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实践与思考: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以阳江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平 《南方人口》2006,21(4):1-6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指政府从宏观社会经济政策的制定上采取综合措施,充分利用经济杠杆的宏观调控作用,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得到多方面的优惠、优待和照顾,使不符合法定条件而生育多子女的公民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和制约,激励生育主体从切身利益出发,衡量生育孩子的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利弊得失,从而达到使人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以调节人口规模的目的。这种从经济利益、价值取向、个人及家庭社会地位及荣辱出发引导群众自觉调节生育行为,自愿实行计划生育的工作机制,被称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本文对阳江市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实践加以…  相似文献   

2.
孩子质量数量替代与持续低生育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的生育行为和生育率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即宏观社会经济条件和微观家庭生育决策与生育行为。前者对生育率的变化起着决定性、根本性的影响,后者则是生育率波动的微观基础。与此同时,这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首先,宏观社会经济条件决定家庭...  相似文献   

3.
论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与调整——基于公共政策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妇女生育率已经稳定在更替水平之下20多年且将持续运行。文章从公共政策视角出发探究在低生育水平下未来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取向,研究结果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效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新的人口形势下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从公共政策效用来看,现有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于其他公共政策需求压力增大,带来一系列较高的执行成本,需要适时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把握好公共政策的整体性和预见性,使计划生育工作和政策可以发挥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和实现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家庭生育选择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人口增长的主要决策权分散在社会各个家庭单位,家庭选择孩子数量与质量。家庭生育孩子是由孩子报酬(包括非货币报酬与货币报酬)和成本差额确定的,家庭生育孩子遵循一系列经济选择过程,并对这些选择过程展开经济学分析。现代社会可以通过对生育选择行为的各个变量施加影响,使得家庭自动实施优生优育知识,达到合意的人口增长率。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已处于深度低生育水平时期,家庭规模缩减、少子化特征愈发突出。同时,生育政策进一步调整优化,优生优育的观念获得普遍认同,在较高的教育期望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本文基于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似不相关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低生育率背景下中国家庭孩子的教育成本投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宏观层次的地区经济、教育发展差异和微观层次的家庭社会经济资源都是影响教育成本差异的原因。地区之间家庭教育成本差异大多源自家庭及个体层次特征构成的不同,仅有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具有独立影响。宏观因素还会对微观因素的影响产生调节作用,使稀释效应、家庭资源优势等各种效应更加凸显。资源稀释效应在低生育率背景下仍然成立,但出现了女孩的教育经济成本投入超过男孩的现象。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影响因素存在共性和差异。在家庭内部分工方面,母亲承担了更多的陪伴和教育子女的责任,父亲的时间成本投入有明显的城乡差异。为了改善家庭面临的教育成本问题,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家庭教育成本的差异化特点,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家庭支持政策;应倡导父母双方共同参与孩...  相似文献   

6.
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适龄生育家庭生育意愿仍不高,其中生育成本居高不下是主要影响因素。科学评估二孩生育成本,建立合理的生育成本分摊机制是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和把握未来人口变化形势的关键。本文基于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分类加总的方法测算广州、重庆、武汉、南昌、潍坊和玉溪生育二孩的基本成本。广州、重庆和武汉生育二孩基本成本均超过70万元,其中广州生育二孩基本成本最高约87万元,南昌和潍坊生育二孩基本成本也达到50万元,在二孩生育成本中教育成本所占比重较高。分析生育二孩基本成本分摊现状发现当前二孩生育成本严重私人化,政府和社会对生育成本分担较少。为减轻家庭生育二孩负担,保持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应构建由政府、社会和家庭多元参与的生育分摊机制,明确各自主体责任和义务,推动和实现二孩生育基本成本分摊社会化。  相似文献   

