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建津 《唐都学刊》2014,(3):102-106
青年马克思在大学和《莱茵报》期间深受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的影响,但《莱茵报》期间对社会和政治现实的观察使他意识到存在领域的问题比意识、观念层面的问题更有决定意义;费尔巴哈哲学颠覆了青年马克思在“存在与思维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的看法,而马克思对哲学本体论问题“什么是存在”的理解一开始就不同于费尔巴哈.当他从实践来理解什么是存在时,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就完成了.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使他对什么是存在这个哲学本体论问题、对人的本质、人的解放途径等问题都形成了与黑格尔派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根本不同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2.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主要理论来源。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人、市民、实践、自在之物、历史意识和自由等问题构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遗产。马克思也十分重视蕴含在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但他总是把辩证法融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中。唯有重新解读德国古典哲学的遗产,充分展示出这一遗产的丰富内涵,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才可望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由费尔巴哈崇拜转向费尔巴哈批判经历了四个阶段:马克思受费尔巴哈"主宾原则"和人本主义方法的深刻影响;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创造性应用;马克思由抽象人的观点向现实人的观点转变;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发生这一思想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在研究中逐步确立了实践劳动的观点,受施蒂纳与受赫斯思想影响等。这一转向是马克思清算从前的哲学信仰、了断与青年黑格尔派复杂思想关系的重要环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观实现两次变革的显著标志,是马克思制定"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历史"的唯物主义出发点的理论土壤。  相似文献   

4.
1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形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解释模式,而这些解释模式又直接关系到对马克思哲学特质的理解。按照最初的流行观念,马克思哲学的直接来源是黑格尔的辩证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再往前追溯,就是自康德以来的德国唯心主义传统和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传  相似文献   

5.
作为黑格尔左派的青年马克思基本按照黑格尔的方式思考国家的本质、集体精神以及实证法等问题。尽管马克思很快与青年黑格尔派决裂并最终转向唯物主义的历史理论,但是其成熟的历史理论中仍然保留着黑格尔思考国家本质时采用的思想进路。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写作动机之一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即<德意志意识形态>缺乏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这个判断折射出恩格斯对于马克思哲学旨趣的某种误解.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唯物论之所以在历史领域失效,主要是因为未追问历史动力的动力和辩证法的阙如,这同马克思把费尔巴哈式旧唯物论的缺陷归结为拘泥于感性直观大异其趣.与马克思试图从逻辑和历史双重意义上超越"唯物一唯心"之争不同,恩格斯致力于强化这种对峙.  相似文献   

7.
作为近代唯物主义的费尔巴哈哲学的重要内容是其人本学思想,作为青年黑格尔派核心成员的费尔巴哈的主要任务又离不开对于宗教的批判.费尔巴哈正是从人本学的立场上将人理解为"感觉实体",从而在学理上展开了对于宗教自身的深入分析和全面考察.费尔巴哈将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的主题推向高潮,得出了"上帝是人本质的异化"的著名论断,并最终完成了近代以来的上帝人本化的哲学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青年黑格尔派运动与马克思的关系以及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思想来源方面,契希考夫斯基意外地被学者们忽略了。契希考夫斯基作为青年黑格尔派中促成实践问题转向的第一个人,应该得到重视和进一步研究。他在《历史哲学导论》一书中,将行动与作为有机的历史总体联系起来,确证了历史和未来的可知性,建立起了以行动为基础的历史哲学,并明确提出实践哲学是哲学未来的命运。马克思哲学来源和形成史研究应该关注契希考夫斯基行动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贺来 《求是学刊》2012,39(4):5-11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思想来源在于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这种观点同时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推广.俞吾金教授的《实践与自由》一书则揭示了马克思哲学的真正来源——作为现代哲学典范的康德哲学.马克思从康德那里继承并推进了“实践”和“自由”两大主题,其哲学体系的本质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推动社会形态变革的实践中,已有的研究往往只强调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给马克思思想转向带来的理论支撑,却忽视了青年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人物鲍威尔之间的紧密联系,弱化了鲍威尔思想给马克思带来的启迪因素。近年来,这一问题逐渐被学界所认识,并形成了研究鲍威尔思想之于马克思唯物史观产生的共识。目前,经由麦克莱伦为主导的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中的费尔巴哈和鲍威尔之争,迈向了将鲍威尔思想置于马克思哲学理性的现实化意义上进行思想定位之观点演进。通过对观点的梳理,发现以往对鲍威尔与马克思思想关联的研究,没有做到以鲍威尔最初的理论奠基为基础,来理解鲍威尔思想之于马克思走向现实的积极意义,导致抹杀了鲍威尔思想中可能存在的正义方面,因此未能撼动费尔巴哈主导说。在此基础上,反思费尔巴哈的“主体”在历史性上的缺失,从而引申出鲍威尔革命的意识形态之于马克思唯物史观产生的意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