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如何控制用工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劳动合同法以来,企业普遍反映用工成本增加,尤其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附加值为主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供电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严格按照相关法规执行,将直接影响企业自身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结合调研经历,对供电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现状、实际情况用工管理做初步分析,并对如何有效开展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以及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度推进,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成为了我国劳务经济中发展较快的一种新模式。本文对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对用工单位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工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管理与财富》2008,(12):83-83
《劳动合同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非全日制用工的形式及其规范,对促进企业用工改革、提升企业用工灵活度、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非全日制就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非全日制用工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是一项具有较强实用性的课题,本文从分析非全日制用工的相关规定入手,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用好非全日制用工方式,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李茂红 《经营管理者》2014,(33):218-219
正一、研究背景及目的《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加强和规范了我国劳动用工的管理,促使企业不得不调整应对劳动用工的各种方式,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农电用工问题一直是困扰供电企业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来,各地供电企业农电工劳动争议不断,信访维稳工作压力大,农电工的法律主张也愈来愈明确,这无疑给供电企业的农电用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准确评估和防范农电用工的法律风险,已成为供电企业不可回避的课题。《劳动合同法》及相关的配套法规为供电企业规范农电用工行  相似文献   

6.
受经济的发展、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新生代农民的特点及物价水平走高等因素影响,我国劳动力整体用工成本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对用工成本的现状进行介绍,分析用工成本上升的具体原因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针对用工成本上升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对于促进企业更新用工观念,搞活用工形式,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甚至全社会的人力资源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中通过总结国内外企业劳动用工方面的实践经验,从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考角度和目的出发,归纳出四大类、共计十种企业内部非正规用工形式,着重阐述了十种非正规用工形式的具体实现方法,并对企业能否搞活非正规用工形式、正确协调好五方面关系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当前邮政企业劳务用工存在问题及主要特点,提出了加强企业劳务用工的对策和建议:统一组织招聘,开展专业培训;规范用工管理,创建监督机制;加强人才储备,加大考核力度;建立劳务费用支出预报审制度;完善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规范劳动用工管理,规避劳动用工风险,建立健全用工机制,是构建和谐企业,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和根本保障。本文从劳动用工管理所涵盖或涉及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劳动定员、劳动合同和日常业务等方面对如何规范劳动用工管理进行了深入思考与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企业的经营模式不断创新,用工模式也随之变化,形成多元化用工格局。本文从多元化用工形式展开研究,首先界定多元化用工概念并对其进行详细分类,接着阐述多元化用工产生的动因,然后以企业视角分析多元化用工产生的风险并对这些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姚晖  董玉龙 《决策探索》2010,(16):48-48
在石油生产行业中,随着老油田进入开发后期,为了满足增储稳产的工作需要,新建产能和工作量逐年增加,企业用工需求量呈现正向增长,给企业用工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压力。对于油田企业来说,缓解用工压力,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是从外部补充人员,二是通过企业内部挖潜,提高用工效率。但油田企业属于特殊工种行业,能够直接从外部得到补充的人员十分有限,企业往往需要通过内部挖潜的手段来缓解用工紧张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一般来说,施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数量庞大,但是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却明显不够,容易给用工埋下风险。本文将针对施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改善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电力施工企业因劳动用工纠纷引起的法律争端屡见不鲜,如何全面认识现行企业劳动用工形式存在的风险并合理规避值得每一位从业人员研究和探讨,笔者结合工作实际,着重分析了长期合同制用工,劳务派遣用工和短期合同制用工中存在的风险,并就如何防范风险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黄碧清 《经营管理者》2009,(21):314-314
本文结合实际,认真分析了企业用工方面和劳务派遣员工队伍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主要根源,并就如何实现劳务派遣员工与用工企业和谐共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劳务派遣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模式。本文结合实际,认真分析了企业用工方面和劳务派遣员工队伍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主要根源,并就如何实现劳务派遣员工与用工企业和谐共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省情速递     
《领导决策信息》2012,(27):19-19
日前,福建省出台《关于缓解企业用工短缺做好用工服务八条措施的通知》,提出了稳定用工队伍、支持小微企业开展岗前培训、积极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公租房、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等共计八项措施缓解企业用工短缺。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及其修正案实施后,为规范企业与员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在对《劳动合同法》带来影响的众多研究中,研究者的目光大多集中在它给大型企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而对中小型企业适用《劳动合同法》的问题关注甚少。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用较多的劳动力资源,是吸纳社会就业的主力军,也是劳动关系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小企业劳动用工的现状如何?劳动用工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调查,有助于我们清晰了解中小企业劳动用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识劳动合同法及修正案给中小企业劳动用工带来的影响,以期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用工方式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也相应的发生着悄然变化,具有控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并有效避免用工风险的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孕育而生。随着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业务外包的用工方式以其价廉物美的实惠服务,不仅具有劳务派遣的优势,也兼具有适用广等特色优势。因此,如今的企业用工方式,已然从劳务派遣日益朝着业务外包方向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9.
王惠霞 《经营管理者》2013,(27):209-209
目前我国的企业用工保障和社会保障不是很完善,在实际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员工的劳动合同是否和谐,员工的社会保障是否完善,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我们在本文中对我国企业用工保障和社会保障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展现状、问题等,提出完善我国企业用工保障和社会保险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多种用工形式下 如何构建企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庆刚 《经营管理者》2011,(19):212+168
县级供电企业现存多种用工方式,是满足电力企业建设发展的需求。文章分析了电力企业不同用工形式的由来及浙江县级供电企业多种用工形式的现状,指出混岗形成原因及存在用工风险,提出解决混岗的基本思路,并对如何建设和谐供电企业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