立法功能”的认识误区,给协同立法理论与实践工作带来困惑。区域协同立法功能定位的界定,应坚持以国家政策为指引,以《地方人大组织法》所确立的“区域协同发展的需要”为前提,明晰地方协同立法权限范围,并将区域协同立法功能界定为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基本方向。围绕上述区域协同立法功能,区域协同立法机关应在“功能最适原则”指引下,针对法制资源整合、利益协调、社会统筹等领域分别采取相适应的立法策略,包括完善优化区域利益分配机制、分步推进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具体方式,来加速推进区域协同立法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梁嘉铭  许政敏 《探求》2023,(6):87-99
粤港澳规则衔接和协同立法是大湾区合作建设发展深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大湾区法治建设一体化的必然选择。面对大湾区规则衔接和协同立法过程中存在的制度差异较大、政策法规体系性不强、部分政策法规地域特色不明显、立法协调操作程序不完善及政策法规协同性评估制度设计不足等困境,需要围绕创新大湾区规则衔接和协同立法的制度内生动力、打造系统性强协调性高的大湾区法律体系、加强大湾区规则衔接和协同立法的自身区域特色、规范大湾区规则衔接和协同立法过程中的立法协调操作程序、建构大湾区规则衔接和协同立法的协同性评估制度及其创新性互动实施制度等六个方面,加强大湾区的规则衔接和协同立法的可行性,以期实现大湾区法治建设一体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跟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世界潮流,跟从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进程,中国目前应当抓紧整合海域为新版块,并与东部、西部、东北、中部一起纳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海洋经济开发专项规划提供理论支撑。有鉴于此,必须对于整合海域为新板块纳入国家区域开发总体战略进行价值定位,并依据实施海洋区域经济开发战略的现实条件进行机遇认定,进而做出实施海洋区域开发战略的对策创意。本文通过构建海域开发体系,改善地缘经济关系,造就和谐海洋氛围,促进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开发格局和总体战略,真正实现"经略海洋"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7.
张纯记 《学术交流》2012,(7):97-100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需要在区域层面上得到贯彻落实。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投资消费结构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和空间结构调整等方面。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合理化与高级化导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区域投资消费结构调整应坚持促进消费导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区域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应坚持人本导向,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整应坚持协调发展导向,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立法法的再次修改进一步扩容了州市的立法权限,为青藏高原地区州市社会综合治理立法发挥创新治理和因地制宜能力提供了制度基础。梳理青藏高原地区州市现有立法现状并辨析其立法特征,归纳出促进型、专题型和民族型三种地方立法体系。扩容的地方立法权更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契合州市社会综合治理“脉象”,并发挥州市区域协调发展的优势。但由于地方立法理念价值失位,立法机制运行和区域协同立法机制存在阻碍,导致地方立法质量无法提高且难以发挥法律实效。完善立法方法提高法律预期能力、以立法明确地方立法的积极价值、贯彻落实民主立法原则、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立法创新性和完善区域协同立法机制,发挥青藏高原地区州市社会综合治理立法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发展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从无序到有序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任何一个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这个规律的制约.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经过了从平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演变过程,与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兴起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区域作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区域内的生态治理问题日益凸显。区域内各政府间面临着生态治理合作理念淡薄、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政绩考核体系单一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区域内政府要更新思想观念,建立"双赢"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法律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以及通过完善政绩评估体系等途径来推动生态治理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