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编者按     
本期《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的主题是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 ,由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专家就这个“重大转型”的所在环境、所具意义发表意见。它涉及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知识经济的根基 ,在于对教育、培训、研发、软件以及信息系统的大规模投资。这种经济特别仰仗新的信息技术———不光是为了个人之间的通讯往来 ,还为着造成新的知识。这一切导致了知识的快速发展和创新的蒸蒸日上。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经济面前 ,组织也好 ,共同体也好 ,个人也好 ,都只有用新技能新本领武装自己 ,才有望在动中安身 ,变中发达。看来 ,挑战的形成与教育培…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的浪潮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向我们袭来,今天的世界已经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在封闭状态下独立发展了。在中国,对一般人来说,知识经济可能还是比较陌生的概念,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知识经济的比重已占其全社会经济总量的17%。在我国近几年建立起来的且不发达和不完善的“科技工业园区”(也称“高新技术开发区”),已初露知识经济的端倪。关于知识经济,在目前的有限的文章、论著中有不同的阐释。总起来说,它投入的是智力资源,生产的是知识产品。它是继工业革命后震撼人类生活的又一场经济革命。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造…  相似文献   

3.
马江 《兰州学刊》2001,(1):76-77
过去的十几年 ,成人高等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素质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大。但 2 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知识经济对劳动者的素质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我们的教育应当而且必须围绕这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面对知识经济的教育 ,其核心已不再是知识 ,而是获取知识、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发展以培养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也就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教育思想。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我国发展知识经济有一些有利条件。首先,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为我国发展知识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知识经济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知识经济要求人才必须有技术开发和运用能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教育的创新。笔者认为,教育创新要做到“四全”,确立“四个观点”,转变“四个观念”。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中的主导要素是知识,它的核心是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依托。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在于教育和对人力资本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世纪之交,人类正处在全球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时代,工业经济正在被知识经济所取代,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即将来临。我国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应试教育模式向以培养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应着力加强的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智能教育和通才教育等。  相似文献   

7.
一、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为主要资源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在我国的表述也可称作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经济。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知识经济实现了四个转变:1.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变。知识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视野中的高等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济越来越多地建筑在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之上,这些巨大的社会内在变化正在推动着知识经济的形成,使知识经济时代悄然来临。它将对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与之相适应的同时,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1.高等教育面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挑战。它是指对我们在过去经济形态下长期教育实践所积累和形成的传统的教育本质观、教育功能观、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以及人才…  相似文献   

9.
知识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迅猛发展,经济竞争就是科技竞争,就是人才竞争。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在当今世界经济低迷之时,我国应发展知识经济带动经济增长,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给知识和人才的价值以一个合理的定位,提高教师和科技人员的待遇,增加对教育产业的投资,改革教育体制,为发展知识经济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与大学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它是人类发展历史上不同于以人力资源为主的农业经济时代和以自然资源为主的工业经济(或资源经济)的第三种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利用为基础的以人的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为支柱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被凸现到非常重要的地位,知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和人才成为知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赢得21世纪战略主动权的决定因素。所以在新的世纪,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对各国的教育提出了更高…  相似文献   

11.
徐建军  肖晗 《云梦学刊》2006,27(6):129-130,159
从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内涵入手,建构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和谐人生价值观是当前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的构建,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导价值观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健全大学生和谐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地方经济发展与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永红 《云梦学刊》2007,28(3):126-128
地方经济发展给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全新的挑战,新形势下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应做好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转变,做到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法学本科教育应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3.
龙汨 《云梦学刊》2011,32(5):75-78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内容,汨罗市是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针对汨罗循环经济发展这一个案的研究,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扩招是社会发展与教育行为互动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使然,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者高素质的迫切呼唤,也是教育推动与引导社会发展必须承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5.
STS教育模式对法学本科实践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廖丹  钟华 《云梦学刊》2004,25(4):99-101
随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应考资格的提高,法学本科教育已成为中国法学教育体系的最前沿阵地。从纯粹的理论教学转向实践性教学,已成为法学本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采用何种教育模式才能满足社会对实践性法律人才的需求,是我们法学本科教育工作者教学的重点。STS教学模式从西方传入,提倡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结合,这正符合法学本科实践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主体,是指能自主参加农村经济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农村新型经济主体,则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育农村新型经济主体,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很多农民的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走向分离,并引致农民的主体性价值冲突,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积极探索农村新型经济主体的培育方式方法,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是在当今各国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新的经济形态,正确认识和把握知识经济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体制、技术、产业、载体、教育、政策法规等几方面对我国如何发展知识经济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战略设计,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松德 《云梦学刊》2009,30(6):113-115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存在,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从群体的基本特征看,大学生弱势群体表现为家庭一经济弱势、人际一心理弱势、学习一学业弱势三种基本类型。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完善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扶助政策,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在要求。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关怀,不仅要体现在表层的解决其生活困难和学习问题上,更要关涉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道德发展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教育途径,使大学生弱势群体道德发展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9.
谭先锋  廖良辉 《云梦学刊》2005,26(3):102-105
根据大学生社会化的特点以及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突出其社会政治教育功能、社会经济服务功能、社会文化引导功能。关注社会信息的引导、重视社会精英的激励、强化社会活动的实践、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赖换初 《云梦学刊》2004,25(2):96-98
孔孟的“乐教”观,就是把教育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它是对知之、好之、乐之三者关系的辩证思考和把握,是建立在把握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艺,掌握了教学的规律等基础之上的,它既是一种辩证的教育观,也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