7.
婚姻质量指人们婚姻关系的状况,是人们对婚姻中获得的满足感和生活福利的评价。婚姻质量对人们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产生影响。婚姻质量较高的人口具有更高的平均期望生育数量。在已经生育了一孩的家庭中,婚姻质量对多孩生育意向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对女性、年龄为35岁以下、城镇户籍、东部地区、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口具有影响。婚姻质量影响多孩生育意向的实现,有助于将多孩生育意向转化为具体的生育行为。对于那些已经生育了一孩且具有二孩及以上的多孩生育意向的人口,婚姻质量越高,其生育二孩可能性越大。这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的人口群体中具有普遍性,并在城镇户籍人口、教育程度较高人口中表现出影响。区别于多数研究从成本收益的理性计算分析人口的生育,本研究表明作为婚姻质量重要指标的"爱情"会影响人口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人类的生育不仅包含着功利性的理性计算,还受到感情的影响。良好的婚姻家庭生活有助于提高多孩生育的意向,也能够促进多孩生育意向转化为生育二孩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戈艳霞 《人口学刊》2015,(3):88-101
文章采用19802010年全国30个地区的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不同质量城镇化对生育率的作用机制及差异。实证结果发现:城镇化对生育率下降不仅存在直接影响而且存在空间外溢效应;生育观念的扩散效应和生育行为的模仿效应是城镇化发挥作用的基础;不同质量的城镇化对生育率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户籍人口-城镇化"对本地生育率影响较大,而"流动人口-城镇化"对周边地区影响很大,说明人口流动是生育观念传播扩散以及生育率地区差距缩小和收敛的重要原因;城镇化进程中生育率持续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仍是计生政策约束的后果。未来伴随着城镇化加速发展,全国的生育率(尤其是发达地区的生育率)将超越适度低生育率的目标而继续下降,尽快放宽计生政策,研究出台鼓励生育的公共政策,有助于防止生育率过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生育行为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及其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制度经济学看来 ,生育行为是一种具有较强外部性的行为。由于多育子女可以给父母带来经济收入、养老保障、心理慰藉、婚姻生活等多方面的效用 ,而其对环境资源、公共基础设施带来的压力等成本主要是由整个社会来承担的。个人家庭可以从多育子女中获取较多的收益 ,而由社会承担大部分成本。因此 ,个人家庭在进行生育决策时 ,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 ,选择多育 ,个人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带来严重的人口危机。文章认为制度是协调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要改变人们的多育行为 ,关键是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制度的实施机制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通过制度创新改变人们预期的收益和行为 ,培育家庭生育的自我约束机制 ,从根本上减少家庭对子女数量的需求 ,从而降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成本 ,保证政策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全面二孩政策下重新审视公共政策中缺失的性别平等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我国家庭可能将要面临的负担进一步加重,女性是这一负担的最直接承担者和受影响最大的群体.文章通过讨论发达国家不同的家庭政策对其人口变化(特别是生育水平变化)的影响,强调了在公共政策中蕴含性别平等理念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指出,虽然我国在有关生育福利保障的一些政策中纳入了性别视角,但其在帮助家庭成员实现工作-家庭平衡、支持家庭发展的作用有限.由于我国的公共政策中缺失性别平等理念,我国的劳动就业市场存在着对女性的隐形歧视,不利于女性地位的提升和长期的人口发展.文章最后建议,在今后的劳动就业、儿童教育以及养老支持等一系列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都应当纳入性别平等理念,引导社会价值观念发展.  相似文献   

11.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projections on China's population at the end of century. Their differences are due to different estimations on the effects of fertility determinants. 2 simulation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both from micro and macro levels, to estimate the population at the end of the century on the basis of 6 different fertility patterns. 3 possible options for fertility patterns are discussed. 1.) The 1 child per family option means that every couple has 1 child by the year 1989,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will be 1.2 billion in the year 2000. Even if this is a ideal situation, it would not be a feasible policy, as the pressure from the rural population to have more than 1 child has been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Nevertheless, it is still possible for urban couples to accept having only 1 child. Therefore, encouraging more people to have 1 child should be held as a basic policy. 2.) Under the option of 2 children per family with 2 or 3 years of spacing,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the year 2000 would be 1.2 - 1.4 billion, which is unacceptable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3.) Following a differential fertility policy towards urban, rural, and minority populations would mean that urban couples would have 1 child, rural couples whose first child is a girl or those who are in special circumstance would have 2 children. Minorities would have 2 or 3 children. AMong the above options, number 3 is more likely to be achieved in view of current socioeconomic, cultural, and demographic factors.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玉 《西北人口》2014,(5):80-84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本文首先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特色进行了研究,接着对我国人口快速老化带来的养老服务问题进行了宏、微观分析,最后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依托,以公益性为基础,以转变认识为前提。  相似文献   

13.
Germany is currently beginning to become aware of the consequences of a process of demographic change, initially triggered by extremely low levels of fertility. The population recently started to decline,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is coming to an end and the ageing of society accelerates. Particularly places in peripheral regions are already seriously affected by this process which will increase in pace and spread spatially. Shrinking and ageing popul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a declining purchasing power as well as fewer local tax revenues for public and private services and infrastructure. The population necessary to maintain and economically justify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services and infrastructure at the current level will in many cases shrink below required thresholds. Commercial services will probably also continue to diminish at such places.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may provide some of the services which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s can no longer afford to provide and thus strengthen civil society and social cohesion. But can this be an option for communities with a shrinking and ageing population in which qualified younger people are lost through out-migration? The paper presents a new projection of the future demographic capacity for volunteer organization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decay of demographic capacity will affect most regions and sectors of civil society. The loss will be most prominent in remote areas with low population density and in sectors where the need to compensate for declining public services and infrastructure will be highest.  相似文献   

