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陕西省人口城镇化出现不一样的特征.本文以陕西省2015年1%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陕西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陕西省5年来的人口变化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人口向关中地区、城市市辖区集聚更加明显,异地城镇化和半城镇化现象仍然较严重,老龄化问题突出,因此要通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培育县域优势主导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来推进县域发展,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缓解大城市和城市市辖区发展压力,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是普惠民生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在新时期赋予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更为深刻的内涵。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在新时期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促进吉林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近年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城镇化率增长速度缓慢、城镇化建设水平较低、就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困境主要是由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各地级市差异化的区位特征、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以及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的。本文提出要推进吉林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原则,综合运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为指导,因地制宜地推进吉林省中东西部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等方式,最终提高吉林省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3.
依托县城发展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农村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县城为中心推进农村城镇化,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发展县域工业化,以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为基础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以回流创业为途径解决人才瓶颈.  相似文献   

4.
蔡玉程  刘阳 《人口学刊》2014,(5):105-112
吉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城镇化对吉林省的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吉林省人口城镇化的现状进行研究,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地区间联系弱、城镇化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发展和城镇地域优势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等问题。结合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应该合理规划不同区域的人口城镇化发展模式,减少制度障碍,提高城镇化质量,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带动吉林省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成人教育是推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助力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县域经济从根本上说就是全面提升和合理开发县域人力资源,成人教育通过提高县域人力资源的素质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列举吉林省县域成人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成人教育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阐述成人教育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通过发展成人教育来推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3年底,中央召开了城镇化工作会议并公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对我国近期发展新型城镇化作出了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实现1亿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镇转移。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全面快速推进,将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迁移。在这一过程中,流动人口能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面临的重大社会课题,考验着政府的施政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及其主要特征和面临的问题人口流动迁移是社会开放和城乡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面临着人口分布不合理、 产业不协调等问题,制约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形成.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就需要新型城镇化,通过基于群决策的层次分析法建立测评指标体系进行系统评价,探究京津冀13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时空分异.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各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异明显,京津的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河北省的资源.在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发展高度密切,河北省各市与北京的发展步调较一致,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动力较为充足,潜力大.河北省各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从产业升级、 创新和生态建设方面实现突破,也需要京津从协同发展出发来支持河北省各市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世界上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由于生育率的下降,不可避免地出现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是一种全球性的趋势。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所必需研究的战略性问题。吉林省也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吉林省的人口年龄类型在21世纪初将变为老年型人口。对吉林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其社会经济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这对吉林省的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吉林省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吉林省人D老龄化形势分析人口老龄…  相似文献   

9.
王亚力 《南方人口》2013,(5):39-46,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流带有明显异地城镇化的性质,这种跨大区域的异地城镇化对人口移人区和人口移出区的影响是不同的。文章以环洞庭湖区为例,在第六次人口普查县域资料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人口净移出区县域人口净移出率与城镇化率之间的空间关系:按县域人口内移指数——城镇人口净移入与农村人口净移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本区城镇化划分为主动型城镇化、内移为主的被动型城镇化、外移为主的被动型城镇化和衰退型城镇等类型;并探讨了各类城镇化的人口迁流特征、动力机制和综合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洞庭湖区合理推进城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人口素质的提高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两个难点,而以发展县域教育为形式的合理、全面地开发县域人力资源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文章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以吉林省为例阐述县域教育和县域经济的现状和问题及其成因,通过对县域经济和县域教育的关系分析,论述县域教育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通过互动发展的形式来推动县域教育和县域经济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回澜 《西北人口》2007,28(6):88-94
1995年青岛胶州同全国相当数量的县一样,因城市化的需要进行了县改市,成为就地就近以转化吸收农业转业人口为主的小城市。当时关于"县改市对婚姻家庭影响的调查"就是在该地的辛庄小区进行的,这次原课题组又对辛庄小区进行了全面的追踪调查。经过十年的城市化过程,该地在婚姻家庭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追踪调查研究这些变化可认识县改市后的小城市城市化发展与婚姻家庭相互影响的关系,这对整个社会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颇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甘肃人口城镇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甘肃人口城镇化水平低,存在城镇数量少、规模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应通过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业和制度创新,推动人口城镇化进程,走政府主导、利用市场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大中城市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城乡划分标准变动频繁,根据市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计算得到的吉林省统计数据已经不能反映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真实水平。我们根据1949-2002年的吉林省人口统计资料合理调整吉林省人口城市化的有关数据,使其具有可比性,同时以调整后的数据为基础对吉林省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前景做出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随着吉林省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应在顺应人口城市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关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之一,其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口城市化是现代城市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研究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对一国或一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多年统计数据的相关分析得出吉林省人口城市化超前于经济发展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协调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Stinner WF  De Jong GF 《Demography》1969,6(4):455-471
This paper considers social and economic correlates of age-specific 1950-1960 net migration of Negro males from a sample of 150 southern counties. A model is developed with five components: (1) economic activity and urbanization, (2) white traditionalism, (3) demographic and ecological pressure, (4) nonwhite poverty, and (5) nonwhite home ownership. The dominant migration forces, as evidenced by correlations with component indicator variables, are the "pull" factor of change in nonprimary industrial employment, the "push" factor of population pressure in the nonwhite rural-farm sector, and the "push" of white traditionalism. However, the significance of model components varied when analyzed along ag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ntinua. In the younger age groupings, industrial employment growth, population pressure, and white traditionalism were dominant migratory forces while in the older age groupings, industrial employment growth and non-home ownership were most significant. For Negro males in agricultural counties, the major migration propellents appeared to be the "push" of population pressure in the rural farm sector and non-ownership of hom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atistical explanation for Negro migration in more industrialized southern counties rests primarily with the "pull" of increased employment in non-primary industries along with population pressure. The importance of the findings for migration theory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变迁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二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着动态关联影响。基于甘肃省200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城镇化和产业结构的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甘肃省城镇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变迁间的动态影响,并从空间上对二者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把握,得出甘肃省城镇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变迁之间是动态影响的,但产业结构变迁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强于城镇化进程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口城市化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辉 《人口学刊》2003,(6):51-58
人口城市化在国家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1世纪的中国人口城市化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全面推进城市化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推进中国人口城市化,必须在我国现行城市化方针指导下,既研究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借鉴国际经验;又要结合我国城市化面临的现实国情和基本问题,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走出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人口城市化,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战略,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香港是全球发达的市场经济体之一,也是贫富差距最大的地区之一。本文主要采用香港2006、2001及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并结合产业结构变动历史对香港产业结构变动如何影响收入分配的议题展开研究。本文认为,香港产业结构变动形塑了当前的行业、职业结构,决定了经济发展重心和未来发展方向。此外,经由教育途径,香港产业结构知识专业化的特征已日益凸显。由此,香港产业结构不但缔造了当地经济繁荣,同时通过行业、职业、教育等变量对香港收入分配产生了深远影响。作者期望,本研究的开展能为香港产业升级提供绵薄的科学参考依据,以此实现香港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收入分配公平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