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开明 《领导文萃》2009,(14):21-27
国务院正式颁布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高度,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制定了四个战略定位,即要努力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相似文献   

2.
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个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新乡要加快提升产业层次,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增强工业整体竞争力,才能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拔得头筹,从而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实现《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将新乡市发展为特大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09,(27):30-31
自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相继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时,《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于7月1日也原则通过,这是国务院在两个月内批准的第五个区域发展规划。此外,加上2008年2月20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已经上报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共有七个区域发展规划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来看,区域经济战略布局已经是“全面开花”。  相似文献   

4.
中原经济区:在“十二五”腾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兴则中部兴,中部兴则中国兴;中原强则中部强,中部强则中国强。检索和梳理2010年的河南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是最耀眼和璀璨的一个。1月26日,河南省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中原经济区被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首次被写入国家文件,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带动中国中心全盘转起来,将拉动全国东西南北各枢纽带联运起来,将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支撑点,更是中部崛起的一个重要区域。中原经济区不仅情牵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是对中部地区发展甚至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十二五将是中原经济区起好步、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在十二五期间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原经济区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中原人民的民富追求: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这幅民生蓝图,让人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5.
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教育先行。高等教育学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三大战略区域的大好机遇,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在汇聚人才、培养人才、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方面大有所为,自觉肩负起为实现中原梦、实现中原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6.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的关键年,作为国家级重要战略经济区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面临建设战略转型的问题。基于国内国家级战略经济区演进模式的分析及经验的借鉴,本文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十一五"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十二五"其建设战略转型的主要方向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山东沿海港口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通过对港口经济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的分析研究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借助港口经济的局部繁荣带动港口城市腹地以及整个沿海地区发展的可行性,并初步研究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港口经济发展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发力中原已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家战略。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角河南省而言,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背负了新的历史使命,面临着重大挑战。在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的建设中,对区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以产业化的方式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是提高郑州市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从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资源强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当前文化转型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彭维学 《领导文萃》2009,(14):15-21
5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表明中央把海西战略上升为全国性的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海峡西岸区域发展的重视、支持和期望。这一决定,不仅有利于加快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0,(41):16-17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两个国家级战略经济区同处中国的东南沿海.地理位置毗邻.经济发展相互衔接.是全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板块之一。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区域,两大经济区域包括广州、福州、深圳、厦门、东莞等在内的各个领先城市之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已成为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城市集群。  相似文献   

11.
韩枫桦 《决策探索》2011,(16):29-29
建设郑州都市区,着力打造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贯彻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总体战略的具体举措,不仅对郑州,  相似文献   

12.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研究北部湾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相关问题,对于推动该区域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计信息化普及率不高,建设资金渠道单一,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匮乏,人才激励机制缺失,缺乏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头作用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企业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现状.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原经济区已经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成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和政策支持等。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河南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中原崛起、  相似文献   

14.
中原经济区建设作为后起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合理的规划和政策体系,真正起到在经济起步阶段的“助推器”作用.同时加强对市场的引导、保护和培育,避免越位、缺位、错位等政府失灵,逐渐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周平  渠涛 《决策咨询通讯》2011,(6):19-23,31
构建蓝黄两区统筹发展经济区是当前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它涉及经济增长极点的发展演变以及区域协调型增长极培育等理论问题。建设中,应遵循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融合、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兼顾以及地理空间与经济空间兼顾的原则,国内其他经济区在统筹意识和机制、交通体系和产业基地构建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为其提供许多实践经验。其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有统筹意识不强、缺乏协调机制、行政区利益下的过度竞争、基础布局统筹度低以及生态问题等。对此,需要在强化统筹意识,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一体化水平,发挥海洋经济和生态经济潜能,产业布局以及统筹资源和环境等方面构筑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11,(18):134-135
《走向整合——海峡经济区发展报告》 黄绍臻博士长期致力于区域经济和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研究。《走向整合》是他在《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出版之后的又一部新著作。全书以区域分工和区域经济整合理论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将达州整体纳入成渝经济区块。本文通过对达州在成渝经济区发展中的定位,相应的区域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规划及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就金融支持成渝经济区发展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建立区域金融合作机制;二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三是借力资本市场;四是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五是发展特色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8.
甘肃     
《领导决策信息》2010,(10):27-27
联合打造“兰西银黄河上游经济区”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副省长郝远在今年关于如何更好地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提案中建言:把西部大开发和“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将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联合打造成“兰西银黄河上游经济区”.并纳入国家总体区域发展战略,势必将更好地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梁丹 《决策探索》2011,(22):28-29
把河南打造成最具活力、最有吸引力、最富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是"十二五"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阶段目标,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河南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政策目标和方向,内容比较丰富,涉及领域也比较宽泛。  相似文献   

20.
继2008年8月和9月国家发改委领衔对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及辽宁“五点一线”开发战略进行综合调研之后.山东黄河三角洲开发也进入国家视野。3月24日至31日.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带领的一个综合组和六个专业组,先后到山东滨州、东营、潍坊和烟台四市,深入了解黄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机遇、存在的困难和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联合调研组一致认为.新的历史时期.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在3月24日山东省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