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写在前面的话 2006年夏。笔者赴荷兰探亲两个月。期间,持欧铁通票,周游列国一个月。欧洲的火车。无论乘客多少,车厢里总是静悄悄的,火车行进又稳,窗外的风景看久了也单调。脑子里难免会涌进一些问题。引起一些思索。由于到过女儿所在的大学。了解了一些荷兰教育的情况。便想到了中国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渔梁街     
渔梁,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渔梁街,歙县县城(古徽州府)南门口一里地。因为古人用青一色的鹅卵石将路面铺成了鱼鳞状。所以后人又将渔梁街称之为“鱼鳞街”。鱼鳞街从街首至街尾,均面水倚山,且山中间高两头低,整条长街象一条大鲤鱼。最高处的“姚家巷”地段海拔最高。为121.78;村首的“白云禅院”附近比村尾“土地庙”一带略高些,海拔115.22米(尾部114.86米)。分别为鱼头和鱼尾。因此,古人将全部路面用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镶砌,以似“鱼鳞”。体现“活气”。另外。从建筑学方面来说。鱼鳞街虽显坡度。但,由于卵石排列。错落有致。既利排水又使行走不滑。再者。古时渔梁街是典型的商业街。商人行贾。讲究财气。卵石路面使水流曲曲折折,边流边渗,暗示财水不外流。  相似文献   

3.
接下来我们继续赶路。中午时走到了山顶白云洞。山顶损坏相比又一村要严重得多,白云寺完全成了危房。几根大的梁柱断裂,地面陷落屋顶变形。佛像倒塌严重。让我惊奇的是上寺的阶梯旁开满芍花,红的黄的白的姹紫嫣红。无比的美丽动人。引得同行的同事不停地大声赞叹。  相似文献   

4.
上一次讲了老子之道,今天讲庄子之道。讲老子分为七个部分,讲庄子也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庄老同异。第二部分介绍"内圣外王之道"的内涵。第三部分讲庄学三义。第四部分讲庄学四境。第五部分讲道术九阶。第六部分是举例说明,如何按照三义、四境、九阶,成为庄学至人。最后第七部分是小结,介绍庄学的后世影响。一、庄老同异老庄是道家两大代表人物,一祖一宗。老子是道家祖师,道家开创者。庄子是道家宗师,道家集大成者。所以有同有异,有继续有发展。我分为四  相似文献   

5.
当代学术与当代学术期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龙协涛 《云梦学刊》2005,26(4):28-28
研究当代学术不能脱离对当代学术期刊的研究。当代学术期刊是当代学术的晴雨表。当代学术期刊的成就决定了当代学术的成就。无一流的学术期刊,断然无一流的学术。观察、研究学术期刊是观察、研究学术史的一个重要视角。研究学术史,其对象自然是学人、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学术期刊是学人发表学术论文的园地,学术期刊所反映的学术观点、理论思潮同学术著作相比,更具有快捷性、前沿性。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无论是内资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还是三资企业。大凡做得好的企业。都有一份较好的企业文化刊物。有的甚至办得非常前卫。不亚于大众传播媒体。而且,企业自办的内刊每年以25%左右的速度递增。在企业内冒出一簇形象清新、印刷质量上乘、装帧精美、内容品位高雅的“企业类报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企业自己创办的报刊一万三千多种。如果排除文化类企业(如报业集团)主办的以赢利为目的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是一项公益性的服务事业。主要作用是收录文字信息。并为广大读者提供所收录的文字信息。在形式上是收藏有价值的文献信息资料供读者查阅。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文字信息还是依靠印刷在纸质媒体上进行传播。自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人类已步入一个全新的科技信息时代。对于文字信息的记载。传播手段自然就打破了以往的传统形式。  相似文献   

8.
胡光墉(1823年-1885年),小名顺官,字雪岩。绩溪县湖里村人。 出生于贫寒之家,7岁那年,父亲去世。稍长,经同乡介绍,来到杭州一家钱庄当学徒。当时正值太平天国军兴,战事频繁。有一天,湘军一位营官来到钱庄,说是军饷接济不上,要求借2000两银子作军饷。当时店主和管事都不在,便自作主张,答应借银。店主回来听说以后,大为生气,责怪他擅作主张,便将他解雇了。失业以后,一天在西湖边上恰好碰到借银的营官。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跌倒的小孩,倘若没有大人看见,哭一会儿就会自己爬起来。如果看到有大人注意,就会一直哭,直到被哄舒服才罢休。每个成人的心里,都住着这样一个小孩。被满足,是人的本能。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最痛苦的是,够得着的,却得不到。最痒人的是,好像能够着,但就是够不着。至于无论如何够不着的,看一番,赏一番,然后一阵风,一场空,一帧迷蒙给黄昏。  相似文献   

10.
(续上期)鼻窍保健揉鼻根。两手食指位于鼻根,用力挤压穴位,再由鼻根向鼻翼两侧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滑动按揉。动作宜缓慢,用力均匀,每次10分钟。捏鼻孔。拇指与食指捏鼻孔,一捏一放,每分钟60次左右,用力均匀,以鼻有酸胀感为度。每次5分钟。揉鼻梁。右手食指指面位于鼻尖部,以顺时针和  相似文献   

