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婚姻迁移是人口迁移的一个方面,且增多趋势愈见明显。动机研究是人口迁移相对集中的关注问题。但是关于以迁入地为基点对婚姻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相对较少。本文试图以某地区为例,研究其外来人口中婚姻迁移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户籍、经济、就业和城市适应五大因素,并引入logistic模型对测量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个人因素对婚姻迁移的贡献最大,除了就业因素外,其他因素的贡献相似。尤其指出的是随着外来人口的城市适应程度提高,婚姻迁移的可能性将会增加。由此说明,外来人口城市生活的再社会化程度将为他们的社会融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老年人的迁移行为较少被关注,有必要对这一问题重新加以认识。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国内外老年人口的迁移特征,包括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迁入地特征,以及老年人口迁移对迁入地老龄化、就业、收入等方面的社会影响。最后提出在研究中国老年人口迁移问题中,针对中国国情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老年人口迁移的选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描述老年人口跨地市级迁移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我国老年人口依旧把经济发达地带、大城市作为主要迁入地,与青壮年人口迁移方向产生同构。城乡老年迁移人口在迁移动机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城市户籍老年迁移人口受家庭因素驱动更大,农村户籍老年人的迁移原因更多元。从对迁入地的影响来看,国内老年迁移人口的迁入地过于集中,将对迁入地的社会医疗服务设施等构成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2001~2008年广东省的面板数据,考察就业容量和就业风险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发现迁入地经济发展创造的就业容量足够大时,劳动者为追求就业机会选择迁移就业;而迁入地的就业风险又会减少地区的吸引力,对劳动力流入有负作用。要实现劳动力平衡流动和平稳就业,就必须平衡发展地区经济以扩大总体就业容量、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和统筹社会保障以减少就业风险,减轻失业成本。  相似文献   

5.
城市外来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留意愿和行为是外来人口迁流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但又缺乏深入研究的内容。本研究试图以苏州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城市外来人口居留意愿和居留准备的影响因素,辨析外来人口居留意愿和居留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社会变量、迁移变量和制度变量(户口性质除外)都对居留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经济变量产生边际显著影响,而人口学变量无显著影响。受教育年限、是否家庭迁移、月收入、社会融合程度、是否省内迁移、是否有子女在苏就读等变量对居留准备产生显著影响,其他变量未产生显著影响。居留意愿和居留准备对实际居留状态产生显著影响,但它们不是社会经济和制度变量与实际居留状态之间的中介变量。最后,论文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改进和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北京市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城市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外来农民工的流动已呈现明显的家庭化特点,1984~2006年,家庭式迁移发生概率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除了个人特征外,以新迁移经济学理论为依据的家庭因素变量对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有显著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空间OD模型和“六普”人口省际迁移流数据,研究中国人口省际迁移流的地缘效应、驱动机制与男女差异.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1)中国人口迁移流内含显著的空间依赖,其中迁出、迁入地独立的空间自相关效应促进人口迁移,而迁出地-迁入地交互的空间自相关效应阻碍人口迁移.(2)总体上,中国人口省际迁移流受迁出地推力作用弱于迁入地的拉力作用,表明人口迁移更多是出于对迁入地的“美好预期”,而非对迁出地的“过度抱怨”.(3)人口迁移流的驱动机制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迁移流受驱动因子的影响强于男性,女性的失业风险、就业歧视更为明显;男性在人口迁移的空间选择上受空间依赖的影响强于女性,这与性别禀赋和社会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的流动人口数据和2003年上海市第七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通过队列分析研究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后居留行为的特点和动态模式,并构造外来人口居留生命表.研究发现,外来人口在城市中"不断沉淀"、累积地沉淀,居留时间越长继续长期居留的概率越高,居留时间越长继续预期居留时间越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外来人口长期居留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对城市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地方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会受到当地人口结构变化的冲击.这种人口迁移的加速影响到当地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为了保持基金收支平衡,有必要对退休年龄政策进行调整.而对于人口迁入地和迁出地来说,退休年龄的调整方向会截然相反,但调整力度基本相同.本文仅仅考察人口迁移对迁入地退休年龄调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当人口以10%的速度迁移时,迁入地的最佳退休年龄为65岁;当人口以20%的速度迁移时,迁入地的最佳退休年龄为63岁.这充分反映了人口迁移对退休年龄政策调整具有重大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0.
近来,在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缺失问题研究中,城乡分割已不再是唯一的主要基点,区域分割开始受到重视。文章从解释城市外来人口经济社会地位的城乡、区域二重分割分析框架出发,推导关于城市外来人口参与社会保险的研究假设,并利用2005年上海等五城市"中国城市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调查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实证发现,城乡分割因素和区域分割体制都对城市外来人口参保构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based on survey data of four cities,migrant population in 2008, we use multi-level Logit model to analyze the factors of individual and areas of destination which have impact on migration behavior of migrant population in large cities.We find that there are large changes in the behavior of migrants:Firstly,the rise in the proportion of migrant citizens has led to the effects of gender, marital status and household type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probability of migration are not significant,and the migration is appearing to base on the family unit;Secondly,due to the discrimination against migrants in employment and wage income, and the upgrad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increasing jobs to the migrant population has declined, and migrants,expected income is detaching from the income level of urban residents;Thirdly,the growth of urban ladors,average wage has extrusion effect on the employment of the migrant labors in the informal sector, which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potential migrant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2.
流动人口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三群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流动人口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问题,过去已有大量文献,但研究重点是农民工。这里把外来市民纳入观察视野,利用2008年"迁移和流动劳动力与中国大城市发展"调查数据,分析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险参与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发现:在工资收入上,不同户籍身份劳动者之间没有净差异;在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与上,本市居民、外来市民和农民工参与的可能性依次递减。这意味着,工资收入已经基本上由劳动力市场决定,而社会保险参与依然与户籍身份有关。不过,这种关联方式已经从过去的城乡户籍身份歧视转向本地/非本地权益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进行的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研究调查数据,对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进入条件、就业影响因素以及就业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农民工相对具有更狭窄的社会资本和更少的工作初始投入;教育显著提高了农民工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概率,滞后一期的市场状态对农民工非正规就业选择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就业分流并没有导致农民工就业市场出现内部分层,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存在着强的自选择。  相似文献   

