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威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从我国目前粮食的生产能力来看,完全有能力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保证粮食供给,满足市场基本的需要。但是,我国在粮食流通体制、资源分配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利于粮食生产发展和市场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有可能会造成粮食市场的波动,甚至引发粮食的危机。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必须在保护耕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阐述了加入WTO对我国粮食的影响 ,然后在分析加入WTO我国粮食流通不利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改革和完善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该报告首先介绍了福建省粮食生产现状、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及类型差异,并分析了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其次,分析和预测了福建省粮食需求情况,并对粮食需求消费影响因子进行探讨。再次,采用灰色预测法从粮食供给总产量、消费量等方面进行预测,并评价了福建省粮食安全形势。最后,在构建和完善福建粮食安全体系的总体思路与任务要求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福建省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包括:严格保护生产资源,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强统筹规划,强化粮食流通、储备能力;落实粮食安全预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1995年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是整顿流通秩序、规范交易行为、稳定市场物价,在重要商品的流通体制改革方面,搞好粮食、棉花、猪肉、蔬菜和化肥等六种商品的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明确划清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力,尽快建立多层次的粮食储备制度和风险基金制度,形成吞吐及时、调节自如的粮食流通体制,继续按照政策性经营与商业性经营分开的原则,改革粮食企业体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要放在扶持生产、尽快建立市场宏观调控和质量监督机制上。对食品和其他重要消费品批零差价要加强监督和调控,坚决打击哄抬物价…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结构与粮食安全:基于粮食流通贸易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从粮食结构、粮食流通与贸易环节等方面评估国内粮食安全状况。研究发现,当前所谓"十一连增"准确的说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总量实现了"十一连增",而且是相对于粮食产量一个历史低点(2003年)粮食产量水平,主要来源于玉米产量提高,口粮增加有限,而且中国粮食进口状况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从之前调剂余缺向大规模进口转变;从粮食产品结构来看,口粮,尤其稻米,面临更大贸易风险;未来粮食不安全更多表现为粮食流通与贸易问题。因此,政府在重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同时应当更加关注粮食流通与贸易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粮食安全与财政补贴政策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石安 《管理世界》2008,(11):172-173
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粮食危机,既有国际市场粮食供给紧张、粮价上涨原因,又有这些国家长期忽视对粮食生产的财政支持和对农业生产者利益的保护。我国人口众多,耕地有限,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加大财政对粮食生产与流通的补贴力度,优化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7.
饲料用粮消费需求的增长,将成为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增长的主体,将影响我国粮食安全。本文在对粮食安全与饲料用粮关系研究背景下,提出了完善我国饲料用粮安全保障体系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随着苏州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苏州市已从一个粮食丰收有余的鱼米之乡,演变成为一个粮食严重不足的典型粮食主销区,年粮食缺口高达23亿公斤以上。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今天,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作为主销区粮食安全的第一道保障线已经无可替代,它在引导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搞活粮食流通、规范流通秩序、降低流通成本、调节市场供求、稳定粮食价格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主销区粮食批发市场今后如何发挥整体功能,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储藏性是粮食作为特殊商品的属性之一,粮食仓储业的发展,关乎国际民生。近年来,一些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引发了我国对粮食安全问题前所未有的关注。粮食仓储业发展状况及内部管理完善程度直接关系我国粮食安全。本文对向北京市属粮食仓储企业发放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简述了其内控现状。比之整个行业的内部控制状况,调查范围内的企业内控水平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的基础上,认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强调要正确估计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粮食安全,在各个历史时期都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流通、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金融衍生品规模和结构不断发展,逐渐向粮食等产业渗透,形成了粮食金融化的现象。宽松的货币环境、生物能源的发展、国际大粮商的控制成为粮食金融化的推动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粮食已经实现了从商品属性向商品和金融双重属性并重的转换,粮价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供求而是由货币和资本所决定。粮食安全本质上已经从"生产-销售"的供求问题转化为"贸易-金融"型的价格问题。据此,我国应该加快建立国际性的期货中心,提高国际市场定价权和谈判能力,完善农业补贴机制,发展粮食龙头企业,提高应对粮食金融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商贸财务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贸易、粮食、供销等部门的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以及落实粮食补贴惠农政策、促进粮食安全,支持内外贸协调发展、促进扩大对外开放,搞活农村市场流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下半年,"粮荒"开始在全球蔓延,这再次给我国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也对我国粮食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而2008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提出,"实施粮食战略工程,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调出量大的粮食核心产区;在保护生态前提下,着手开发一批资源有优势、增产有潜力的粮食后备产区。"  相似文献   

15.
《决策探索》2013,(7):9
2013年夏粮交出的喜人成绩单,再一次践行河南"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的庄严承诺,也为我国粮食安全再加一道"放心锁"。"十一连增",河南粮食增产活力从何而来?政府惠农政策、农业科技进步功不可没。尤其是近两年来,河南省着力构建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粮食生产要素得到最大限度优化,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  相似文献   

16.
由于粮食产后减损增收没有引起各级政府及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我国粮食收割、仓储、运输、加工、消费过程中的损失浪费量一直居高不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不仅要稳定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还要提高全社会爱粮节粮意识,强化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节粮措施,切实减少我国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  相似文献   

17.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活必需品,是人类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粮食安全始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确保粮食安全。从宏观上讲,粮食安全主要是站在国家层面考虑的长期战略性问题,对于区域地区而言,既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粮食生产、又要实事求是,根据资源条件、对粮食安全目标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准确定位,区域地区粮食安全的目标不是绝对安全,自求平衡,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也不能就粮食论粮食,而应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全局高度去思考,由此引发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十五"计划建议指出: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十六大报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何贯彻落实好新世纪新阶段粮食保护的这些新政策,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无疑就成为理论界一项责无旁贷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广泛收集近年来有关粮食理论资料的基础上,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若干问题进行综合介绍,希望有助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进而推动新世纪新阶段粮食保护政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安全有九大隐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2003年10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04年将争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明确的综合性政策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粮食安全问  相似文献   

20.
(一)吉林省西部地区具有建成国家粮草安全基地的优越条件1.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目前 ,我国粮食生产丰年有余 ,农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 ,但这不等于具备了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还很脆弱 ,农牧业发展水平还很低 ,尤其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还不能实现粮食及其他农畜产品的稳定供给。所谓丰年有余也仅是区域性、结构性和阶段性的。为预防灾年的不足 ,要靠大量的粮食储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单纯靠储备粮将难以满足多样性的消费需求和连续灾年出现的缺口。储备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