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忠宏 《决策与信息》2013,(11):294-294
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会很快到来。我国的人口红利是否结束,会有哪些问题?从“人口红利”对消费和储蓄婚影响来看,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会改变社会抚养比,社会抚养比越高社会整体负担越重。如何顺利渡过这一艰难时期?本文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2.
陆新之 《经理人》2007,(11):22-22
据统计,目前中国人口中,15到64岁的劳动人口达到八亿九千七百万,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而这个数字在2020年会到达顶点,就是九亿二干三百万人。庞大的劳动力储备令中国GDP加快增长,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老人和儿童的抚养比例每下降一个百分点,中国GDP则上升0.116%。实际上,过去20年的中国GDP增长率中,有约26.8%的比例来自人口红利贡献。而人口红利的贡献,在未来十年至少还不会有比较大的改变。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会进入一个产业加速的结构转型期;由过去主要依赖制造业,转向依赖消费性行业。  相似文献   

3.
"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人口红利"及其成因 "人口红利"(Demographic Bonus),是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又称为"人口机会窗口"(Demographic Window of Opportunity),是指一国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会形成一段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较轻的时期,经济由此获得额外的增长源泉被称为"人口红利".对于个体的人来说,人的生命周期是从出生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包括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等.而对一个国家来说,由于人口自然规律的作用和国家人口政策的引导,每个阶段的人口增长率高低会发生动态变化,从而导致劳动适龄人口和社会负担发生波动甚至较大波动,对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民收入的特点1.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额不断拉大近几年,河北省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城镇化率已由2000年的26.33%上升到2011年的45.5%,这意味着7240.5万人中有近4000万人仍是农村人口。同时,随着国家支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该省农民人均纯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日前在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上表示,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6年的2148万,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2.3%,低收入人口也从2000年的6213万减少到2006年的3550万,占农村人口比例从6.7%下降到3.7%。6年来共减少贫困人口1052万,平均每年减少175.33万人。  相似文献   

6.
世无大国     
梁晓声 《领导文萃》2008,(12):132-137
依我看来,迄今为止,这世上还并无一个大国出现。 这里所言之“大”.不惟指领土的广阔;不惟指人口的众多;也不惟指经济和军事力量多么的了得,还指一个国家的品格怎样。  相似文献   

7.
《决策导刊》2001,(5):21-21
“九五”时期,重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市出生人口197.7万人,年均出生率为12.54‰,年均自然增长率5.96‰,年年圆满完成人口计划。“九五”期间,全市实际出生人数比国家下达计划少43万多人。  相似文献   

8.
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基石,人口状况是制定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政策和人口发展战略的基础,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取得详细人口资料的一种重要方式.美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和经济强国,其人口普查制度及变革对世界各国的人口普查制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30多年,人口红利给我过带来经济快速增长,而伴随着人口红利消失拐点的到来,劳动力人口减少、老龄人口社会抚养负担的增加将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处在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我们需要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实现人口红利向教育红利、人才红利、机器红利、结构红利的转变,以此来延续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口的日益增多导致能源消耗加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这一切都表明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不断恶化.我国正以超负荷的生态环境负担着庞大的人口总量.本文从多个方面浅析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生态实际上是指某一个系统中多样性、结构性的均衡状态。人口作为一个活的系统,也要求生态平衡。人口生态平衡与否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维持人口生态平衡,就必须强化人口的生态化。同样,苏州为2010年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心中有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1,(36):26-26
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由2000年的517.9升(人/天)下降到2010年的364.7升(人/天)。与2000年相比,2010年全国城市用水人口增长了53.8%,但城市年用水总量的增长仅为6.6%。  相似文献   

13.
到2030年,世界第三经济强国德国人口将保持在平均每个女人出生1.3个孩子的水平,德国将成为一个老年国,有一半人口超过65周岁,欧洲其他国家也将步入老龄化时代。如今,德国老年人占人口比例的五分之一,人口出生率却呈负增长,老龄化却日趋加速。如今,德国人口为8200万,但30年内,德国人口将降至7000万,而适龄工作人口也将从现有的4000万减少到3000万。" 德国人口老龄化成为全世界最典型的例子。日本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人口为1.25亿,专家预计到2005年,日本人口的出生率可能达到高峰,但日本政府对人口的预测却不乐观。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近期发布的2006年世界人口现状报告显示,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5亿,并且今年将达到65.6亿。  相似文献   

15.
人口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预测未来人口的变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相应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探讨了人口研究的一种新途径——人口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人口投入产出模型预测了2010年至2030年我国人口总量以及结构的变化情况。首先,利用现有数据编制了2000年至2009年中国人口投入产出序列表。然后,利用人口投入产出模型及计量经济学相关方法,计算我国2010年至2030年各年人口总量以及各年龄段人口数量。最后,针对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进行相应分析。可以看出,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研究人口问题,既是投入产出技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也是研究人口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付娟 《管理科学文摘》2012,(21):142-142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再次确认了我国人口生育率和增长率不断下降的趋势。随着人口总量的不断变动,年龄结构也有相应的重大变化。面对计划生育政策在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所带来的多种忧患,中国需要立足于“人口加速老龄化”这一新的基本国情,积极调整生育政策,加速各项一直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在未来一两年之内,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停止增长,劳动扶养比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在这个转折阶段,现实经济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中国的比较优势在发生变化,凝聚在劳动力中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8.
孙楠 《决策与信息》2013,(11):32-35
我国犯罪率的居高不下,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就是人口因素的影响。针对这种现象,本文采用1998.2010年中国省级数据,利用非参数可加模型对人口因素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刑事犯罪率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因素对于刑事犯罪率有显著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但人口因素不同方面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各级政府应当继续加大力度改善人口素质,是从根本上提高社会治安水平,降低犯罪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3,(40):26-26
10月10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人力资源蓝皮书: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3)》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比2011年减少345万,下降0.6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育率下降已逐渐成为当今许多国家人口发展的新趋势,低生育率的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以福建省“生育率下降”现象为研究视角,以国家生育政策与养育保障的内在关联性为研究基础,结合现实社会背景和调查数据,分析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提出改善社会生育率低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