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语言交际中,由于体态语的加入,往往会给交际增加某种细微的差别,产生一些奇妙的表现力量。体态语可以说是人类一种最古老的交际形式。表达同一种感情,交谈同一种思想,男性和女性所用的体态语是不相同的,这种不同一是男女生理结构上的差异,二是社会心理因素,三是审美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2.
歌词是文学作品中一种重要的体裁。它借助于具有节奏和音乐美的语言 ,构成具有诗美的意象 ,表现歌词创作主体强烈而凝炼的情致。歌词的语言节奏和声律音韵 ,只有当它们通过艺术意象或意境 ,完美地表现了创作者内存的感情波动起伏 ,这样 ,也才能产生打动他人心弦的魅力。歌词 ,我们把它分为一般歌词和艺术歌词两大类 :一般歌词是直抒胸意 ,词面和词内具有吻合性 ,词和意具有一致性 ;艺术歌词是婉转抒情 ,词面和词内具有离异性 ,词面仅仅是符号 ,意却隐含在其深层 ,它给人以探不尽的兴趣。下面我们主要以李晓红编的《声乐教程》中的艺术歌词为…  相似文献   

3.
体态语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态语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手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符号系统和信息戚体.体态语在传输信息和跨文化交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简述体态语在交际中的性质、功能、特点,进一步探索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沈波 《社会科学》2007,(8):149-152
一、奇观可以叙事传统电影为了取得艺术的合法地位而过分模仿戏剧,具有以"语言"①为中心的特征,它们更像是文学作品的视觉再现,依靠对白、画外音等人物语言进行表情达意,而忽视了电影艺术应  相似文献   

5.
肖利华  周瑞英 《云梦学刊》2003,24(1):121-123
英语谜语来源于民间生活和文学作品,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修辞手段丰富。它们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知识性。若能恰当地运用到教学中,既可提高学生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了解西方文化,从而更好地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用自己独特的词汇和方式来展开对事实或感情的轻描淡写,其经常采用模糊语言来指称令人不快或可能伤人感情的事情,道出不够尊敬或粗俗难耐的话语。它们在言语交际中具有“润滑”、“储存”、“避讳”、“礼貌”和“掩饰”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的主要描写对象是人,写人必然要涉及到人的思想、行为、感情、性格,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不可避免地要触及人道主义的问题。近几年来,在触及有关人道主义问题的文学作品中,为什么有的作品获得了成功,而有的作品,却出现了严重的失误?胡乔木同志的文章作了科学的回答。这篇文章,不仅澄清了人们在人道主义问题上的一些错误认识,而且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对人道主义的正确观点,对于解决文学创作中如何正确地表现人道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体态语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不仅是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有时甚至是必要的、惟一的、最佳的表达手段。体态语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语言的一部分.与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关系密切。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的体态语各有特色,为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歧义,体态语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文章从民族心理、日常生活、审美现点、民族差异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英汉语中“色彩词”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汉两种语言里 ,都有很多表示色彩的有趣词汇 ,它们在文学作品里以及人们的生活中都起着很大作用。本文试图对英语中几个最常见的表示色彩的词 :red ,black ,white ,blue,yellow ,green加以探讨 ,指出它们在不同的语言、文化和社会环境下所包含的不同含义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它们。  相似文献   

10.
钱谷融先生说过。“艺术作品是诉诸人的整个心灵的,不是单纯诉诸理智。在艺术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渗透在艺术形象中,与艺术形象凝为一体的.它们不是各自游离,不是可以相互分割的.那种脱离了形象,缺乏热情,一味抽象地讲道理的作品,不会有艺术的生命力,也算不得艺术作品.”他还说:“要从感情上去打动别人,必须自己有强烈真挚的感情。一个冷淇无情的人,对什么都不越兴趣、都填不关心的人,不可能成为作家、艺术家.”t石油大事》倾注和凝结作家“强烈真挚的感情”是贵穿始终的,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一、在新时…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的创作目的之一,就是要满足人们对作品中人物及其语言等方面的审美期待。读者这种期待视野的实现,要借助于作家的文学语言的表现力。文学作品翻译,也是如此。译文的节奏美,常常被视为文学翻译成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变异是作家体现作品主题意义和实现作品美学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往往具有一定的文体价值。本文主要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讨论文学作品中语言变异的文体价值及翻译原则,指出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变异在翻译中必须考虑其文体价值。  相似文献   

13.
莫言 《文史哲》2003,(2):149-152
作家的创作态度应该由标榜“为老百姓写作”变为“作为老百姓”写作 ,这样才容易写出好作品。好的作品应该具备的要素是语言的开创性与独特性 ,故事的独创性与多义性 ,思想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试论英语文学语言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语言是创作文学作品(小说、散文、剧本、诗歌等)时使用的语言,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就英语(翻译)学习者而言,文学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和音乐性是感知英语文学作品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李灿朝 《云梦学刊》2010,31(4):102-105,112
祁彪佳园林小品文在晚明小品园地中一枝独秀。作者意随景到,笔借目传,在景观园林中寄寓自己的心志情感与园居意趣;并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中的"借景"理论,妙合自然,于有限的空间中营造出无限的空间意境,其小品文字具有独特的审美品格;行文灵动、摇曳多姿,有时在景观解说文字中插入传说或历史掌故,使一丘一壑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6.
徐坤是20世纪90年代登上文坛的新生代女作家,她以其特有的细腻笔法和大胆的情致,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具有鲜明"创新"意识的语言形态,也正是"创新"修辞的运用,使其语言在仿拟、引用、比喻等常规修辞上呈现了异彩纷呈的语言变异。  相似文献   

17.
刘庆元  刘柳 《云梦学刊》2013,(3):145-149
作为翻译文学的一个主要源头,期刊翻译小说研究远未展开。将上个世纪初大型文学期刊《小说月报》翻译小说作为一个独立的文本,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其译本生成的"适应"与"选择"作出客观的描述与解释,是期刊翻译研究的一种新尝试。"文学功利性"、"家族翻译行为"、"译入语杂合"、"演译"是民国初期译者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学、语言生态系统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8.
高玉 《江苏社会科学》2006,9(3):204-210
语言具有三个维度:工具性;思想本体性;诗性。相应地,文学语言学研究也有三种路向:在语言形式上研究文学;在思想本体上研究文学的思想内涵;在诗性的层面上研究文学的“文学性”。在当今文学研究中,对语言的诗性和从语言诗性的角度来研究文学,是最为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张丽丽 《河北学刊》2002,22(1):155-157
语言的形象美 ,是文学作品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和作家的思维方式所必需的。形象化的语言还易于加强读者的感受。文学语言形象性的实现也是以一般交际的语言为媒介的 ,语言均具有抽象性 ,但也具有指物性 ,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就是扩大语言的指物性。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学术界 ,傅璇琮先生的一系列学术论著既开创了文学的历史文化学研究的良好风气 ,又很好地继承了中国古代“意气峻爽”的优良文风 ,体现了“篇体光华”的鲜明特色。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界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我们总结他的学术论著的语言特色 ,就是为了在当今的学术界能够倡导一种优良的文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