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进入2008年的全球经济不仅遭遇了美国次贷危机的连续袭击,而且世界各国也受到了通货膨胀的严峻冲击。高盛公司发布的全球通胀报告指出,在2007年全球通胀水平平均达到4.8%的基础上,其所追踪的国家通胀指数在今年前几个月中已经有80%出现了通胀加速的情况。其中尤其以新兴市场国家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2.
林铉 《领导文萃》2011,(24):28-30
国际评级公司惠誉近日警告称.如果未来12—24个月中国银行资产品质出现转差可能调降中国评级。尽管这是一种较为正常的市场风险警示.而且基于现有的事实和预测.但在中国某些人看来,或许是不可告人的阴谋。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2,(11):28-31
世界经济继2009年经历了二战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之后,2010年出现触底反弹。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经济较上一年增长4.2%,其中,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产出增长率为7.0%,而发达经济体仅为2.8%,全球经济总量达到了63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刘娥平  施燕平 《管理科学》2014,27(5):91-103
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影响公司的信用评级,进而影响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大小,故发债公司存在基于评级的盈余管理动机。选取2007年至2012年发行公司债券且具有信用评级的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发债公司获得首次评级之前盈余管理的分布状况,运用OLS和oprobit回归模型验证盈余管理、公司债券融资成本与首次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发债公司在获得首次信用评级前,正向的盈余管理程度持续上升,评级后出现持续下调甚至为负的现象;控制公司正常应计利润后,发行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首次信用评级之间正相关,且主体信用评级表现显著,说明评级机构的决策受发债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另外,债券收益率与信用评级负相关,而考虑盈余管理与评级之间交互项的影响时,市场参与者面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将要求更高的收益率加以补偿,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减弱了评级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主权信用风险的恶化是全球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而主权信用评级是评价一国主权信用风险的直接标志。本文基于主权信用评级这一视角,对主权信用评级对政府债务市场的影响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会显著抑制政府债务市场的发展,而主权信用评级的上调则会促进政府债务市场的繁荣,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与上升对政府债务市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效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1997年—2019年EPFR基金层面微观数据,从投资者结构出发,研究了全球金融周期对新兴市场跨境股票资本流动的异质性影响及其潜在原因.结果发现,新兴市场的跨境股票基金资本净流入相对全球金融周期呈顺周期性,并且相比于共同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对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度是其1.7倍~1.8倍.其背后的原因在于,ETF的投资者中有着更高比例的短期投资者和基准指数驱动型投资者.此外,本文还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为例,讨论A股被纳入国际基准指数的影响.并通过宏观层面加总分析,以及进一步分解全球金融周期因子等方法验证了本文结论.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随着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扩大开放,政策制定者除了监测跨境证券资本流动的总体规模,还应对资本流动背后的投资者类型和结构进行监测,并由此采取相应的宏微观审慎管理措施以防范外部冲击带来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7.
1.业务互补的“蛇吞象”2000年,成立不足15年的美国在线公司并购了全球娱乐及传媒巨人——时代华纳。上演了一出“蛇吞象”的故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许多大型媒体公司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时代华纳也面临相似的问题,虽然在网络事业的发展上着手较早,却屡战屡败,经过5年的挣扎,损失惨重。与此同时,美国在线的访问量已突破2000万人次,人气指数远远超越了多家有线电视频道,是当时最成功的新兴媒体品牌。1999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本语气和文本信息复杂性两个维度选取了负面词语占比、不确定性词语占比、专业术语词语占比、复杂句占比四个年报文本风险信息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构建了年报文本风险信息指数,以公司债为样本对评级机构能否解读复杂文本内容中的风险信息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年报文本风险信息指数与公司债信用评级显著负相关,即评级机构对年报文本内容中的风险信息进行了有效解读;(2)年报文本风险信息与定量风险信息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在发行人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较低时会具有更高的信息价值;(3)刚性兑付的打破以及债券无担保都会促使评级机构更为重视年报文本风险信息;(4)年报文本风险信息能反映公司当前的盈余质量和未来的经营业绩,具有一定的增量信息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投资新兴跨国企业是富有远见的选择,但须作好踏上艰辛旅程的准备。未来十年,全球企业排行榜上最大的变化将是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崛起。诸如中国的华为公司、印度的信息系统技术公司和南非的米勒啤酒公司等已经是全球性的大企业。但是,这股不可抗拒的力量还在增强。下一个微软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更可能出现在新兴市场,而不是出现在发达国家。然而,尽管2007年新兴的跨国公司前途光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与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只有三家,分别是美国标准普尔公司、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和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根据BIS的报告,这三大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已实际垄断了全球  相似文献   

11.
曹萌 《经理人》2010,(8):28-28
7月11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编制的2010年国家信用风险报告和首批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等级,在北京公开发布。这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个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第一次向全球发布的国家信用风险信息。  相似文献   

12.
当下,欧洲债务危机自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肇始而愈演愈烈,美国国债违约风险接踵呼啸而至。虽然美国参众两院在最后一刻就提高美国债务上限达成了和解,稍稍纾解了全球投资人对于长期拥有AAA评级的最具信用的美国国债能  相似文献   