11.
黄建荣 《云梦学刊》2006,27(2):46-50
马其昶阐明屈赋微言的原因,一是适应时代潮流,凸现爱国思想;二是认为前人因未充分发明屈赋的旨趣而没有真正了解屈原作品。马其昶阐明微言的具体内容包括字词句义、章意题旨等多方面,其层次有二:一是在博采众说的基础上渗入,二是直接阐发个人见解;其内容主要是结合屈原生平、思想、经历以及典籍所载的楚国史实,发掘屈赋的内在意义,并以此来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其不足之处主要是存在一些主观臆测之词。  相似文献   

12.
龚红林 《云梦学刊》2011,32(1):38-44
屈原作品进入朝鲜半岛后经历了两个接受的黄金时期,即李氏朝鲜时期,文人对其内容与形式的仿效、阐释或评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教育科研机构对楚辞的教学、翻译与研究。屈原忠贞、爱国精神倍受朝鲜文人推崇。屈原作品的汉宋辑注本决定了朝鲜半岛读者接受屈原精神的忠君爱国基调;而“壬辰倭乱”激发了朝鲜文人与屈原的爱国“共鸣”。中韩端午缘昭示了屈原精神的超时空永恒价值特性及屈原精神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3.
王琳 《云梦学刊》2004,25(5):5-7,12
历代楚辞学家以屈原《九歌》为“祭祀歌”,然考屈原的身份、《九歌》的词采、祭祀的礼仪,与此说多有不符。《九歌》当为“祭事歌”,即为一场祭祀之后的记叙与抒情,而非“祭祀歌”。结合史料考察这场祭祀的时间、原由、主祭者等因素,可更加有力地证明屈原《九歌》为“祭事歌”。  相似文献   

14.
李白“深入骚”,其诗歌创作与屈骚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李白与屈原都有尚用的精神,并有相同的人生经历与情感历程,都是悲剧性人物,他们的悲剧精神体现在对君的“怨”与“恋”的双重文化性格中,而且在审美特征上同样表现有“惊采艳艳”的浪漫艺术精神,所以说,李白诗源骚既有其文化依据,又有其审美依据。  相似文献   

15.
董运庭 《云梦学刊》2005,26(3):29-34,37
楚辞的长期流传,首先是自上而下,然后自下而上,进入汉代通过三条线索得以汇编结集。今本《楚辞》是一部体例极为特殊的文学选集,它在实质上乃是“屈原一家之书”,所收作品也似有经、传之分。《汉志》不录《楚辞》,并不能否定刘向的编纂之功,刘向编《楚辞》是他在废弃期间的“个人行为”,而他后来奉诏典校经书则是“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6.
毛庆 《云梦学刊》2007,28(3):40-49
从文化领域去确立人格定义,即:人格就是一个人最基本品质、品格的总和。屈原与儒、墨、道、法诸家之人格观分内外两层,内层主要为人格典范与人格理想,在这一层,屈原与诸家及诸家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不同。而在外层,各家均有差别,特别是在内核外化形式、与现实的关系及人格操守的坚持性上,各家差别甚大。屈原则与墨家较为接近。从人格观之全面性、完整性、统一性上观察,屈原之人格观当为中华民族之最高标范。今天,中华民族正在复兴,在我们寻求和重塑民族之魂和文化精神时,屈原伟大人格和人格观标范的树立,将具有无可估量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湘与屈原     
谢铁金 《云梦学刊》2003,24(6):8-10
在诗的品格、音节格律和具体写法上,朱湘部分诗歌和屈原存在的诸多相似,是朱湘对作为传统文化的屈赋的一种借鉴和吸收;作为诗人,朱湘的投水自杀受到了屈原的精神品格和悲剧文化意识的影响;整体上,朱湘和屈原的诗歌文化品格又存在相异点:前者是出世的文化品格,后者是入世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8.
顾农 《云梦学刊》2002,23(5):9-12
重新考查屈原的生平 ,《抽思》当作于屈原被放逐到汉北之初即楚怀王十八年 (前 3 11) ,是写来献给怀王表明心迹的 ;《涉江》作于顷襄王决定将屈原流放到溆浦山中之时 ,诗人的情绪特别悲愤 ,诗中表达了宁折不弯的性格和操守 ;《惜往日》作于自沉以前不久 ,其中总结楚国失败的教训 ,与大败楚师之秦将白起的有关分析合若符契。  相似文献   

19.
徐昱春 《云梦学刊》2007,28(4):31-34
作为政冶家的屈原有自已的法律思想。他认为,法的本源是“道”,“道”是人道而非天道。“道”至善至美而不可改变,故法律要严格而不可变通的遵守与执行。他的法律思想融合了诸子百家的观点而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20.
题材是构成作品的基本要素,是时代精神的折光,更是作者思想向度的反映。屈原作品题材中“两美遇合”与“现实之境”相融,“法先王”与“法后王”并举,“言治”与“言巫”同列,不仅反映了屈原对先秦诸子思想精华的汲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屈作自成一家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