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源 《决策与信息》2004,(12):29-30
我国是个多山之国,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山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6%。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山区经济发展是全国最为缓慢的地区。不少山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几百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甚远。由全国山区综合开发协调小组主办的首届中国山区乡镇发展论坛会上,与会专家就如何加快山区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各抒已见,探讨了新时期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行之路。本刊摘其精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2.
罗千秋 《决策探索》1994,(12):37-3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也撞击着人们的心灵,据调查了解,山区农民都为党的富民政策叫好,谈论的都是如何致富和发展,思想主流都是积极向上的。  相似文献   

3.
重庆直辖以来,年轻的直辖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强劲推动下,一些较落后、偏远的乡镇、农村和山区农民,通过不同的方式也逐步发展起来,并一天天富起来……  相似文献   

4.
一、与时俱进。努力推进经济快速崛起。崔庙镇地处河南荥阳南部山区,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工业结构相对单一,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广大农民群众求新、求变、求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制约了全镇的经济发展。针对这一现状,镇党委、政府首先从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入手。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促进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在全镇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使广大群众树立只有摒弃陈旧观  相似文献   

5.
巫溪地处重庆市东北部偏远山区,基础条件差,经济欠发达。但是,农民群众对农机化的需求十分迫切。2004年,农机部门顺应形势,积极服务“三农”,为农民群众提供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全年共推广新机具189台,其中微耕机187台,联合收割机1台,中小型拖拉机(带铧犁)l台,为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易县阳谷庄乡在绿化太行山,开展山区治理工作的实践中,出现了一种农民联合起来上山造林的组织形式,群众称之为“合作绿化”。它是合作经济在山区治理上的体现,是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林业生产中的运用和发展。合作绿化促进了全乡绿化的发展。全乡共有荒山六千五百亩,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近70万个行政村,村级组织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组织,直接面对广大农村、农民,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执政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村级规范管理,既是我国基层政权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多年来针对山区实际,围绕154个村如何加强规范管理,大胆创新,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杨逢光 《经营管理者》2014,(23):116-117
正凤庆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大县,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广泛普及推广利用,在农业农村发展上坚持南糖北烟中部茶、高原生态农业、庄园经济的战略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农村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对我县农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的目标及产业支撑体系等进行了认真调研,深入分析了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为此,对农民人均纯收增加支撑体系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夷陵由宜昌县撤县而设区,设区前80%的面积是山区、80%的地区是农村、80%的人口是农民。撤县设区后,夷陵成为宜昌市的主城区之一,但夷陵区“小城区、大农村”的格局没有改变,城区、郊区、坝区、库区、矿区、山区“六区”并存的特点没有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的特征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綦江北倚重庆,南接滇黔,境内山岭连绵,沟壑纵横,南高北低,平均海拨920米,山地和丘陵占70%,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近年来,綦江县结合山区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着力点,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有了长足发展,农村出现可喜变化,农民收入显著提高。2005年全县农村经济总量达到110亿元,比2000年增长7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1元,比2000年增长63%。  相似文献   

11.
一、坚持立足山区特色资源,拓展产业扶贫领域 (一)构筑特色产业体系。经过“八七”扶贫攻坚和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努力,全县初步形成以茶叶、烟叶、畜牧、特色蔬菜、林果、水电、药化为主的特色产业群体,全县农民人平从特色产业产品经营中获得现金收入达930元,占农民纯收人的63%。  相似文献   

12.
最近,调查了几个山区农村,发现在山区农村存在的不少问题值得深思. 一些政府在农村用力做的很多事情,农民们并不热心.如土地确权,农民们认为,村组之间、户与户之间、甚至兄弟之间的土地始终都是清楚的,只是面积多与少而已.现在又不缴纳农业税,亩数多一点少一点意义不大,农民对确权不关心.反而是那些外来的人承包、征了农民土地的人,才十分关心确权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陆骏 《决策》2023,(12):54-57
<正>安徽省黄山市人均耕地少且土地细碎,山区机械化难以大面积推广,严重制约着山区粮食生产。随着人力成本攀升,种粮比较效益降低,山区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黟县渔亭镇汪村,在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背景下,自2016年起,该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全面流转村内耕地,带动撂荒地整治,推行机械化种粮,发展特色农业,提升种粮效益,实现了村两委领办。合作社经营的“整村一块田”模式,走出了整合耕地资源、解决山区土地零散化的新路径,对推进粮食生产,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新理念推动山区综合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时茂 《领导科学》2005,(13):12-13
集山区县、老区县、贫困县于一体的赞皇县,大体是“七山二滩一分田”的地貌格局,山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的最大自然障碍。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赞皇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辩证地看山,坚持将山作为最具潜力优势的资源,不间断地组织实施山区综合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以工业管理理念推动山区综合开发新发展树立工业管理理念,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山区综合开发,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加工增值为重点,以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为手段,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作用,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开发效益的最大化。这不仅是进一步推进山区综…  相似文献   

15.
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化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从安化县的实际情况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力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全面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推进思想解放,转变农民观念。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山区农民思想解放的步伐缓慢,小农经济意识、计划经济观念和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发展的理念、办法、措施以及精神风貌比较陈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求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能跟上形势的发展变化。安化县…  相似文献   

16.
地处武陵山区的武隆县,曾是有名的“国家贫困县”。近年来,由于县委、县府领导班子提出并实施了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围绕生态旅游做文章的工作思路,不仅甩掉了贫困帽子,而且其经济总量增幅保持了同类地区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扑灭邪火     
程雄 《当代秘书》2001,(3):30-31
天堂山村有280多户人家,村庄挂在天堂山的半腰上。当地丛山环抱山峦起伏,矿产资源丰富,盛产煤炭?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山区群众学科学、用科学、打开山门,采掘丰盛的煤炭资源。几年功夫,山区插上了飞腾的翅膀,不少农户光鲜起来,修好了公路购买了“东风车”,将“乌金”源源不断运往湘、粤等地。百分之八十的农户不但有了冰箱、彩电和移动电话,而且有上百户存款在十万、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农户。党的优越政策和时代的浪潮,给这些农民带来极大的幸运和好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安化山区畜牧业生产现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优势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趋势——生态畜牧,笔者提出通过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发挥地方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推行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畜禽养殖模式: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突出标准化生产,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做好规模场户的环保工作等六方面来发挥山区农村资源优势,做强做大山区农村畜牧业。从而使山区农村畜牧业逐步走上一条农牧结合、种养结合,具有山区特色的生态畜牧道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山区县市的经济环境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要求,因此,建设山区经济强县之举,首推环境创新。  相似文献   

20.
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推进山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山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发展山区生产力的关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山区综合生产能力。要重点抓好5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