13.
日前,标准普尔下调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这是历史首次。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市场剧烈波动。中国拥有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在这些资产中,70%为美元资产。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降低,无疑使中国外汇储备面临巨大的风险。中国高额外汇储备因而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从“互惠式”的利益框架出发,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会否以及如何利用信息优势与证券分析师形成关联,并损害外部投资者利益的命题.使用2007年~2013年内部人减持与分析师评级数据,研究发现:1)分析师在内部人减持前会集中发布乐观评级报告,内部人减持的金额与分析师乐观评级的数量正相关; 2)这一关系在非高管股东与高管股东减持时均存在,并随高管影响力的提升而增强; 3)这一关系更可能在内部人管理公司信息环境动机强烈时出现; 4)内部人和分析师的以上行为增加了彼此收益,内部人通过减持获得了超额收益,而分析师获取了更多私有信息.这些证据总体上支持了公司内部人与分析师“共谋”的猜想.这些发现全面地展现了公司内部人与分析师进行互惠利益交换的动机、手段与后果,增进了对新兴资本市场中公司内部人与分析师互动行为的理解,也为监管部门加强披露监管、打击内幕交易、维护市场秩序提供了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5.
机构投资者一直以具有较好的选股能力立足于资本市场。本文利用2004-2007年深交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信息透明度角度检验机构投资者的选股能力。实证研究发现:与预期一样,在信息透明度评级较高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会较高和持股机构数目会较多,短线机构持股比例会较高;在信息透明度评级上升的公司,机构会调高持股比例和增加机构数目,短线机构会调高持股比例,长线机构投资者并不会基于信息透明度评级的变化调节其持股比例;与预期相反,在信息透明度评级较高的公司长线机构持股比例会较高。因此,提高公司持股机构化的同时拓宽机构投资者信息获取通道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邵海燕 《经理人》2006,(9):114-115
她在评级业“黎明前的黑暗”里坚守了十三年见到何敏华第一眼,就让人感觉到她的与众不同。尽管身为国内最大信用评级公司中诚信国际常务副总裁,但她很少讲大段的管理理论和成功案例,她平和,执着,谦逊,克制,这不由让人联想到《沉静领导》中所描绘的管理者。执着,也是一种决策能力在北京金融街的一座大厦里,何敏华兴奋地忙碌着,“去年央行的短期融资券放开了,中国的信用债券时代才到来。公司十几年的积淀,终于迎来了中国的信用评级市场真正开始发展的时候,而且公司马上又要与国际评级巨头穆迪进行资金、管理和技术的全方位合作。”这种时候,无…  相似文献   

17.
安辉  王昊  唐红 《管理科学》2022,(5):144-158
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迅猛发展和刚性兑付的打破,信用评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评级行业暴露出的评级分布过于集中和债券违约风险累积等问题使其评级质量不断遭到市场质疑,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检验评级机构债券评级质量进而建立有效的评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从评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双视角对中国评级机构的债券评级质量进行研究。首先,选取信用利差作为检验指标构建指标体系,以2008年至2018年6 226只公司债券为样本,进行多元OLS回归分析,并检验整体9家评级机构评级的一致性和4家评级机构的异质性;其次,依据马尔科夫链原理和Cohort群类法构建等级迁移矩阵,选取2014年至2018年9家评级机构对14 617家发行公司债券的主体公司评级样本进行跨期限1年期迁移矩阵与多年期迁移矩阵的对比分析,检验评级机构的债券评级短期和中长期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从一致性检验结果看,债项评级和发行主体评级与信用利差均存在显著的反向关系,中国评级机构的债券评级整体上具有一致性。但由于债项评级分布区间偏高,且债项评级变量对模型的解释力度较弱,因此可能存在评级虚高的风险;同时,债项评级对债券融资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选取1993-2017年数据,以H股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为研究对象,运用DCC-MVGARCH模型、线性回归模型和事件研究法等多种组合方法,考察来自新兴市场的公司上市对目的地市场发展和目的地既有上市公司影响。结果表明:第一,H股在港上市扩大了香港市场的市场规模和交易活动,吸引了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第二,H股在港上市提升了H股与香港市场既有股票的收益相关性,以及香港市场与大陆市场及全球市场的联动性;第三,H股在港上市对既有股票的估值影响是积极的。总之,来源于新兴市场的公司上市对目的地市场和既有上市公司的综合影响是积极的,溢出效应大于"质量传染"效应和分流效应,促进了目的地市场质量提升和市场发展。本文结论有助于丰富跨境上市对目的地市场影响的研究,对于基于"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国家开放资本市场战略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走过2013,迎来2014,世界经济将呈现怎样的局面?量化宽松如何退出?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增长能否持续?新兴市场国家是否真的会拖累全球呢?2014年全球经济的风险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美国的量化宽松要真真实实地退出,这个退出过程中,全球资本将加速回流美国,新兴市场国家将可能面临资本外流,泡沫进一步破裂的风险。有人统计说,这5年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已经放出了5万亿美元,其中4万亿美元流向了新兴市  相似文献   

20.
未名 《领导文萃》2014,(8):33-36
<正>2013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热点此起彼伏。2014年全球经济呈现出渐变的趋势,差异性和分化性的色彩进一步加重。悬念一:退出量化宽松,会否引发金融动荡对于全球经济尤其是新兴市场来说,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可能引发的负面冲击不可小觑。如果美国经济复苏保持当前势头,美联储2014年将不断扩大削减购债规模,这可能导致全球热钱大举回流美国。2014年新兴市场会否爆发新一轮金融动荡,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