14.
The migrant population living in regional and rural Australia has been growing, partly because of the introduction and expansion of a number of state-specific and regional migration programs by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over the period since 1995. The programs were created in response to both the skill shortages in regional and rural Australia and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critiques of urban migration. This study uses data from the 2006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in Australia to compare five socio-economic measures: 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unemployment, income,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occupational status, between the migrant and Australia-born population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migrant population in regional and rural Australia now records similar values for the 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unemployment rate, median individual weekly income, and proportion in high skill level occupations to the Australia-born population. The most notable difference is that migrants have a substantially higher level of education, particularly university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on these socio-economic measures are wider for the migrant population than for the Australia-born. Recently-arrived migrant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educated, more highly skilled and higher paid than their longer-standing counterparts. The study also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arger migrant groups living in regional and rural Australia. The improvement in the socio-economic outcomes experienced by the migrant population of regional and rural Australia and their broad similarity to those of the Australia-born living in these regions strengthen the case for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migrant settlers going to these regions.  相似文献   

15.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规模、家庭财富、受教育程度等影响劳动供给行为的因素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就业政策的制定和相关福利政策的实施都有较大影响。运用来自29个省市6675个城市家庭、8771个居民的调查数据对我国城市居民劳动供给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劳动供给曲线整体上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随着工资上涨,劳动者工作时间随之增长,但是工资弹性仅有0.52,处于缺乏弹性的区间;分类型看,女性、户主、受教育程度较低者工资弹性较大,对工资变动更加敏感;女性、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收入弹性更大,对收入变动更加敏感;分年龄阶段看,18—30岁的新生代劳动力工作时间受工资和非工资收入影响均不显著,31—45岁的劳动力比45岁以上劳动力工资弹性和收入弹性更高,对工资和非工资收入更加敏感。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细化实施就业政策和制定相关福利政策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梁宏 《南方人口》2022,(1):1-14
务工型老年流动人口是一个兼具独特性与复杂性的流动人口群体.虽然务工型老年流动人口的诸多特征看似介于非务工型老年流动人口与务工型中年流动人口之间,但是,本文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通过健康状态与在业状况对定居意愿影响模式的分析与比较发现,生命周期及代际支持理论对务工型老年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适用性远高于市场...  相似文献   

17.
杨东亮  郑鸽  任治超 《人口研究》2022,46(1):113-128
中国逐步从定居社会转变为流迁社会,劳动力大范围流动体现在就业城市的自主选择上,该行为对城市工资溢价产生持续影响,同时城市工资溢价又影响劳动力的就业城市选择。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构建包含个体选择的处置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存在城市工资溢价现象,劳动力的异质性特征和城市差异性特征显著影响就业城市选择行为;纠正劳动力城市选择的内生二元选择偏差后,发现中国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工资溢价变大,而大城市的工资溢价消失,中小城市工资比大城市更有竞争力。中国城市体系中的首尾优势是劳动力理性选择就业城市的结果,这为中国实施差异化的城市发展政策来实现城市体系的整体优化和内部协调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陈卫  吴丽丽 《人口研究》2006,30(1):13-20
本文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了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的关系。通过比较农村本地人口、城市本地人口和流动迁移人口三个人口群体在生育率上的差异,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流动迁移对生育率有着非常显著影响,城市外来人口的生育率不仅显著低于农村本地人口,而且也低于城市本地人口;远期流迁人口的生育率要低于近期流迁人口的生育率。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的关系出现了与已有的迁移生育率理论的不一致。1990年代中国的迁移生育率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19.
Giles J  Mu R 《Demography》2007,44(2):265-288
Recen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participation in migrant labor markets has led to substantial increases in income for families in rural China.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question of how participation is affected by elderly parent health. We find that younger adults are less likely to work as migrants when a parent is ill. Poor health of an elderly parent has less impact on the probability of employment as a migrant when an adult child has siblings who may be available to provide care. We also highlight the potential importance of including information on nonresident family members when studying how parent illness and elder care requirements influence the labor supply decisions of adult children.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社会转型、人口频繁流动的条件下,婚迁由乡到城的单向迁移转变成为城乡互动的双向流动。婚迁者留在城市还是回到乡村,要取决于多种条件。本研究通过测度跨省婚迁的性别比发现,自1990年来的20年间我国省际婚迁性别比下降近一半。全国省际婚迁性别比呈现城市-城镇-乡村两端大中间小的“微笑曲线”。在婚迁的空间选择上,男性以城市为主,女性则以乡村为主。进一步分析影响婚姻迁移的因素发现,经济变量中人均GDP对总婚迁和城市婚迁呈正向影响,城镇和乡村呈负向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状况对婚姻迁移产生正向影响,但消费的城乡差别则对其产生负向影响;人口的城乡流动与迁移以及社会变量中各因素对跨省婚迁产生正向影响,而文化变量中的各因素则形成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