14.
人口死亡水平的变动与趋势包含了与社会发展互为因果的潜在信息,对其进行挖掘可以为人口数量与素质、城市化与劳动就业、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参考。基于“五普”、“六普”的人口普查数据,文章利用模型生命表方法对福建省的人口死亡率进行了校正;宏观角度对比分析了2000年-2010年福建省人口死亡水平与模式变化,微观多角度剖析了设区市之间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的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结论为:一是福建省人口死亡率显著降低,人口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婴儿死亡漏报、错报问题明显减少;二是九个设区市之间的死亡模式存在地区差异,城市化水平、生育水平及社会卫生条件是差异产生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但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和公共医疗卫生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郭秀云 《南方人口》2010,25(3):28-34
“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的经验做法。基于户籍身份限制,广东地区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社会资源分配及福利存在一定差异,居住证时代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将有所加强。“居住证转办模式”是由城市福利和承载力供需矛盾产生的审批和筛选机制,地区之间在户籍改革中是一种博弈关系。广东“居住证转办模式”的门槛和标准应该结合城市化目标和“双转移”战略,依城市类型和规模大小梯度设置,让居住证制度成为城市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6.
马金龙  李莉 《西北人口》2006,(2):19-20,25
中外人口迁移和流动理论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对人口迁移和流动引起的社会变动做出了普遍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和分析,但关于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特别是人口流动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不多,以宁夏固原市为例,从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加以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流动人口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关联性,区域间人口流动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优于区域内人口流动。  相似文献   

17.
人口老龄化和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议题。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环境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背景下,家庭层面人口老化与碳排放之间关系值得深入研究。文章从微观家庭结构出发,对家庭内部人口老化与碳排放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CHFS)2013年的截面数据对人口老化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的老化特征与家庭碳排放之间呈现负相关,家庭的老化特征有助于减轻家庭的碳排放水平,老年人与年轻人共同生活的主干家庭更加"节能环保",这一结论与人们的一般感性认识有所不同。因此,应当鼓励年轻人与老年人共同居住,通过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影响家庭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使家庭朝着节约环保型转变。本文的结论同时也表明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并非都是消极影响,其对社会的影响需要进行全面评估以积极应对老龄社会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This essay drafts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agenda for research 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arting from Kingsley Davis's 1963 formulation of change and response, Davis's analytical categories are broadened to include inertia as well as change and to encompass both demographic and non-demographic responses at the micro, meso, and macro levels. On that basis the essay proposes what can be called a comprehensive demography, an approach drawing principally on micro-level methodologies like those employed in anthropological demography. Like anthropological demography, comprehensive demography questions the rationality of actors, emphasizes cultural infuences, and stops short of the postmodernist extremes of anthropology. But it also takes explicit account of higher-level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actors bearing on demographic behavior and outcomes. The conclusion raises some epistemological issues. Illustrative examples are offered throughout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roach, mainly referring to sub-Saharan africa and the Caribbean and often drawn from the authors' own fieldwork.  相似文献   

19.
从宏观角度去考察人口因素包括人口数量及其变化、人口再生产、人口就业、人口移动、人口年龄结构等 ,是如何作用宏观货币需求的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西方侧重微观货币需求方面的研究 ,国内注重货币供给方面的探讨 ,很少有人联系国内人口实际进行研究。本文运用大量数据和事实 ,具体研究了人口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扼要解析狭义人口转变及其经典模型的基础上,认为第二次人口转变的提出,是结合人口"中间变量"从广义上阐释了人口变化的内在动因与作用机理,进而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引入了对现代人口转变与社会变迁关系的思考。主张人口转变是一个多维的动态历史过程,蕴涵着婚姻、生育、家庭、健康、人口调控等系列转变。提出第二次人口转变在中国的城市地区已露端倪。最后特别指出人口转变不仅仅是人口变化,更重要的是将其嵌套的社会变迁,两者关系的空前紧密折射着社会变化与社会需求。过去30年中国通过计划生育让人口"适应"了经济腾飞,而今后三、五十年以至更长时间,应使人口的"主体"地位逐步复归,让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新的人口变化与社会需求,提高人口生存与生命质量,这才是发展的目的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